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特輯】POLYSH X 質物霽畫:春日,在泥濘裡嬉戲

那些摘下的花花草草
我們不安放在水瓶裡
我們不泡花草茶
我們用新生的葉脈與即將的枯萎寫首詩
獻給春天尾巴的泥濘溼氣

2016 年,Polysh 首次嘗試特別企劃,以邀請藝術家/創作者合作的方式進行共同創作。春天的開始到尾聲,從疏零到繁茂,植物的生命力逐漸爬遍城市各角落,蠢蠢欲動。這次我們邀請質物霽畫的李霽,以詩作為靈感,在詩歌裡尋找春意,在春日裡發覺詩意。【春季特輯】上篇,走進質物霽畫工作室,與李霽聊聊他對植物的情感,以及這次為 Polysh 創作作品的發想過程。

Photography/ Manchi.

初訪李霽的工作室,除了意料中的花花草草擺放各處,目光立即被工作桌上的漂流木與一個巨大蜂巢吸引,花香之外混雜著淡淡的泥土氣息。沿著木頭地板往客廳內移去,聽得見拖鞋踩在散落於地面的葉片碎屑聲響,溫暖的日光自天窗灑進,兩隻貓兒懶洋洋地伸了個懶腰—這些極為日常的畫面透過感官引導,成了生活的靈光片羽,等待被拾起。坐定後瞥見客廳矮櫃上一本雜誌,封面是我前陣子剛訪問過法國實驗攝影大師 Jean-François Lepage 的攝影作品。李霽笑說雖然這是日文雜誌,但因為很喜歡封面所以買回來—心底會心一笑,沒錯,有些前衛,有些叛逆,有些出人意料,這才是我透過作品所認識的那個李霽。

Photography/ Manchi.

Photography/ Manchi.

Photography/ Manchi.

李霽的質物霽畫從來都不只是唯美與浪漫,以植物創作的花藝作品也遠多於空間裝飾;取自大自然的素材,葉片、種子、花瓣…結合金屬、塑料、礦石等等各種材質碰撞,伴隨作品背後龐大的文本或議題探討。視覺之外,李霽亦藉作品觸發嗅覺、觸覺、聽覺感官,比起將花朵美美的集結、安放,或重複使用同樣材質與方式展現美感,他更傾向實驗各種交疊植物與空間的可能,於無機中展現有機,讓觀眾能往更寬廣的尺度去體驗—生活裡我們與植物相處的情感,自此從療癒的小確幸提升至更多維度的敘事思考。

Photography/ Manchi.

Photography/ Manchi.

Photography/ Manchi.

從建築走進花藝創作,看似截然不同的領域,對李霽來說卻是順理成章。以一處空間環境的建構為經,植物的生命力為緯,這是他對世界表達想法的語彙。「我是一個很感覺導向的人,而植物提供給我一個機會去感受各種環境裡的發生。接觸植物時,除了姿態,它的氣味、紋路、觸感,以及與周圍環境的互動,都是構成我對那株植物的印象;藉由這樣的狀態,我找到自己與環境、空間的連結。」也許正因如此,在花花草草寫下的抒情詩裡,依然能看見他以空間建構邏輯的清晰脈絡,理智卻保有靈魂的感性。

Photography/ Manchi.

Photography/ Manchi.

Photography/ Manchi.

我其實一直避免只討論花藝創作這件事,更傾向我對植物、對環境的感受,因為那是來自日常生活裡的隨處累積,在經過自己的消化之後,進而轉化為一件作品。

談起創作過程裡自己最重視的階段,李霽笑說,從他每次伴隨作品的囉嗦文字闡述,大概就能看出端倪。「我在意的是,當一件作品呈現在觀眾眼前,它是否有其他辦法在觀眾腦海中觸發其他畫面或想像,轉變成另一種滋潤。也因此一件作品的創作過程,對我來說最先的發想是著墨最多之處,如果少了這個發想的過程,我自己會很徬徨,對這作品也充滿疑問。」相當耗時費心力的發想,來自日常裡生活的累積,即便自認是個更傾向視覺畫面吸收的人,李霽卻也覺得自己對文字十分依賴。

Photography/ Manchi.

