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曾勻之、Alice Chan.
Images courtesy of the design teams.
每到一年尾聲,許多品牌企業的節慶公關品——年曆,便會蜂擁而來,其中內容排版是其次,商標 logo 有效輸出才是焦點。如今電子備忘錄太過便利,有時甚至會讓我們忘記一年是無數個日與夜的疊加,時間無聲無息地流逝,物品真摯的溫度也流失在歲月的洪流裡。偶爾、偶爾,你會不會想起那個數著日子過來的年紀?出門時隨手抓下一張,把時光緊緊握在掌心;到了傍晚,便就著紙張背後的食譜在市場裡挑撿菜色。當漫長的一日來到尾聲,紙張也由平整變得褶皺,終於功成身退,彷彿我們逝去的時日也有所憑依。
適逢 2018 年尾聲,這三款由台灣設計團隊出品的日曆/月曆,決意用浪漫的懷舊之心陪伴你。無論 2018 年有多少的喜怒哀樂,在 2019 年將始之際,我們仍要許願,新的一年,讓我們一起好好「過日子」。
①「五金行日曆」|用繽紛又念舊的色彩,向每天打聲招呼
設計團隊:Five Metal Shop,適用對象:喜歡給眼睛吃糖果的設計迷
近幾年只要到年底便有一款設計日曆,像是一記鮮活的水漂,總能在同溫層中擲出一波波雀躍的水花。「五金行日曆」,物如其名,瞬間便點燃我們心中沈睡已久的老靈魂,想起小時候在五金行、機車行牆面上總會看到的傳統掛曆,斗大的華康勘亭體,俗擱有力地印著企業商標或是關聖帝君。
這本懷舊又充滿趣味的作品,實際上出自台灣設計團隊——Five Metal Shop,他們並非專門設計日曆,而是結合設計與專案企劃的年輕團隊,將於世界各地合作案累積的經驗落實到傳統產業的翻新與再造。而這便是 Five Metal Shop 的命名由來——如五金行一樣給予客戶工具、提供意見,並解決需求的「品牌工程師」。
如今熱門搶手的「五金行日曆」,是 Five Metal Shop 自 2016 年底所開啟的實驗 project,旨在探究一個逐漸被市場淘汰的產品是否有重獲新生的可能。秉持這樣的精神,他們以傳統商行經常印製的日曆為載體,加入當代的設計與印刷技術,拆解傳統元素,並保留下東亞農人文化衍伸出的「過完一天撕一張紙」日曆原型,讓日曆半透明的紙性繼續乘載著傳統的農曆與節氣。藉由符號式的插畫詮釋老祖先的浪漫智慧;春分、夏至、大寒、立秋……讓這世代的人們重新對 24 節氣產生好奇,而原本只存在兒時記憶的畫面再次鮮活呈現。
傳統與創新迸發出的火花,讓「五金行日曆」在 2017 年底時便創下四週完售 6,000 本的精彩記錄。今年 Five Metal Shop 更在新版日曆中加入更多「台灣」;不同於往年季節式的配色邏輯,而是汲取生活中常見的元素,例如:阿嬤的紫色袖套、塑膠水桶的螢光橘、鐵捲門的藍……將台灣風景裡那些不起眼卻絕對有共鳴的色彩,在 12 個月份中重新排列組合。
1 月 1 日夜空中綻放繽紛花火的元旦,在粉紅色極光下搭起帳篷、感受大地頻率的世界地球日,一年年過去、八字眉與法令紋逐漸明顯的父親節,睜開警醒眼睛的黑色星期五,一顆顆圓滾滾的湯圓下鍋、藍黑色暗示著一年中最短白日的冬至,看到模糊數字心裡就小小開心的放假日……2019 年的「五金行日曆」除了延續彩虹色的世界人權日和 921 地震日,更多了水逆期間的哀嚎、世界 emoji 日與世界懶惰日(為什麼貓咪都可以睡整天?),會心一笑的日常插畫,在傳統紙頁上注入活潑靈魂。如同給雙眼吃顆糖,無論大日或小日、喜悅或悲傷,多了這張繽紛日紙的每一天,都是不該輕易遺忘的「好日子」。
還記得上次看完一本書是什麼時候嗎?雖然如今買書成了和吃飯一樣簡單的活動,但 24 小時不打烊的網路世界,卻也大幅地分散我們的注意力;總是興高采烈地買了幾本書,卻提不起勁好好閱讀。觀察到此現象,兩位七年級生在網路上開了一間虛擬的獨立書店——生鮮時書——乍聽以為是個蔬果網站,不過此「書」非彼「蔬」,唯有其中的「鮮度」是一樣的。
置身於買書與賣書皆成難題的時代,生鮮時書平台針對閱讀與時事;其中的內容既非書籍介紹,也非現正當道的「說書」,而是透過影片或專題,討論正熱議的題材以及現代人長久以來的困惑。自龐大的書籍資料庫中媒合相對解惑的書籍,讓書中的知識成為生活中得以融會貫通的「家教老師」。
台灣不是沒有好的作家,而是缺少發現。
台灣不是沒有好的作家,而是缺少發現。
