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人挑片|電影,在舊有想法與價值觀上的重力一擊,The Big Issue 總編李取中

採訪、撰文/ Alice Chan、Pan

適逢 2017 台北電影節即將展開,Polysh 在書寫、音樂、表演藝術與攝影等等領域,邀請幾位愛看電影的創作人,談談他們心中的「電影之愛」。一天一位創作人挑片,分享他們如何「看電影」。

李取中,你也許對這名字不太熟悉,但若是談到他所帶領、以街友販售進而幫助街友的人文雜誌——The Big Issue Taiwan《大誌》,你也許並不感到陌生。多多少少,我們都曾在捷運站出入口、或人潮聚集的商圈買過一本。從網路人開始,創建過樂多,這位自 2010 年開始創辦《大誌》的總編輯,五月號的雜誌主題,正是以「電影」延伸,邀請許多電影人與文字工作者,以書寫方式談談心中的經典電影;在報業逐年衰退的年代,近期更大膽創建了藝文與生活報紙——The Affairs《週刊編集》。這次我們與他聊聊,電影這媒材在他生活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而今年的台北電影節,他所期待的作品又有哪幾部。

李取中,人文雜誌 The Big Issue Taiwan《大誌》總編輯,近期新創藝文生活報紙——一個屬於火星世代的媒體——The Affairs《週刊編輯》。

電影有時扮演著在思想上、情感上一種『改變』的角色——畢竟特定經驗並不是每個人人生裡都會真正經歷過;但至少藉由電影,投入其中,觀影者彷彿經歷了類似的情緒、情節,或許能稍微感受到不一樣的價值、文化衝擊。慢慢地,當我們回顧一部電影帶來的衝撞與想法,我們同時也是在思考從前舊有的價值觀與邏輯。

李取中,人文雜誌 The Big Issue Taiwan《大誌》總編輯,近期新創藝文生活報紙——一個屬於火星世代的媒體——The Affairs《週刊編集》。

李取中,人文雜誌 The Big Issue Taiwan《大誌》總編輯,近期新創藝文生活報紙——一個屬於火星世代的媒體——The Affairs《週刊編輯》。

李取中,人文雜誌 The Big Issue Taiwan《大誌》總編輯,近期新創藝文生活報紙——一個屬於火星世代的媒體——The Affairs《週刊編集》。

電影有時扮演著在思想上、情感上一種『改變』的角色——畢竟特定經驗並不是每個人人生裡都會真正經歷過;但至少藉由電影,投入其中,觀影者彷彿經歷了類似的情緒、情節,或許能稍微感受到不一樣的價值、文化衝擊。慢慢地,當我們回顧一部電影帶來的衝撞與想法,我們同時也是在思考從前舊有的價值觀與邏輯。

李取中,人文雜誌 The Big Issue Taiwan《大誌》總編輯,近期新創藝文生活報紙——一個屬於火星世代的媒體——The Affairs《週刊編輯》。
李取中,人文雜誌 The Big Issue Taiwan《大誌》總編輯,近期新創藝文生活報紙——一個屬於火星世代的媒體——The Affairs《週刊編輯》。

電影有時扮演著在思想上、情感上一種『改變』的角色——畢竟特定經驗並不是每個人人生裡都會真正經歷過;但至少藉由電影,投入其中,觀影者彷彿經歷了類似的情緒、情節,或許能稍微感受到不一樣的價值、文化衝擊。慢慢地,當我們回顧一部電影帶來的衝撞與想法,我們同時也是在思考從前舊有的價值觀與邏輯。

「電影對我來說,扮演著『真實世界你未經歷過,但的確其他角落可能正發生』的衝擊」

「我看電影不講求頻率或次數,通常都是看感興趣的主題,而且是一定要進電影院看的作品。」一開始便直白坦言重「質」不重「量」,對李取中來說,講究畫面、聲光效果、場景設計、或偏向「史詩」感的大型製作,才是讓他進入戲院觀影的因素;例如《星際效應》、《魔戒》等等,「若不是透過大螢幕觀賞,帶給我們的感受與衝擊都會有差異。」