Photography/ Manchi.

「大學前我甚至完全沒有閱讀習慣,進入大學後當大家在研究藝術史、創作概念,我突然發現自己如同一顆石頭投入便發出迴響的空井,很空洞。」從那時起他便培養閱讀習慣,大量蒐集瀏覽,竟也意外地培養了對文字的高度敏銳。而當一件作品從無至有的發想開始,這段過程腦海中有許多畫面飛逝,他沿著感覺摸索畫面,搜尋、閱讀龐大的資料,建構作品的背景故事,而後替作品命名,藉文字梳理思緒,最後伴隨書寫呈現作品。這些文字大多替作品做了再詮釋,偶爾感性、穿插哲理思辨,讓觀眾有路徑循線延伸想像—文字拉出一條軌跡,既是另一種觀看作品的角度,也是一種在作品視覺衝擊外另闢想像空間的留白;觀眾理解自是一種默契、共鳴,不理解或誤解,也不失為邏輯與思維遊戲的情趣。

Photography/ Manchi.

Photography/ Manchi.

Photography/ Manchi.

如果我是詩人,植物與花朵就是我的文字。

這次與 Polysh 合作的春季企劃,以詩作為靈感進行創作,對李霽來說也是個全新的挑戰。他坦承,「近幾年閱讀詩的頻率相較其他文學類型是比較少的,除了幾位特定詩人,像夏宇、洛夫的《憤怒的葡萄》,或是 Elizabeth Bishop 幾位詩人,則是持續在閱讀的作品。」詩作為大眾印象中較難親近、進入的文學類別,若不習慣想像,便會在文字裡遺失。「我自己開始替作品寫一些文字後,才慢慢比較容易進入所謂的詩意,思考詩人為什麼使用這些文字,又為什麼以這種句型、長短、排列方式呈現,有時甚至用近乎負面的詞句表達正面的態度—像是 Elizabeth Bishop 的作品《One Art》,短短的幾句卻充滿想像空間。不同的詩就像有不同的個性與美感,在某些現實或狀態裡,心底突然浮現…仔細研究會發現非常好玩、有趣。」

Photography/ Manchi.

Photography/ Manchi.

瀏覽詩作的過程,李霽在日本詩人四方田犬彥的作品《牛糞》找到共鳴。「會被這首詩吸引,是因為它的第一印象像一首童詩,但深入到文字之中,便不難感受到沉重。其中文字所散發出來的情緒與訊息,與我的狀態很相似。用牛糞這樣的物件,比喻某些感官被填塞、窒息的感受—彷彿這是種儀式,藉由這儀式獲得某種靈魂上的解放。這與我自己的創作過程有著極為類似、強烈的連結。」對李霽來說,詩是一種有畫面的文字,這畫面是由讀者各自的經驗延伸而出;而花藝創作則是更為實際、不那麼抽象的空間,從作品的視覺慢慢連結到其他想法—兩者的表現方式不同,但傳遞與觸發其實很雷同。

Photography/ Manchi.

Photography/ Manchi.

「我想如果我是詩人,植物、花朵就是我的文字。詩人藉由文字去想像,完成一首詩作,以字句呈現無實體的空間與畫面;而我的作品與詩的創作過程很類似,只是使用的花材、植物有著實體—詩與花藝的創作,就像虛與實兩種空間的對照,詩是引發視覺畫面的文字,花藝則是以視覺表達在腦海中許多片段隻字。」植物花開花落的過程,那些逝去的遺失或是新生的美好,其實都存在著如詩般的美感或流暢;也許正因如此,我們在其中總能挖掘所謂的詩意,而長久以來,詩人也才會如此歌頌大自然裡植物映照的四季流轉與生生不息。

Photography/ Manchi.

了解更多李霽的質物霽畫

 

Photography/ Manchi.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專訪與藝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