「台灣一年出版超過 4 萬種新書,但書店架上大多是翻譯書,總是讀著其他國家的想法與文字,讓人們對土地的認同消失了,自己的觀點也消失了。」有感於閱讀習慣改變與讀者對台灣作家的陌生,生鮮時書在 2018 年尾聲發起「讀曆書店」企劃,借鏡獨立選書店的理念,自上百位台灣作家上百萬的句子中,精煉出 365 句,以日曆作為媒介,讓 2019 年的每日心情,都有台灣原創的文字來演繹共鳴。
這間開在桌上的「讀曆書店」,讓文字成為迎向每一日的主角;除了台灣作家寫下那如日日箴言的語句,一旁並用「#」標注著與其相互共鳴的關鍵字作為提醒。12 個月的初始皆有一張月首插畫,由曾榮獲德國紅點設計獎的台灣新銳設計師 Dyin 擔任設計;八月插畫以數字「8」的上下兩個圓,各自裝盛七夕的牛郎織女以及溫馨的父親節;11 月則以墨西哥熱鬧的亡靈節與孤單一人的光棍節做出動靜對比。配上燙金、燙白、綁線等多道手工工序,只需輕輕翻折,一間質感富饒的桌上書店於焉而生。
也許書櫃放不下 365 本書,但一日日閱讀這 365 句,著實是個認識台灣作家的開始。你可以花幾秒鐘讓目光掃過今日的語句,也可以花幾分鐘思索其中的意涵,甚至以此為引,花上一個下午浸淫在文學的餘韻。撕下、記下那與你心底共鳴的語句,讓它成為自己當日的心之俳句,小心翼翼摺好、夾在筆記本或書頁裡——用文字細數一年的時光,在一年尾聲之時回顧,你會發現其中的每一刻都充滿深意與詩意。
走入高科技時代,人們看屏幕的機會多過於看書,連帶也使出版業及印刷業變得岌岌可危。然而在印刷業日漸不景氣的情況下,香港攝影師 Thompson 卻選擇放下相機,全心投入印刷業;他購入幾台臺德國製造的古董印刷機,更自主學習已流傳 150 年,如今在業界卻相對稀少的凸版印刷技術,日常代客印製各類卡片、名片,更在台灣成立時分印刷工作室,用印刷職人慢工出細活的工序,成就每一份值得收藏的紙作工藝品。
「時分」一詞訴說著凸版印刷術耗時精工的特性;然而這特性如兩面刃,既是優點,也是缺點。在凡事講求快速、大量的時代裡,印刷早已不是難事。以印製一份名片來說,一般印刷廠只需要準備好電子檔、敲敲鍵盤,便可以透過網路發印迅速完成工作,不過放在凸版印刷上,一份名片至少要花上 5 個小時,如若碰到加工複雜的稿件,甚至需要花數十小時來調整細節。
調一次墨一種顏色,一種顏色做一塊樹脂版,一塊樹脂版上一次機,上一次機需對一次位置……
調一次墨一種顏色,一種顏色做一塊樹脂版,一塊樹脂版上一次機,上一次機需對一次位置……
每個顏色上一次機,對位的次數與版數成正比,印製的壓力需要依照稿件微調,而壓力的大小不只會影響打凹的效果,紙張也容易因為壓力而有不平整的現象;上油墨的墨棍與樹脂版的距離也會影響稿件印製的效果,因此需要持續用工具輕輕敲打、以每次 0.1 mm 的差距進行微調。這樣逐一細微又費時的「小事」琢磨,對印刷產業來說是件報酬率低、特別划不來的一場工。然而匠人在作品中傾注的心力,以及在成品上堆疊出的時間份量,其中對傳統技術與紙張的敬意,卻並非尋常機械印刷所能企及。
你用一整年的月曆,我們花費 300 個小時印給你。
你用一整年的月曆,我們花費 300 個小時印給你。
想著讓這份匠人之心成為溫柔觸感,實際傳遞到更多人手裡,2018 年底時分印刷工作室也在集資平台上發起「一個月做好一件事就很棒」月曆募資企劃,與畫家黃濬合作,將台灣每個月的生活小事融合二十四節氣概念,創作 12 張浪漫又帶點幽默巧思的日常插畫,以凸版印刷印製 12 個月份的風景;加上封面、封底,總計版數超過 70 個,設計團隊不僅自製樹脂版,上機印刷、裁切,並搭配網印、燙印等方式來表現畫面,還需將手工調色的油墨印在綿綿質感的厚卡板上,印完一種顏色後洗機、再套第二個顏色……一道道工序共需耗費 300 個小時。
一月貓咪騎著掃地機器人滑過地板,洗去前一年累積的塵埃;三月點點綠光螢火蟲,成為帶點濕氣夜晚的靜謐光火;六月一抹泳池裡的盛開荷花,道出迎來夏日清涼的渴望;十一月紛飛的雨絲,烤松香做出閃亮透明的質感,感受清新的詩意……甘之如飴的工匠們,盼望用這份曠日費時的堅持,讓更多人透過指尖感受到凹凸有致的細緻觸感,進而感受傳統工藝入木三分的心意。
都說「一個月做好一件事就很棒」,希望新的一年,我們都會不一樣。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設計與藝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