身為文字工作者/媒體人,比起局限在特定領域、類型或是形式的框架裡觀影,「看電影、閱讀、聽音樂的習慣其實於我來說都滿像的,比較像是『雜食』。」李取中的口味反映在他做雜誌的習慣上;雖然不追逐特定導演,但是訪談裡依然提到他對王家衛、奇斯勞斯基(Krzysztof Kieślowski)作品的喜愛,「尤其是『紅藍白三部曲』,裡面有個我很喜歡的演員 Julie Delpy(笑)。」與一般觀影者相同,他進電影院多半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去欣賞,「這樣的心態很好。這樣的狀態下,觀影者能把自己較輕易地帶進電影之中。」

人之所以形塑自己對世界的觀察、價值、思考方式,都是長期從生活裡一點點累積建立而起;透過受教育、學校、媒體、經驗,自己對事物的想法慢慢形塑而出。它們一開始大部分也許稱不上是「屬於自己」的,算不上是自己的看法,而是被給予的;但一旦建立起,要被打破卻是很困難的。打破或改變,通常只發生在生命經驗裡遭遇到某些特定事件,讓你對某些事物、議題有些不同的想法。對我來說,電影有時就扮演著在思想上、情感上一種『改變』的角色——畢竟特定經驗並不是每個人人生裡都會真正經歷過;但至少藉由電影,投入其中,觀影者彷彿經歷了類似的情緒、情節,或許能稍微感受到不一樣的價值、文化衝擊。慢慢地,當我們回顧一部電影帶來的衝撞與想法,我們同時也是在思考從前舊有的價值觀與邏輯。

在生活裡扮演著一個讓人放鬆、享受的媒材,電影卻其實深刻地逐步影響、衝擊著我們的意識形態,以及觀看世界的方式;「長期藉由這樣的形式看電影,會像閱讀一樣具有潛移默化的效果。有些東西在看的當下,也許我們無法很直覺地理解,或感受到其中帶給自己的改變;但在看完之後,或是過了一段時間再回想其中的某些情節、概念、畫面或想法,其實是會對我們的思維模式、價值觀產生變化。」因此,對李取中來說,電影既是可輕易享受的媒介,但同時也扮演著「真實世界你未經歷過、但的確其他角落可能正發生」的,一種改變生活、甚至人生的衝擊。

「書籍是藉由文字延伸想像,而電影則試圖重現場景,讓觀影者能更深刻感受。」循著他在《大誌》上每期「發刊言」的書寫脈絡,不難發現李取中口中,電影「潛移默化」的影響,如何在他身上發酵。他認為電影、閱讀、音樂都是同等重要的,是想法的來源,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某種程度上,書寫與電影方式不同卻能互相呼應。」

愛上電影的時刻:從《春風化雨》到《鬥陣俱樂部》

自嘲因為對以前發生的事總無法清楚記得,李取中坦言自己很難回想起愛上電影的時刻,「但這也有好處,同一部電影重複看很多次,對我來說都是新的體驗(笑)。」在反覆看著同部電影的情況下,也能比較出他自己對特定事物的觀察與喜好。「印象深刻的電影,像近期的應該是《關鍵少數》;更久之前一點的則是《諜影行動》。」《碟影行動》,描述冷戰時期的情報員故事,李取中對電影裡的氛圍很是著迷。

