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書成為穿入瞳孔的光:以閱讀之名獻祭視覺,無關實驗書店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Images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part of images photographed by Rachel S.

躁動顆粒飄散在南國港口特有的明媚空氣中,毛孔在鮮少遮蔽物的駁二藝術特區裡全力舒張,關於消暑的種種慾望爭先恐後,卻沒想到一方解藥其實就近在眼前——天光樹影襯著鏤空鐫刻成線對稱的「無關」招牌,兩枚方塊般的大字看似性情安穩,孰料內在竟是一間感官駕馭力堪比迷幻藥的書店:以實驗之名放肆調配閱讀想像,以書籍為餌勾引暗黑渴望。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Photography/ Rachel S.
Photography/ Rachel S.

在仿若靈堂的入口處告別一切白日下可見的軀殼與「被觀看」的自己,任由兩道黑幔施法般地、輕觸猶帶豔陽餘溫的身體又旋即退開,極致黑暗寒意忽然撲面襲來,一把攫出不安於室的真實靈魂。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Photography/ Rachel S.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Photography/ Rachel S.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離開明亮的混沌,步入闃闇的純粹

瞳孔急劇縮小的速度趕不上無關實驗書店引發驚喜的來勢,瞇起眼的瞬間仍瞥見一整座幾近無光的空間裡,有一顆顆細小光源打在彷彿無盡延伸的四列書架上,像浮在銀河中的奇幻光軌。逐漸適應黑暗後,一張張陌生冷門的書封朦朧地映入眼簾,一如詩集《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的實質體現——如果說回到原初狀態,我們因龐大的不可見而重新學著辨識、指認萬物,那麼整座空間裡隱隱發光的書本,正是與世界溝通的幽微媒介。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無關實驗書店是台灣建築師朱志康空間規劃繼成都方所書店後又一顛覆之作,從地下宮殿回到地面倉庫,卻反而由燈火通明走入伸手不見五指之境。這深具儀式性的場域實在有太多令人費解好奇的特性,首先談起令人玩味的店名,背後邏輯源自一針見血的觀察:「當代咖啡店賣的其實不是咖啡,而是氣氛、品牌甚至是對西方文化的崇拜。所以,書店賣的不是書。」朱志康以一個簡單類比引出為書店命名的靈感:「反之,我們賣的不僅僅有氣氛,還有回憶、和更關注自我的機會。我們不想讓客人覺得來這裡是為了買書,而是希望他們找到一本『咦?我居然會喜歡』的書。」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在這裡,書籍的變動性、需要被挑選的特性會比較強烈。現在閱讀的習慣已不同,要如何從空間裡的陳列點跳出新意,讓讀者有驚喜的感覺,才是無關所在意的。每本書只進少量並以正擺方式陳列,打開書封方便讀者拿起閱讀,加上空間僅有投射在書封上的光源,讓讀者可以隨內心真實的喜好選擇。」負責選書的 April 解釋。

.若以無關的精神推薦三種類別的書籍會是?

除了多數讀者喜愛的文學之外,在對生命上的探索、萬物法則或像《人類童年學》這類的書籍,對無關來說也是充滿吸引力。在現今普世大眾推崇著正面思考與樂觀態度,卻少有真正去直面像是憂鬱症、躁鬱症等精神層面難以理解或不被理解的部分,因此以不同角度去探索精神層面與社會、家庭兩者間關係的書籍,也是我們想聚焦的。而科學裡一些較不為人知、有趣的部分,像是《開膛史》——聽起來很恐怖,但談的是外科醫生與解剖學;或是《醉人植物博覽會》——探索會讓人很「dizzy」的植物(笑),這些也是在其他書店較少能推廣的。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若以無關的精神推薦三種類別的書籍會是?

除了多數讀者喜愛的文學之外,在對生命上的探索、萬物法則或像《人類童年學》這類的書籍,對無關來說也是充滿吸引力。在現今普世大眾推崇著正面思考與樂觀態度,卻少有真正去直面像是憂鬱症、躁鬱症等精神層面難以理解或不被理解的部分,因此以不同角度去探索精神層面與社會、家庭兩者間關係的書籍,也是我們想聚焦的。而科學裡一些較不為人知、有趣的部分,像是《開膛史》——聽起來很恐怖,但談的是外科醫生與解剖學;或是《醉人植物博覽會》——探索會讓人很「dizzy」的植物(笑),這些也是在其他書店較少能推廣的。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於是,是枝裕和散文集與林志穎陳年寫真集比鄰而居,Annie Leibovitz 拍下的藍儂夫婦躺在雜誌封面上,斜睨隔架那一冊厚重的《山海經》;自《童年人類學》再到梭羅的《野果》採集著生命成長的樣貌;在《哀悼日記》與《哀豔是童年》裡觀看、默哀著私密又畸零的自我剖析。順著書架小心翼翼地走下去,談用藥、談死亡、談醫學、談慾望的書名接連浮現,殘酷的關聯性仿若在精神與肉體幽微之處交會,瞬地打破看似全然「無關」的選書概念。在「看得見」以後,存在無關實驗書店內的一切,又讓我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靈魂在黑暗中才會無所遁形

