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送藝文訊號,以食交流漫談:花蓮藝文沙龍茶酒吧,島東譯電所

Photography/ TinLee.

來到昔日花蓮最繁華的商圈地段——溝仔尾,此街區乘載著許多城市風景與故事;在川溝上築起店鋪的溝上人家,巷弄間越夜越迷人的風月場所,琳瑯滿目的小吃攤位、戲院、撞球間⋯隨時代變遷,這些繁榮街景不復以往。站在靜謐的老街區上,偶有貓咪探頭打招呼,路過幾間新興的文青咖啡廳;從自由街踏入福建街,一間間民宅當中,一棟毫不起眼的透天厝,藏著微型藝廊與茶酒吧,這正是花蓮藝文新據點——島東譯電所

低調的建築卻在門前高掛金色門牌,島東主理人廖脩博(阿光)談起門牌,像是終於有人發現小巧思般的興奮,笑笑地分享緣由。「這空間,是過去的台鐵舊警察宿舍,像古蹟般一樣的存在。所以我在門口掛上金色門牌,弄得像政府機關掛牌般,想營造出一種『微古蹟』味道。」

以歷史為基根,用空間述說人文故事,談及島東譯電所的發起,阿光娓娓道來。「我出生在巴拿馬,但小學四年級以前都待在花蓮,這街區對我來說意義很大,除了是我成長的地方,也是我覺得最有花蓮氣息的地段!三年前,跟著家人搬回花蓮,看到過去的一切都變了,那些溝上人家被拆除,河床也被掩蓋……和記憶中的樣子連接不起來,當下腦子是一片空白。」回到花蓮後,阿光申請藝術補助,特別選在這個街區做塗鴉創作,前前後後一共畫了五面牆,「我一直都覺得花蓮的條件很好,感覺這裡還能孕育出更多更有表情、更具獨立性的店家,便開始著手創業計畫。」

以「采集・采食・集思」為概念將空間分類規劃,入內首先便是島東采集部,眾多選物收藏與當期藝術展覽齊聚在此;阿光將中南美元素、台灣民藝、中古世紀物件、日治器物等等不同文化的物件,藉由陳列詮釋空間,試圖將「多元性」融合為一種獨立風格。

追溯根源,在古代人們的采集行為往往是獲得生理需要上的滿足;而隨時代變遷,人類的采集行為逐步發生變化,開始利用采集這項本領,渗透到對生活的每一個領域,培養出收藏、欣賞,創造獨道的生活美學。阿光也向大自然借景,帶入生命的軌跡;生機盎然的綠植花葉,對照著栩栩如生的動物、昆蟲標本,空間中流動著有形與無形的新舊衝突,讓感官的體會都悄悄形成一種共同語言。

島東譯電所——島嶼的東邊,一個廣泛的概念;譯電所,是軍事單位,接收摩斯密碼訊息,一種抽象的符號語言。我希望能透過這個單位,將大家過去認為抽象又有距離感的藝文訊息,轉換成容易親近且好理解的語境。

島東譯電所——島嶼的東邊,一個廣泛的概念;譯電所,是軍事單位,接收摩斯密碼訊息,一種抽象的符號語言。我希望能透過這個單位,將大家過去認為抽象又有距離感的藝文訊息,轉換成容易親近且好理解的語境。

笑稱自己是所長,阿光如此解讀著店名。每月定期舉辦的新展覽,談及與藝術創作者的合作關係,阿光認為,「透過不同藝術家的展覽,讓選物和藝術作品相互搭配呼應,是非常有趣的操作方式。進到一般的藝廊,人們通常都會覺得有距離感,空曠的空間雖然能強調作品本身,但我想強調的是『作品與環境的關係』。」

讓藝術作品扮演主角,再隨之改變周邊的搭配及擺設,營造完美協調的視覺畫面,讓來訪者因擺設的巧思而關注到畫作,或是受畫作吸引,進而發現周邊的選物。相輔相成,讓藝術相融於日常生活,替展出的畫作模擬出無數居家佈置的可能,讓人們在解讀藝術和提升生活美學的過程裡,都能比以往更加輕鬆。

《Aminoacid Boy And The Chaos Orde》by Diego Lazzarin
《AZAZEL》by Diego Lazzarin

「在這個不大的空間,未來也將透過各型態的藝文活動,慢慢持續進行、堆疊。」積極推廣藝文資訊的阿光,不只擔任策展活動企劃,同時也代理藝術家品牌。來自義大利的奇幻藝術家 Diego Lazzarin,在這裡能見其所創作的讀物《Aminoacid Boy And The Chaos Orde》與公仔;Diego Lazzarin 通過繪畫與雕刻,呈現心中的精神花園與神秘物種。例如自展櫃一角默默登場的是怪奇黃色生物—— AZAZEL ,身高 20 厘米,喜歡棲居於大河上,主要職業是捕食水中的生物,擁有一副美麗的嗓音,最愛大聲的唱自己喜愛的歌曲。

翻開《Aminoacid Boy And The Chaos Orde》,Diego Lazzarin 以外星人對地球的觀察探訪為敘事背景,透過外星人的視角解讀人類行為,深入瞭解地球與人類萬物的根本。全冊 160 頁充滿具破壞力的失序內容,全然奇幻的敘事手法和色彩濃烈的風格,是本值得熱愛宇宙探索、喜愛獵奇風格的讀者,收藏與反覆玩味的經典讀物。

