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一座聲光維度的森林:Void Jungle,白靄林

一片暗黑之中,巨大光束倏忽的沖天而起。緩慢的環境音效,驟然導入第一拍的節奏,接下來不斷滲入空間,隨之逐漸擴大;光線與聲音間的關係彷彿有些依據可循,卻又讓人不著邊際地跌入異度空間,慢慢勾勒出虛擬樹林的具體樣貌。這出自台灣創作團隊 mwva(緲思視嚼)的聲光作品《Void Jungle_白靄林》,讓人眼前為之一亮,看完後便迫不及待前進他們工作室,一同分享在聲音與視覺上探索的心路歷程。

mwva(緲思視嚼)團隊內的成員多來自從前實踐大學 DJ 社,前身是 Muse Whisper VJ 團隊。在擔任 VJ 時期,成員單純地認為「哪裏需要動態視覺,哪裏就會是 VJ 的舞台」。也因為這個簡單的心念,成員們跨足書寫 VJ/ DJ/ 聲音視覺文化為主軸的線上雜誌,舉辦以視覺為主導的派對系列,製作大型的光雕投影(Projection mapping)作品,並持續進行試驗和獨立創作。白靄林便是團隊在一段時間積累的各種經驗後,在創作之途上邁進的一大嘗試。由高功率光束電腦燈陣列而成的大型燈光裝置,光束經過程式演算、彼此交互邏輯,組合而成各種幾何的光結構,並揉合電子音樂創作人韓承燁編寫的冷冽數位音響於其中。

《Void Jungle_白靄林》, photography/ 賴豚 Zoso Lai

《Void Jungle_白靄林》, photography/ 賴豚 Zoso Lai

《Void Jungle_白靄林》, photography/ 賴豚 Zoso Lai

《Void Jungle_白靄林》, photography/ 賴豚 Zoso Lai

從作品發想開始,「一開始決定的是電腦燈這項媒材,想應用一定數量的電腦燈創造一個沉浸式的數位音像體驗或表演。」團隊成員張方禹表示。「當我們完成前製的燈圖設計和 3D 模擬之後,在撰寫文化部的補助內容,思考著作品描述文本時,剛好看到老爹(韓承燁)的一張攝影作品。畫面是一座由下仰望沖天而起的高聳原林,背景是淡藍色的天空,樹叢之間透出金黃色的微光,詩意且平衡。很自然地,就和這件作品的 key visual 聯想在一起。我們沒有賦予白靄林太冗長的文字訊息,簡單來說還是聲音和光形成的結構之間的關係,那更希望觀者想像自己置身在一座被白茫霧靄籠罩的光樹林場,體驗著和聲音連動的視覺帶來新的感官旅程。」

Photography/ Manchi

對於結合光線與聲音這樣的無形媒材創作,聲音於《白靄林》中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張方禹認為,聲音對人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巨大而直接的,不管是感官、情緒、心理、甚至生理的影響都是,「兒歌讓孩子邊唱邊笑,孩子的笑聲又能讓旁人不自覺地嘴角上揚;極端的音色或重複性的節奏或許會激發人的腎上腺素;一段有畫面感的和弦讓人憶及往事不禁潸然;聲音特有的廣播特性也讓它能迅速地定義一個空間的氣氛。」而用純粹光線營造的視覺呈現,則是透過光束電腦燈(beam)的高功率聚光特性,讓原本無形的光形塑成線條。「當這些線段交互排列成各種結構與圖像時,那種有形或無形、抽象與具象之間的界線不再明確,這是我覺得值得玩味的部分。最後當這 32 支電腦燈形成的光結構是由聲音做驅動,音像彼此連動迸發的能量更是不可言喻。」時而混亂、時而秩序的節奏,讓單一色調的光束被賦予了個性。

《Void Jungle_白靄林》, photography/ 賴豚 Zoso Lai

《Void Jungle_白靄林》, photography/ 賴豚 Zoso Lai

人體的感知會互相連通,聲音會浮現視覺,視覺也會聯想到聲音,而同時接收兩種訊息,在一陰一陽的融合中,會碰撞出除了原本視覺和聽覺的感知之外的感受。進一步說明,當光變具體可視時,原本無形的聲音開始和光束產生連結,此時光群體現了的巨大形體,而聲音表現了這片森的呢喃。——韓承燁

