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些電影角色戲服,一探 Wes Anderson 的服裝字典

《Hotel Chevalier》劇照。

在 Wes Anderson 在電影中所創造的世界,與其說是虛幻的,更像是一個與我們平行的宇宙。他的場景總好像我們知道的地方,他的人物總好像我們聽說過的某某——但從來都沒有那樣的地方或是那個人。他所擅長創造的,無論故事還是視覺,都是我們腦海中真實記憶和虛幻慾望的混合物。

 

「It is only shallow people who do not judge by appearances.」--Oscar Wilde

 

在 Wes Anderson 的視覺世界裡,信息在隱秘處積累,外化到每一個人的戲服表面。每個人物的衣著,也許是角色情緒的開關,或是故事情節的暗號。影片中的戲服,與魔幻的布景、考究的道具、風格化的色盤、極致對稱平行的鏡頭同等重要。這次花費近 24 個小時,重看了 Wes Anderson 最重要的 9 部電影,深度探究其中的時裝世界。

 

 

1. UNIFORM,制服

n. 一種成組出現的身份確認裝備。附帶放大角色性格、增強電影戲劇感的功能。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劇照。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劇照。

制服,只要一穿上身,人就被劃分了群體或階級,掛上了職業的標籤。 Wes Anderson 的每一部電影中都有制服,幾乎是他的戲服中最重要的部分。

 

延續導演本人的「強迫症」, Anderson 電影中的每一件制服都極其講究。比如,《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中的禮賓總管古斯塔夫、門僮 Zero 、前台、甚至無名的電梯先生,都擁有同一色系的深紫色制服。但每個人的制服,從領、袖,到排扣、鑲邊,制式細節全然不同。這是一種 Anderson 式的「全副武裝」:每一個皺褶、每一顆紐扣,都呼應著故事的時代和角色的身份。

 

義大利戲服設計師 Milena Canonero 的設計稿。

不過在現實中,如此濃郁的紫色,無論是上世紀 30 年代還是現今,都不是酒店禮賓、門僮這類服務行業制服的典型顏色——這也是 Anderson 式制服的另一個特點:它們並非完全寫實,而是被加入了戲劇化的細節以滿足故事的需要。

 

而在 Wes Anderson 的電影中,這樣不真實的「失調」還有很多。在他的早期作品《脫線沖天炮》( Bottle Rocket )中,「搶劫團夥」的鮮黃色連身制服也像一個大玩笑——偷摸搶劫怎麼可能穿如此扎眼的明黃色?但這個錯誤的顏色,恰恰「證實」了他們只是個倉促上馬、不專業的罪犯團隊。

 

《脫線沖天炮》劇照。
《脫線沖天炮》劇照。

而在《月昇冒險王國》(Moonrise Kingdom)裡,小島警察筆挺的警察制服竟然標配鴨舌帽,還煞有介事地繡著「Island Police」。如果說制服增加了這個角色職業的可信度,那麼同時存在的鴨舌帽,則增強了「這個小島真的不存在」的虛幻感,令一切突兀又協調。

 

《月昇冒險王國》戴「鴨舌警帽」的小島警察。
《月昇冒險王國》戴「鴨舌警帽」的小島警察。

主角們制服中戲劇化的失調,塑造和突顯著個性;但在 Anderson 的電影中,配角身上的制服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功能。比如《大吉嶺有限公司》(The Darjeeling Limited)中列車員的服裝,總是很「巧合」地,與車廂的背景保持高度雷同的色盤。作為一個戲份不少的配角,列車員 Steward 的制服令他總與車廂融為一體,成為布景的一部分,不喧賓、不奪主,服從情節按時出現——合情合理,也合乎視覺美感。

 

《大吉嶺有限公司》中戲份不少的列車員。
《大吉嶺有限公司》中戲份不少的列車員。

當然,除了主角配角們的真·制服, Wes Anderson 的電影不乏另一種特殊的「制服」:沒有社會規範、不存在群體性、只是成組出現,將人物的性格和盤托出。其中最明顯的例子,應該要數《天才一族》( The Royal Tenenbaums )中的 Chas 和他的兩個兒子了:三人穿著一樣的正紅色阿迪達斯三葉草運動套裝,連拉鏈的位置都一模一樣——甚至黑色卷髮也是這組「制服」的一部分。

 

小時候的 Chas 是典型華爾街造型。
從黑到紅、從正裝到運動服的 180 度成長轉變。

作為 Tenenbaums 家的大兒子,賺錢天才 Chas 六年級就擁有自己的辦公室,西裝領帶加電話,是典型的「華爾街制服」,但長大之後, Chas 因為愛妻的意外身亡而變得極度焦慮、沒有安全感,而角色的服裝也跟著性格的巨變,完成了由黑到紅、由正裝到運動服的 180 度急轉。作為華爾街黑色正裝的「反義詞」,這套 1970 年代風格的醒目運動套裝,將角色尖銳的不安全感,全都外化出來。

 