若是自己一直深愛的電影,「《鬥陣俱樂部》!」李取中立刻回覆;「鬥陣俱樂部的第一條規則:『你不談論鬥陣俱樂部』。」不僅充滿悖論的台詞令人印象深刻,藉由人格分裂的角色,延伸出激烈的劇情,更是衝撞著感官與意識,「這部作品反映出對社會環境的看法——它是非常反體制、反社會、甚至無政府主義的思維,非常尖銳。」而談到鼓勵年輕人或學生去看的,則是 Robin Williams 飾演一位帶領詩社的老師的《春風化雨》,「裡面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他站到桌子上,『站在桌子上是想提醒,我們必須時時刻刻以不同角度與眼光看待事情。』;或是帶著學生到庭院去,叫學生們走路,到最後就發現這些學生的步伐逐漸變一致。藉由這些橋段,去討論『從眾心理』與『看事情的角度』。」藉由一位不那麼典型的老師形象,我們觀看他引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但看的同時自己也思考著,被點醒。

2017 台北電影節期待的作品

一是《強尼.凱克》。首先我是被片名吸引,就國片來說,第一印象會聯想到是外國片,我覺得很有趣也很「敢」。因為我做雜誌的關係,所以一部電影的文案、命名、標題對我來說滿重要的。某些程度上,創作者如何去替自己的作品命名,隱含著他/她對這作品的直接看法。若取得巧妙,我就很容易被吸引,命名的方式某種程度展現了處理作品內容的方式。

一是《強尼.凱克》。首先我是被片名吸引,就國片來說,第一印象會聯想到是外國片,我覺得很有趣也很「敢」。因為我做雜誌的關係,所以一部電影的文案、命名、標題對我來說滿重要的。某些程度上,創作者如何去替自己的作品命名,隱含著他/她對這作品的直接看法。若取得巧妙,我就很容易被吸引,命名的方式某種程度展現了處理作品內容的方式。

《強尼.凱克》|黃熙|2017 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台北電影獎」入圍。男人幫人修房子,但他似乎居無定所。男孩有亞斯伯格症傾向,每天照著母親寫的備忘紙條按表操課。養鸚鵡作伴的獨居女子,經常接到要找強尼的不明電話。強尼不見了,然而在台北這座都會叢林裡,不見的豈止是強尼?追隨侯孝賢導演多年的新銳導演黃熙,首部作品既有侯氏招牌的耐心淡定,也有年輕創作者眼中的當代脈動與失落。角色漂移於充滿偶然與巧合的日常之上,慵懶舒緩的節奏、靜候旁觀的視角,表層底下不輕易洩露的殘缺。堪稱是當代版的《千禧曼波》。

二是《我等行過阿特拉斯的幽谷》。它的劇情介紹讓我聯想到另一部電影《我們不是天使》。《我們不是天使》講的是兩個逃獄的囚犯逃到小鎮,剛好小鎮有兩位新牧師要來,兩人誤打誤撞成為牧師。當然故事聽起來與《我等行過阿特拉斯的幽谷》有些落差,但從兩個「邊緣」身份的角色轉入宗教,頗有巧妙共鳴。

二是《我等行過阿特拉斯的幽谷》。它的劇情介紹讓我聯想到另一部電影《我們不是天使》。《我們不是天使》講的是兩個逃獄的囚犯逃到小鎮,剛好小鎮有兩位新牧師要來,兩人誤打誤撞成為牧師。當然故事聽起來與《我等行過阿特拉斯的幽谷》有些落差,但從兩個「邊緣」身份的角色轉入宗教,頗有巧妙共鳴。

《我等行過阿特拉斯的幽谷》|Oliver Laxe|2017 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入圍。為滿足年邁教長死歸其土的心願,兩名混混接下將遺體送返故鄉的任務,在虔誠信仰者意外入隊後,旅程更起了奇妙變化。宛如尋常公路電影開展劇情,融合非洲民間信仰及伊斯蘭宗教觀點的敘事,簡約節制的劇情鋪陳,為這北非幽影漫行帶來有如《路邊野餐》般的詩意敘事。大膽的光影運用及窮山惡水極地取景,讓這部宛若非洲大陸式的西部電影,取材於宗教的角色設定,卻又掙脫出死板的宗教論述,轉入更為深層的關於信仰、心靈之探究,最終成就一齣普世寓言。

