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乾隆選品店: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與包裝藝術台北故宮登場

雕紫檀蟠龍方盒百什件

典型的一天是這樣:清晨六時至乾清宮西暖閣閱覽《聖訓》,八時至九時與大臣、學士在重華宮對詩聯句,十時至十二時於養心殿的勤政親賢殿批閱臣工的祕密奏摺,下午一時至二時於養心殿接見被大臣引見的官員,三時披覽京城內外各衙門官員向皇帝奏事或請旨的文書,四時與軍機處領班面議政事,五時至六時在養心殿三希堂鑒賞書畫器物[註一]。轉譯成現代型態:晨型人一早以歷史典籍修練智慧,先與文青同僚們來場創意激盪,之後密集開會辦公,結束工作之後,去個人古玩收藏小宇宙三希堂,進行美學微旅行,賞玩文藝兼充電。距今已 252 年,時值 54 歲的乾隆皇帝,縱貫古今,生活風格絕對稱得上摩登有型。

 

註:1.資料出自吳衛國著《乾隆一日》。

 

十全老人的封號並非誇張聲勢,宏觀評量其歷史武功,乾隆皇帝的確成就不凡。然而縮小視野,從他的日常細節審視又是什麼樣的風景?「2002 年,故宮以《乾隆的文化大業》為展題,探究他在學術文化的整理和弘揚。作為開端,研究清朝時代內務府造辦處的紀錄文件《活計檔》,從其鉅細靡遺記載皇帝對於工藝製作的指示,進一步窺看乾隆的藝術涵養,便在 2013 年策劃《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味》,當我們從鑑賞品味的養成與展現視角來看,乾隆是當代一大指標。2017 年底《品牌的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與包裝藝術》又發想新方向,把收藏和包裝連在一起探究,再發現新的趣味。」策展人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處長余佩瑾闡釋。

 

歡迎光臨!乾隆選品店

斯人已逝,如何從其遺留的蛛絲馬跡中再現往日風情?考據上試著發揮想像,「時代演變,人們希望能更理解博物館展品,這次展覽概念,就像引領觀者進入乾隆開設的風格選品店。」余佩瑾說。選品主人出身乃萬人之上,光是獲贈的珍稀寶物就令人稱奇,但論及影響力,他對文物的赤忱熱情和收藏心意,讓這塊皇家招牌可是又閃又亮。「乾隆是精力無窮又有企圖心,加上在位時間長達 60 年,藏品多元豐富且完整,他也用他的政績、成就顯示玩物並不會喪志!」余佩瑾表示。

 

雕紫檀蟠龍方盒百什件
雕紫檀蟠龍方盒百什件內的珍玩

乾隆的風格選品店以「打開藏寶箱」作為開場,首件亮相開箱的是〈乾隆雕紫檀蟠龍方盒百什件〉,主人喜歡以整盒裝收納寶貝們,一個方盒組合一世界,顯露他獨到的審美和選物觀。44 件珍玩包羅萬象,上至戰國時代的經典漢玉、傳承嘉慶皇帝的御筆手書,到境外歐洲製錶大師 Jame Cox 附有時計功能的鼻煙盒,下有仿古趣味的銅胎掐絲琺瑯瓶。方盒內的空間經過量身打造,處處顯露巧思,層層抽屜確保妥適穩當,宮廷畫家楊大章以玉器形狀為靈感,屜版當畫布,創作藝術點綴,讓收納不再是收納,還有玩賞雅興。百什件裡看得到光陰流轉,世界文明的競爭與傳播,更見主人愛物之情。

 

當代文創王者先鋒

「最愛古董」展區進一步感受乾隆撫古思今,藉由御筆序文品評,彷彿與歷史舊人時空對話,也在考證鑑識之中,留下憑據線索並能讓後世以文化為鑑。看來這位選品主人不只愛物惜物,還具有新創創意和品牌意識,從「珍藏寶貝」一路看到「乾隆品牌」,現代文創王者先鋒當之無愧。

 

竹唐草蒔繪雙袋盒
青花梅花蝠耳瓶

收藏文物分級分門別類之後,在細部整理裝盒過程,透過優化煥新包裝,印上自家 LOGO,更呈現自成一門的藝術。例如一組清康熙青花火焰八卦紋杯,七件精緻瓷杯一件件層疊,乾隆細心在間隔處襯上防撞棉墊,收納至圓筒木盒中,盒外提上御筆詩和他親繪的折枝梅花,好不風雅。或是一只明正德的描紅回文盤,主人為他另外配上印度緹花布包,再附上作品翻譯說明和計畫仿製的設計圖稿,暨是收藏又是靈感原型,一舉兩得。

 

以古鑑今,玩物致知,且讓乾隆的美學品味思潮激發現代無限創意能量。

 

《品牌的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與包裝藝術》
國立故宮博物院陳列室,北部院區第一展覽區
展期至 2018 年 3 月 7 日

 

Text /吳書萱
All Images Courtesy of 國立故宮博物院
【此篇為 Polysh x La Vie 行動家合作文章】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展覽與藝文故事。

Written By
More from LaVie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