2. SUIT,西裝

n. 電影中用燈芯絨、天鵝絨、粗花呢(或其他「看上去很好摸」的材料)製作的,僅以成套、復古形態出現的一種外穿裝備。

 

 

 

Wes Anderson 本人就是「休閒西裝小王子」。一櫃子燈芯絨、軟呢或是天鵝絨的休閒西裝,加上一雙麂皮的 Clarks Wallabee ,導得了戲、領得了獎。而他對這類美式復古風格休閒西裝的執迷,也延伸到了每一部電影作品裡。

 

《超級狐狸先生》劇照。

比如,《超級狐狸先生》( Fantastic Mr. Fox )中,主角狐狸爸爸那套雙排扣、修身、剪裁精良的棕黃色燈芯絨西裝,和故意稍短一截的西褲,幾乎就像是從 Anderson 本人衣櫥裡直接拿來的。《超級狐狸先生》裡,一眾小動物身上的西裝也頗有細節、彰顯著各自不凡的職業身份——胖胖的獾律師把自己硬撐進了一件槍駁領(Peaked Lapel,又稱劍領)、雙排扣的深灰色條紋西裝裡;而承包商松鼠的西裝則是經典的平駁三件套,淺灰色的人字紋質料細膩上乘。

 

《大吉嶺有限公司》劇照。
《大吉嶺有限公司》劇照。

《大吉嶺有限公司》中,三兄弟的「家族旅行箱」和西裝,在炎熱混亂的印度顯得十分突兀。血脈相連卻性格各異的三兄弟,不約而同地穿了同款卻不同色的西裝——這三套淺、中、深三種灰度的西裝,仿佛隱喻著他們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紐帶和維繫。

 

《天才一族》劇照。

《天才一族》也是滿屏西裝。整個 Tenenbaums 家,從爸爸 Royal、媽媽 Etheline、到小兒子 Richie、甚至再到他們家的女婿和財務——好像都是西裝愛好者。 Richie 穿在他的淺棕寬駁領西裝裡的,一直是一件很不搭調的網球服,他暗戀的姐姐 Margot 則喜歡在毛皮大衣裡搭 Lacoste 連衣裙。如此「同門同派」的奇怪搭配,也是兩人內心情感的暗流——這個「內搭聯繫」和 Richie 的長髮鬍子一起成為了那場自殺的殉葬品。

 

3. GROUP,團體

n. 數量在兩人及以上、電影全程互相保持dress code絕對統一的群體。

 

《大吉嶺有限公司》的團體。

Wes Anderson 電影中的戲服擁有很明顯的「團體性」,尤其是主線人物,他們好像總能保持統一的色調和風格——只是在每個人的服裝細節、比例上有所調整。

 

如果再看一遍《大吉嶺有限公司》(且只盯著戲服看),你就可以發現,Owen Wilson、 Adrien Brody 和 Jason Schwartzman 三人每次都會同步換裝:三個色度的同款西裝組、白色葬禮組和黑色葬禮組——如果要戴花環或是糖果色頭巾,三人都會一起戴。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者角與配角的戲服組合。

Wes Anderson 其他電影的人物之間,也都遵守著這一套隱秘而微妙的「團體性」——當然,其他導演的電影中也會有這樣的設置,但沒有人會像 Anderson 這樣,把「團體的統一」顯露得如此直接、徹底和絕對。如果看得更用力一些,你甚至可以發現,《月昇冒險王國》中,道具般的那「三個弟弟」也一直是齊步換裝的:紅白藍睡衣組、大地色聽歌組。

 

《月昇冒險王國》中 Suzy 的 3 個弟弟。
《月昇冒險王國》中 Suzy 的 3 個弟弟。

不過,這依舊不是 Wes Anderson 「團體性強迫症」最極致的表現。這位神奇的導演,很多時候連導戲都會遵守角色們的 dress code !

 

Anderson 在《大吉嶺有限公司》與《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片場。

 

4. RED / YELLOW,紅與黃

n. 兩種總在電影中,以單獨或組合形式頻繁出現,附帶增溫、醒目、增強懷舊或超現實感等諸多神奇功能的暖色。

 

紅、黃兩色也是 Anderson 用在電影題字中愛用的「簽名色」。

色彩是 Wes Anderson 無法複製的個人風格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他對所有顏色都有精準的把控力。或輕、或重、或合、或撞,總是信手拈來、自有節奏。《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的色盤被深入討論了多次,幾乎要令大家誤以為粉嫩的復古夢幻色系就約等於 Wes Anderson 了。不不不,導演心中的愛,可能分給鮮濃的紅與黃更多。

 

《月昇冒險王國》的色調飽和溫暖,有著「夏末初秋」的腔調。這種溫柔的色盤,尤其擅長喚起童年、回憶的懷舊情感。在 12 歲的 Sam 和 Suzy 的愛情裡,紅色的是懵懂的果斷,黃色是超齡的成熟。

 