《黑熊森林》|李香秀|2017 台北電影節「台北電影獎」紀錄片入圍。場景從玉山國家公園核心的大分「有熊國」展開;一個深刻令人著迷、匯集豐富野生動物生態及原住民人文色彩的地方。故事從1998年說起,一位還是博士生的女性動物學家與一位布農獵人,因為尋熊捉熊,而在此蠻荒之境建立起深厚的革命情誼。另一方面,本是帶著神秘色彩的台灣黑熊,因著這次的研究,自此被知悉。

三是《黑熊森林》與《搖滾上路》。因為我有在爬山,所以《黑熊森林》這種與土地連結、山林文化的作品都滿有興趣的。《搖滾上路》則是因為我喜歡看搖滾樂團的紀錄片或劇情片。從這些樂團相關的電影,我喜歡觀察的是「態度」——對社會、對創作,這類型的電影通常夾雜很多值得思考的元素在裡面,像是對歌曲作品、人物的個性、以及其中延伸出的生活方式。

《搖滾上路》|Michael Winterbottom|2017 台北電影節「感官嘉年華」。倫敦搖滾樂團 Wolf Alice 的巴士巡迴之旅,搖擺上路。轟然音場和鎂光燈交織下,團員若有似無的情愫,在朝夕相處間逐漸加溫。樂團巡迴的真實紀錄,結合虛構角色和對白。繼《9 歌》之後,導演再次以電影獻上對音樂人生的熱愛。

《黑熊森林》|李香秀|2017 台北電影節「台北電影獎」紀錄片入圍。場景從玉山國家公園核心的大分「有熊國」展開;一個深刻令人著迷、匯集豐富野生動物生態及原住民人文色彩的地方。故事從1998年說起,一位還是博士生的女性動物學家與一位布農獵人,因為尋熊捉熊,而在此蠻荒之境建立起深厚的革命情誼。另一方面,本是帶著神秘色彩的台灣黑熊,因著這次的研究,自此被知悉。

《搖滾上路》|Michael Winterbottom|2017 台北電影節「感官嘉年華」。倫敦搖滾樂團 Wolf Alice 的巴士巡迴之旅,搖擺上路。轟然音場和鎂光燈交織下,團員若有似無的情愫,在朝夕相處間逐漸加溫。樂團巡迴的真實紀錄,結合虛構角色和對白。繼《9 歌》之後,導演再次以電影獻上對音樂人生的熱愛。

三是《黑熊森林》與《搖滾上路》。因為我有在爬山,所以《黑熊森林》這種與土地連結、山林文化的作品都滿有興趣的。《搖滾上路》則是因為我喜歡看搖滾樂團的紀錄片或劇情片。從這些樂團相關的電影,我喜歡觀察的是「態度」——對社會、對創作,這類型的電影通常夾雜很多值得思考的元素在裡面,像是對歌曲作品、人物的個性、以及其中延伸出的生活方式。

最後,提到近期關注的電影人,李取中則不掩他對演員 Jim Parsons 的好奇與喜愛。「一開始注意到他是在《 The Big Beang Theory》 的影集,我覺得這部的編劇很有趣,他開闢了另外一個『類型』。」因為他本身是學物理的,劇中人物的思考邏輯,某些程度上因而很有共鳴。「Jim Parsons 因為這部作品得到艾美獎多次,藉由揣摩一個有點亞斯伯格症或強迫症的天才,我覺得他將這個角色詮釋得很出色。電影作品的話, Jim Parsons 在《關鍵少數》也有演出,雖然角色形象也是聰明、精英的感覺,但個性上的表現,卻又與《 The Big Beang Theory》完全不同,很期待他接下來的作品。」

All Movie Images Courtesy of Taipei Film Festival.
隨時關注 2017 台北電影節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專訪與電影文章。

Written By
More from Polysh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