這樣的不敢置信可說是朱志康催生無關實驗書店後,最樂見的體驗之一。站在設計師的角度,無關跳脫普羅書店預設立場、餵養式的陳列風格,單純地以書封顏色決定它在架上的座標。「當把空間去掉、把書店的印象通通去掉,其實才是最有趣的——這種時候,你心裡面的東西才會出來。」身為建築與空間設計師,朱志康的這番話既矛盾卻又令人感到玩味。

童年時躲在棉被裡欲罷不能地偷看書,是成長於千禧年前的許多人共有的閱讀經驗;如今於 2018 年化為無關書店的實驗成果,朱志康的語氣裡難掩興奮:「不覺得那很棒嗎?當把棉被蓋起來,就是一個人的世界了。在那種情況下看書會很專注,但所有感官也是張開的。」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在人的五感當中,唯有視覺是能被關掉的,可是你的聽覺、嗅覺、心靈和觸感都不能;而我們一直在追求的,就是把另外四個感官打開,因為人們太常被視覺給牽絆住了。」隨著朱志康的說明,無關書店的理念清晰浮現:與閱讀作對似的黑,原來是一種結果而非手段,就像閱讀其實是積極索求而非被動吸收。「我們做過的太多空間都是在看視覺,所以這次要反過來;我們做的是『看不見的書店』,並不是為了『黑』而『黑』。」這不禁讓人想起貫串電影《燃燒烈愛》的精髓:用啞劇詮釋「剝橘子來吃」情境的秘訣,並不是想像這裡有橘子,而是要忘記這裡沒有橘子;同樣的,一片漆黑的書店並非消失,只是我們看不見而已。

所以,踏入無關的剎那,我們便完成了一場交易:交出唯一聽憑自我掌握的視覺後,在依然穩定運作的意識覺醒前,早已換來徹底放大所有感官的難得體驗。指尖摩挲絕版書封皮引發的粗糙顫慄、分明踩著柔軟地毯卻如履薄冰的不安、循著規則光束盲目緩步抵達二樓的信任……喪失視覺後,終於喚醒了格外敏銳的四個感官,為周身注入前所未有的強烈感受。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在賣書以外,無關書店也販售著趣味十足的選物,當然每件都與書籍十分無關:從炭筆、人體器官模型玩具、竹炭面膜到情趣用品,在貼牆而立的書架之間,中央兩張長桌上盡是這些令人著迷、當場駐足把玩也不怕引人側目的物事。自二樓向下俯視,打著微光的選物與影子形成表面崎嶇的矩形地帶,隱約勾勒出人們貼近細看時的專注輪廓;我們彷彿遠遠地目睹一場詭譎神秘的儀式,以視覺與常理獻祭、以光影之舞慶祝領悟,降下的神諭便是閱讀行為飽含的無限啟發,之於人生,亦之於此地此刻。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當然,為了成功將倉庫改造成概念強烈的無關書店,朱志康在設計過程裡也面臨不少挑戰,讓這位身經百戰的空間設計師形容簡直是「欲練神功,必先自宮」。朱志康笑說,最大的困難就是不知道該如何讓人什麼也看不到:「原先的最低光源還是不夠暗,最後一路把電壓調降到最低光源的三分之一才終於成功。」解決了照明問題,接著連熟悉的空間動線規劃也得砍掉重練:「因為我們從來沒做過看不見的空間,首先怕客人互相撞到,再來也怕睡著或者偷竊。」結果從試營運到正式開幕,這類疑慮一個也沒發生;一場場社會實驗時時刻刻在無關書店內上演,原來人們在看不見的狀態中,反而遠比在光天化日下更加警醒。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Image Courtesy of Wu Guan Books.

在微光中摸索著閱讀、在字裡行間踽踽行路,除了在無關,當今也許別無其他書店能提供這番實驗性了。不過,作為一間實驗書店的嘗試自然不僅於此,接下來這裡還會有哪些可能性呢?朱志康認為無關的角色是種觸媒:「我們想過,如果這間書店再放大會成為什麼?除了講座,未來也可能會做一些……一些裸體的東西,反正看不到嘛!」再延伸下去,冥想、音樂、聲音、味覺……等等都是可行的活動類型,總之「只要是視覺以外的東西,我們都想試試看。」跳脫商場目的,以更接近展場的型態來呈現書店,無關不斷地策劃一場場多維度的感官觸發,讓每個進入書店的人享受獨一無二的展覽。

Photography/ Rachel S. & Wu Guan Books.
Photography/ Rachel S. & Wu Guan Books.

循著原路穿越兩道黑幔,眩目陽光像來自另一個世界的訊號。站在賣著禁書與情趣用品、標明「18 歲以下禁止進入」的入口處,無關實驗書店禁止的其實是不真實、尚未成熟的事情,要人們直面成年而真實的自己;「我們希望這間書店,能夠喚起大家對看待整座世界的另一種角度,」一如朱志康本身跳出了身為空間設計師的框架,以剝奪視覺為前提打造作品,他希望自己親身涉入的實驗,也能成為發生在更多人身上的實驗:「不要眼見為憑,要去看雙眼不可見之後,那些更為真實的事物。」

無關實驗書店
高雄市鹽埕區大義街 2-1 號 C7-6 倉庫
Opening Hours: Tue-Thu/ 02:00 pm-08:00 pm
Fri/ 02:00 pm-10:00 pm
Sat/ 11:00 am-10:00 pm
Sun/ 11:00 am-08:00 pm
T: (07)531-8813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城市與藝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