《月昇冒險王國》劇照。
《月昇冒險王國》劇照。

同樣,在《超級狐狸先生》中紅與黃也是絕對的色盤主角。 Mr. & Mrs Fox 的正裝、便服和睡衣(甚至室內裝修),幾乎沒有出現別的配色。畢竟定格動畫也是動畫片,這兩個暖色在這部電影中,甚至不止是正派角色的專屬。邪惡的農場主和愚蠢的農場主兒子,也都是黃色的擁簇。

 

《超級狐狸先生》的場景亦是「夏末初秋」色調。
《超級狐狸先生》裡的黃。
《超級狐狸先生》裡反派角色的黃。

除了像以上兩部電影這樣,接近鋪張浪費地放肆使用紅與黃。 Wes Anderson 的電影中,還有列舉不完的紅色/黃色單品。而其中不得不提的,應該要數那件在《Hotel Chevalier》短片和《大吉嶺有限公司》中都出現過的、繡著紅色「Hotel Chevalier」字樣的黃色浴袍。

 

《Hotel Chevalier》劇照。
《大吉嶺有限公司》劇照。
Wes Anderson 在 2013 年為 PRADA 拍的短片《Castello Cavalcanti》中,也一樣充滿了高溫、高熱的紅與黃。

 

5. PAJAMA / BATHROBE / HAT,睡衣、浴袍、帽子

睡衣 n. 角色在睡前(或其他時間)使用的,棉質、成套、表達放鬆狀態的服裝;
浴袍 n. 角色在浴後(或其他時間)使用的,邊縫繡字、手感毛絨、附帶保暖功能的服裝;
帽子 n. 放置於頭頂、用於表達個性的裝備。顏色、造型均無限制。

 

《大吉嶺有限公司》中的睡衣。

Wes Anderson 另一番強烈的執念,抒發在了對睡衣套裝、繡字浴袍和特徵極度明顯的帽子三件物品的「頻繁翻牌」上。睡衣在 Anderson 電影中的出現頻率,可以說是很「超現實」了——雖說睡覺是一項占據我們生命比例一大部分的重要活動,而如今睡衣式的外穿服時不時地在流行,但如此正式、標準、成套、全棉,「很睡衣」的睡衣,在現實中並不是一項普及率和使用率如此之高的裝備。

 

《月昇冒險王國》中的睡衣。
《超級狐狸先生》中的睡衣。

與睡衣一樣總是無端端出現的,還有 Anderson 式的浴袍。它們幾乎都長成了長款、毛絨絨、且離奇地繡著「某某酒店」的樣子——好像主角們的集體癖好,就是在住酒店的時候順手牽羊一件浴袍一樣,如果再把印著醫院名字、浴袍式的病號服也算在此項之內的話,光是《天才一族》中就有兩件粉嫩的不同款。

 

左上:《海海人生》中 Steve Zissou 的浴袍也是藍色,还但應該不是「偷」的,繡著他團隊「Z」字樣。右上:《超級狐狸先生》中搬來暫住的表兄 Kristofferson 自帶的浴袍。下:《天才一族》的病服。

而另一項配飾帽子,在 Anderson 的電影中,彷彿把人物的所有怪癖濃縮其中(並表露無遺),讓全世界都能通過他們頭頂的奇怪物體,直視到這些角色的情感內核。談到 Wes Anderson 電影中的帽子,大家可能會立刻想到的是《海海人生》(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不過,Zissou 團隊 all-blue 的工作服加小紅帽並非戲劇設置,而是角色原型 Jacques Cousteau 的真實裝備——但我們不還有《月昇冒險王國》中的同款小綠帽嘛!

 

《海海人生》劇照。
电影原型Jacques Cousteau

《月昇冒險王國》裡,除了那個紅衣綠帽的地理學家,主角 Sam 浮誇的浣熊尾巴帽,在整個童子軍團的帽子中,絕對是個異類,雖然礙事、「戴著還很熱」,但顯眼特別——就像 Sam 一樣。同樣,無論是《都是愛情惹的禍》(Rushmore)中 Max 的紅色貝雷帽,還是《超級狐狸先生》中小狐狸 Ash 的襪子搶劫帽,甚至《天才一族》中 Richie 的網球頭帶……也許真的,也都代表了人物們所無法表達的、難以言喻的自己。

 

《月昇冒險王國》中的帽子們。
《月昇冒險王國》中的帽子們。
《超級狐狸先生》裡的襪子搶劫帽。

Anderson 的戲服與他的整個電影世界是貫通的,它們沒什麼規則,自由且美麗。其中,總是有小小的(或大大的)細節冒出來,抖動著渾身的戲劇感,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你這不是真的。失落的舊時光,曖昧的人性,諷刺的故事……在被添上一份屬於戲劇舞台的精巧和視覺誘餌之後,成了一個夢。而說得通的一場好夢,總在不停地吸引我們,去想要更接近這個虛構的世界。

 

在 Wes Anderson 的電影中,你還發現了什麼別的「時裝詞彙」嗎?

 

Text/ 一瓦
【此篇為 Polysh x VOICER 合作文章】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電影與創作人故事。

Tags from the 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