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里弄奇異風景:1920 年代老城中的水塔公寓

長年住在鬧市裡的人大約非得出了城之後才知道他離不了一些什麼。城裡人的思想,背景是條紋布的幔子,淡淡的白條子便是行馳著的電車—平行的,勾淨的,聲響的河流,汩汩流入下意識裡去。——張愛玲,《公寓生活記趣》

聽松濤,聽海浪,不若處一高樓,聽風,聽雨,聽市聲。「看不到田園裡的茄子,到菜場上去看看也好—那麼複雜的,油涸的紫色;新綠的豌豆,熟艷的辣椒,金黄的面筋,像太陽裡的肥皂泡。」張愛玲的《公寓生活記趣》(公寓瑣記)詮釋了這棟屋上之屋,也詮釋了生活於城市的精神,以及做為那個時代的文人,對於市民生活的獨特體驗。

 

Wutopia Lab10

 

鱗次櫛比的屋頂,飄出一片銀色屋頂。漆成白色的小樓在金陵東路這片挨挨擠擠的弄堂裡顯得有些落寞、有些怪異;格格不入,却又恰如其分地出現在那裡。這座小樓原為一個水塔,興建於 1920 年。文化大革命後,為解決民生,被改造為民用住房。底部架空,成了小區的主要通道。底層以上一樓一戶,形成一個結構複雜的空間系統。

 

Wutopia Lab13

Wutopia Lab14

塔樓改造涉及到光線處理、空間佈局調整、建築本體與周邊環境的聯繫,以及採用何種視覺語言等等問題。負責改造的 Wutopia Lab,立足於上海,致力於挖掘、發現對這座城市有意義的上海特性。關注城市宏大敘事下被忽视的卑微空間,改造它們,將它們重新喚醒,讓它們因設計而能繼續尊嚴地長存,賦予美感於尋常生活—這是 Wutopia Lab 團隊的野心。

 

Wutopia Lab7

 

Wutopia Lab9

 

Wutopia Lab12

 

簡化設計,讓單個空間承擔相應功能;組合起來後,又能創造出空間與功能的多樣性—這是 Wutopia Lab 針對此次設計的核心,讓住户的需求被完全融入到空間設計中。夾層的出現擠壓了原有空間,卻因為錯層而讓不同功能的空間彼此疏離、相隔,創造出個體空間的私密性。由於建築地基古老,建築外立面也因規劃不能往外延伸,所以建築團隊僅在陽台上打造了可以小憩的垂直花园。

 

Wutopia Lab15

 

Wutopia Lab2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市聲如潮水般褪去,這座塔樓孤寂地漂浮在夜色裡。人影跋涉在不同的空間,有如起承轉合的人生軌跡。一棟小小的建築,折射出一個尋常百姓人家的衣食住行,人情冷暖;呈現出與外部世界錯綜複雜的聯繫。司空見慣的都市生活並非寡淡無奇,塔樓成了里弄裡的一道風景,而風景裡的人也在看著你。

 

Wutopia Lab6

 

Photography/ HU Yijie
All Images via ArchDaily.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設計風格與建築文章。

Tags from the stor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