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之上,直面衝撞的海浪:建築視覺師 Alex Hogrefe 的海岸漂浮建築

用以劃分世界的各種線條,在時代的進展中已漸漸變得模糊;從性別認同的多樣性,到網路無國界現象所衍生的文化交融,或是國家與民族認同的開放性——例如,美國近年盛行的「我的心靈隸屬於某個國度」這樣的說法中略知一二。這樣的包容現象也體現在工作的選擇上。今時今日,一位建築系畢業生的選擇不再只有建築設計師或建築相關產業,他也可以選擇進入 3D 繪畫、 3D 建模、動畫製作等等領域。在「觀看」成為當代重要的感官經驗,「視覺」更成為釋放訊息的重要媒材,「建築視覺師(Architectural Visualiser)」這新興職業,於焉誕生。

 

Cliff Retreat_5

 

建築視覺師 Alex Hogrefe 畢業於邁阿密大學的建築碩士學位,本身擁有學習繪畫的背景,讓他在建築設計圖中追求精準明確的構圖之外,更關注於如何透過「景觀的語言」來傳達訊息;他並非單純把建築物放置在某處,而更著重於建築景觀與周圍地貌的關係與整體情懷。Alex 的個人網站原為畢業專題作品,但如今已漸漸成為建築系學生影像處理的教學網站;在其作品中窺視著他的建築世界,他試圖表現繪者的思維與嘗試傳達的訊息。秉持著這般的核心理念,也讓 Alex 設計出獨具魅力的「懸崖隱居所(Cliff Retreat)」。

 

Cliff Retreat_2

 

Cliff Retreat_4

 

Cliff Retreat_3

 

Cliff Retreat_12

 

懸崖隱居所立基於冰島西海岸的懸崖峭壁之上,直面大海,背靠草原,茫茫天際,霧氣迷濛,唯一的一盞光明來自於隱居所內部的人造燈具;這是一個孤立卻寬廣的作品,大膽也寂寞。置於地勢極險之處,建築外觀看來岌岌可危,卻又在崖壁的包裹中形成某種難以言喻的「安全感」。內部空間的設置,讓人直面衝撞崖壁的猛浪——超現實的環境安排與設計,使居住者浸游於被迫與大自然對話、被迫與自我對話的哲學氛圍。內部延伸出一條小徑,為空間送來暖流,除了強調「透視」的空間感,亦成為這個不思議建築與外界連接的唯一甬道。寧靜與危險、寬廣與包覆,對比的關鍵詞彙交錯著空間氛圍,Alex 藉這作品體現了「建築視覺師」存在的意義。

 

Cliff Retreat

 

Cliff Retreat_6

 

Cliff Retreat_7

 

「 懸崖隱居所」問世之前,Alex Hogrefe 的個人網站上原本只有傳統的建築繪圖作品,隨著他內心對於作品的創作輪廓逐漸成形,設計圖也慢慢轉型為視覺傾向。直到今天 Alex 更在網站上提供許多簡易的技巧,供建築系學生們使用學習;他也針對「懸崖隱居所」的設計,發表一篇繪圖軟體的教學文章,體現這作品的設計過程與步驟。文章裡介紹著,像「懸崖隱居所」的作品,除了要先決定建築的設計與所在位置的整體透視圖,其中非常重要的是靈感搜集;為了找到符合需求的冰島懸崖照片,Alex 蒐集了超過 50 張以上的影像,最後從中挑選出合適的畫面進行影像處理。從影像排放、打光(泛光)、元素整合(render)再到色調、細節調整以及最後的定調氛圍,Alex 詳細地拆解、說明一個建築繪圖的細密過程。

 

Cliff Retreat_7_1

 

Cliff Retreat_10

 

Cliff Retreat_11

 

Cliff Retreat_7_2

 

Cliff Retreat_9

 

Alex Hogrefe 設計「 懸崖隱居所」的最初主要著重在空間的局部細節,直到他心中對作品想望在設計過程中越發清晰,他才投入心中雕塑的雛形,最終讓這充滿奇想魅力的建築物帶到世人眼前。回想人生經驗,無論停駐在什麼樣的職業與領域,創作無非就是透過作品將心中對事物的理解及價值觀展現於世。就像從前在書裡曾看過的一句:「不是我將它雕出來,我只是將本來就存在於其中的事物展現出來而已。」

 

All images via Alex Hogrefe.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建築與設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