《Aminoacid Boy And The Chaos Orde》by Diego Lazzarin
《AZAZEL》by Diego Lazzarin

隨天色轉黑,夕陽光影穿梭空間,只營業到傍晚六點的島東采集部,暫時休憩中。伴隨著夜晚的腳步,在長型空間更深處、隱身在采集部櫃檯後方的世界,則悄悄亮起。

穿過迷幻奔放的小廊道——廊道上輝映霓光,牆面陳列著滿滿的收藏雜誌與黑膠唱片。廊道作為銜接采集部與采食部兩個主要空間的地帶,沒有自己的名字與任務,只願讓來訪者在此翻翻雜誌,腳板隨音樂節奏輕快拍打,替身心做一輪放鬆的「伸展操」,讓心情好似從牆面延伸至天花板的綠葉軌跡,迅速被放鬆感受溫柔包覆。

小廊道後迎面而來的便是愜意的茶酒吧「島東采食部」。瀰漫著東南亞的氛圍中,一隻紅鶴搶眼地出現在中藥櫃上,正感到有些奇幻,抬頭一句「平常心是道」又躍入眼簾;由中國風樑柱、神明木雕、剪紙工藝等多元風格組成的空間美學,在此處都非兀自張揚各別存在,而是協同在一起,成為相互點綴、零衝突感的空間裝設。

好奇地向阿光問起這句「平常心是道」。他笑笑表示,人與人的交流就像譯電所解讀摩斯密碼,當對方將他的困難雜事轉化成訊號發送給你,你對這則訊息的理解及翻譯就是一種「解碼」的過程。而「平常心是道」這句話,則是根據自己到酒吧總會特別卸下心防、說出生活上疑難雜症的經驗,想著某天若有客人到此傾吐出生活的煩憂,自己也能抓一帖心藥給對方,跟糾結的來訪者說:「平常心面對就好!」於是想著想著,就去找一組中藥櫃來放在這了(笑)。

吧台旁是能容納 4、5 個人的座位區,斑駁紅牆上點綴著暖黃燈飾,照亮店內種植的甘蔗與香蕉,溫馨的暖意替空間增添不少「家」的感覺。「家」的感受同時也展現在采食部的餐點,一談起食物眼神閃爍發亮的阿光,坦言許多深刻的家族記憶都來自食物,進而將這份對「家」的體會與牽掛,轉為餐點的滋味。

島東采食部白天是阿光媽媽擔當,傍晚至午夜十二點則由阿光主持。串連血緣與地緣的關聯性,阿光推出一系列相當有誠意的茶酒輕食品。細看菜單,餐點名字都取得相當可愛古味:金玉滿堂、荷包滿滿、長命百歲……值得一提的是,「三叔公紅茶」真的是來自三叔公所種植的茶葉;而來自光媽媽手工製作的拿手菜——南瓜糕,有紅豆與芋頭兩種餡料可選擇,口感綿密Q彈,內餡微微清甜而不膩,搭配「三叔公紅茶」提出味蕾的層次感,無論是做為午後小食或晚餐後的甜點都相當完美!

這次開店找媽媽加入的原因,就是想把小時候常吃到的、自己很喜歡、覺得很棒的料理跟大家分享。就像我的選物跟收藏一樣,用分享的概念去跟大家交流。而也真的很多人吃到她的小菜、滷味、南瓜糕、菜包,都覺得很驚豔,很有『家』的味道!所以希望這個複合式空間能規劃在市區,營業到比較晚,讓大家真的像是回到『家』一樣。

這次開店找媽媽加入的原因,就是想把小時候常吃到的、自己很喜歡、覺得很棒的料理跟大家分享。就像我的選物跟收藏一樣,用分享的概念去跟大家交流。而也真的很多人吃到她的小菜、滷味、南瓜糕、菜包,都覺得很驚豔,很有『家』的味道!所以希望這個複合式空間能規劃在市區,營業到比較晚,讓大家真的像是回到『家』一樣。

母子接力經營,以「分享」為宗旨,與所有遠道而來的旅人及或當地朋友,以物會友、共食漫談,更不定期邀請 DJ 到店內演出,讓視覺、聽覺、味覺在一來一往之間,激撞出多元新思維。

三月才開幕的島東譯電所,從原本的地鐵舊警察宿舍,耗時五個多月才蛻變完成;一旁空地的建築圍牆於前陣子花蓮地震中倒塌,現以鐵絲網架作為現代籬笆。阿光邀請編織藝術家友人,以塑膠袋為創作素材,來回穿梭網洞,織出活動式摩斯密碼;可任意排列出一則則暗號密語,在點線之間串起環境、藝文、飲食的情感交流。

持續放送藝文訊號,阿光期許島東譯電所不只拓展花蓮當地的藝文視野,在夜間生活娛樂上也提供新選擇。正前往花東旅遊的讀者們,不妨將島東譯電所排入行程內,走一趟「土生土長」的新型態藝文沙龍,用五感來創造一個絕無僅有的體驗吧!

島東譯電所
花蓮市福建街436號
Opening Hours: Wed-Mon/ 02:00 pm-00:00 am
T: 0932-655-384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藝文與城市故事。

Written By
More from Kenzie

小週末的美好甜點:水曜日洋菓子工房

午休時間,一如往常獨自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