《Void Jungle_白靄林》, photography/ 賴豚 Zoso Lai

《Void Jungle_白靄林》, photography/ 賴豚 Zoso Lai

《Void Jungle_白靄林》, photography/ 賴豚 Zoso Lai

《Void Jungle_白靄林》, photography/ 賴豚 Zoso Lai

既然聲音與燈光強烈觸發著感官,「互動」便是觀眾自然延伸的渴望。談及此處,團隊表示目前《白靄林》還是一個表演型態,不論觀眾從側面圍繞著它觀看,或從上往下的視角——這是團隊認為更適合的角度——聆賞表演,都仍處於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即便如次,依著環繞的聲音節奏堆疊,以及光束形式的變化,觀眾的「旁觀者體驗」也因場內不同的位置,接收著不同的刺激,甚至溫度。「每個角度都有著不同的形狀,在遠處可以觀看整體的林,也可在場中近身體驗這片因光束產生的森林熱度。」韓承燁表示。「而表演著把視角拉到裝置內、裝置的中心,則是個與在外頭完全不同的視覺感受。」張方禹說到。雖然從內而外的視覺經驗,目前只有身為表演者的兩人體驗過, 但團隊期許把《白靄林》發展成固定式的、沉浸式數位藝術體驗,讓觀眾能進入其中感受光的溫度、動能。透過有機、隨機地序列組合,從光形成結構、被解構的一瞬出發,慢慢勾勒這片森林的具體樣貌——白色霧矮中火焰燒盡,森林化為地平線上的灰燼。

更深入一點的技術與執行層面——電腦程式既是完成作品的解決之道,卻也提供了團隊從中摸索靈感的嘗試。「我們應用了 Quartz Composer 編程環境模擬、編列 32 支電腦燈的動態組合,連動聲音的訊號,最後整合在 VJ 軟件 VDMX 裡做控制。從演出的角度來說燈光的訊號能從 VJ 的電腦送出,代表著影像和燈光可以同步在一個系統裡被編排、觸發,兩者之間的關係會更靠近也更即時。」結合程式工程技術的精進與創意發想的置入,數位創作的確充滿許多新的可能,「未來如果能連結 Kinect 的訊號,讓表演者的肢體和電腦燈的光束做互動,或許也會是滿有趣的嘗試。」在完成作品的過程裡,場地的尋找也費了團隊一番功夫。為了要讓煙霧聚集,表現出光束聚光的質感,進而模擬高聳直立數位光林,團隊需要一處室內無風的環境——至少挑高 10 米以上的大空間,才能將這件作品的 32 支電腦燈陣列完整演繹。另一個困難則如同所有藝術、表演、創作者面臨的相同——籌措得以完成作品的資金,尤其創作規模愈大,所需資源也愈多。而 mwva 這次則獲得文化部影視與流行產業局的短片補助,讓《白靄林》能夠按照想法完整執行。

Photography/ Manchi

Photography/ Manchi

Photography/ Manchi

Photography/ Manchi

最後,談起台灣目前的燈光聲響藝術創作與環境,mwva 團隊樂見愈來愈多創作者選擇聲音和視覺作為材料發揮,也希望觀眾體認也接納聲音視覺形式作品的多樣性,涉入更多特別的電音派對、獨立音樂場景。張方禹直言:「喝一點、搖晃一下、跳動一會,進入到音樂裡,也被視覺包圍。電子音樂、互動視覺、科技與藝術彼此之間從來就不該遙遠!也不是只有某些人在某些場地聽起來像某個樣子,才是所謂的藝術創作。」接下來會 mwva 將會持續嘗試各種發光媒材或呈像介質的可能性。「也許把投影機的功能減化成只剩下光源的供應;也許用陣列或搖頭的雷射光束來編排圖像或是結構;也在發想能把音像連結的視覺內容,試著投射在生活中常見但忽略的物件或角落,或許用光和聲音改變城市夜晚的既定印象」透過與多種領域的創作者合作,mwva  繼續嘗試更多以光與聲音為創作元素的互動連結,將各種極具想像力的方式發揮至最大,共同創造新的可能。

Void Jungle Images Courtesy of mwva.
Interview Photography/ Manchi.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藝術與設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