英文名字 Alice,是在小學安親班裡,兒童美語的老師取的。老師在黑板上列出 A 到 Z 的英文名字,要我們從中挑選自己喜歡的。記得那時候最喜歡迪士尼的小美人魚,卻被前面的女生選走;想想愛麗絲也很可愛,自己也喜歡她的冒險故事,便選了 Alice。長大後發現這真是個英文裡的老派菜市場名,但我仍然沒有想要換掉的意思。後來,也許是因為這名字的關係,每每看到《愛麗絲夢遊仙境》相關的書籍或作品,都免不了多看一眼。前幾天趁著假日整理書櫃,意外地發現之前在倫敦二手書店買的《Alice Through the Pillar-box: A Philatelic Phantasy》插畫故事集,才想起這似乎是自己唯一與愛麗絲有關的收集。
《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與《愛麗絲鏡中奇遇》(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這兩部英國文學作品,在多國語言翻譯下延伸出許多版本。跨越時代的記憶,成為大家小時候耳熟能詳的冒險故事,這應該是作者 Lewis Carroll 當初也未能預料的事吧!在當時以諷刺政治聞名的插畫家 Sir John Tenniel 的插畫協助下,《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於 1865 年出版。Sir John Tenniel 戲劇化卻不失細膩的畫風,替書中的瘋狂角色塑形;人物生動的表情配上充滿想像力的故事情節,讓這部文學作品在當時成了滑稽趣味的荒唐文學(Literary Nonsense)指標。
然而,現在流傳於世的眾多版本故事或插畫集裡,由倫敦插畫家 Gerald M. King 在 1978 年出的《Alice Through the Pillar-box: A Philatelic Phantasy》,卻是唯一以集郵嗜好為經、郵寄歷史為緯,重新描繪《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世界。而為什麼是用郵寄歷史觀看這部作品呢?回到原作者 Lewis Carroll 與插畫家 Sir John Tenniel 的 19 世紀,郵輪的氣笛聲,鋼鐵敲打的節奏,這由機器齒輪運作的工業時代裡,在一層霧濛濛的蒸氣與廢氣中,只見大量的重複製作與呆板無聊的制度。然而,這也是個時代巨輪快速翻轉的年代,工業化的製作與系統造就了郵寄使用與操作的巔峰時期。
當 1862 年 Lewis Carroll 與他的創作靈感小女孩 Alice Liddell 同遊泰晤士河,替《愛麗絲夢遊仙境》故事塑形,世界第一本以郵寄與郵票為內容主題的刊物 Monthly Advertiser,也正式在利物浦發行。1865 年,Lewis Carroll 發表了《愛麗絲夢遊仙境》,巴黎也正上演著世界第一場的郵票拍賣會。隔年,法國人 M.G. Herpin 提出「philately」,替原本毫無依據與歸屬的郵寄歷史與文化,在人文科學裡有了立足之地。寄出的每封信件沿著海岸線與鐵軌,穿梭在世界各地;而隨信件承載的思念與夢想—即使只是短短一句「wish you were here」,讓人們能夠跨越地理空間限制,激起對遙遠他方的無限想像。這有限空間與地理限制裡,無限延伸的創意與靈感,造就一個文學與思想的創作環境,Lewis Carroll 勢必也受到某種程度影響,進而寫下《愛麗絲夢遊仙境》吧!
回到 Gerald M. King 的這本《Alice Through the Pillar-box: A Philatelic Phantasy》。當 1965 年《愛麗絲夢遊仙境》出版滿一世紀,英國郵政局拒絕出版紀念這部文學作品的郵票,帶給 Gerald M. King 相當大的打擊。他轉念一想,何不自己繪畫製作呢?便仔細研究 Sir John Tenniel 的畫風,做出了一系列的愛麗絲主題郵票。英國 Royal Mail 不得不正視他帶來的效應,隨後也推出了幾款不同的愛麗絲郵票。而後《Alice Through the Pillar-box: A Philatelic Phantasy》便在 1978 年正式出版。
「Wonderland Currency: 40 Winks = 1 Golden Slumber」,在故事第一章裡,Gerald M. King 便以這看似謎語的郵資換算作為引言,展開愛麗絲的冒險。郵票框架小小的畫面裡,根據不同角色的個性對比著不同的郵資,在信封上演著故事情節。郵戳章印與浮水印也極具巧思:「TOO LATE」、「TWO DAYS WRONG」、「TOO EARLY FOR THE KNIGHT MAIL」,隨著愛麗絲冒險裡混亂時間軸的步調,信封上的郵戳時間,發送、轉寄地點也反映著荒誕的故事時空。
就像將「愛麗絲」與「集郵」兩種截然不同、看似完全不相干的 addictions 融合在一起,在懷舊的哥德書寫字體下,《Alice Through the Pillar-box: A Philatelic Phantasy》繁複華麗的字句與筆畫,閱讀起來略微吃力;但卻也像是故事裡的謎題般,推敲猜測的過程也更增加了閱讀的樂趣。當然,以各種信封、郵票上的人物與場景作為插畫,這特殊的插畫呈現手法,不僅呼應著故事原作者 Lewis Carroll 的時代背景,文字與圖畫的巧思設計,更暗示著《愛麗絲夢遊仙境》獨有的瘋狂世界秩序美感,以及與現實顛倒的荒腔走板。
Photography/ Mark Wang.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書籍與藝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