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百歲的包浩斯安上輪子!闢一道極簡蹊徑與經典交手:Spinning Triangles 城市移動展覽

Photo © CC-BY SA Tinyhouse University.

活在當今的我們,總如理解月亮隱含的陰翳意象那般理解一場百年經典:追溯存在已久、人人熟悉亦陌生的典範由來時,論述往往迷失在紛紜大霧中;累世詮釋固然奠定經典的根基,卻也可能襲奪了原初的意義。當人們談論「包浩斯」(Bauhaus)這間藝術/ 建築專門學院先驅時,通常掌握多少程度的認識,又如何理解或談論什麼?這一次,位於柏林的複合式藝文設計中心 SAVVY Contemporary 為滿 100 歲的包浩斯撢去時光粉飾的神秘面紗、安上輪子,以「Spinning Triangles」行動展覽,邀請包浩斯親自上門讓你重新認識。

Photo © Mirko Mielke.

Photo © Mirko Mielke.

囊括了策展、設計、影像與聲音藝術製作、出版、甚至德國殖民史研究的 SAVVY Contemporary,自詡為形式觀念(Form-Ideas)的實驗室、藝術空間、哲學推論平台集會所,如此難以定義的多元特性有趣又狡猾。而當藝術界大前輩包浩斯來到眼前,SAVVY Contemporary 自然不會只一板一眼地安排大眾潛心學習擁有百年歷史的設計精髓,反將包浩斯標誌性的校舍轉化為一座靈活迷你的移動展場,鼓勵大眾來觀看,並重新思索、甚至推翻或忘卻包浩斯曾教給數個世代、社會乃至世界的種種。

Staatliches Bauhaus 包浩斯學院創辦人 WalterGropius,攝於 1919 年。Photography/ Louis Held. Image Source: wikipedia.
Staatliches Bauhaus 包浩斯學院創辦人 WalterGropius,攝於 1919 年。Photography/ Louis Held. Image Source: wikipedia.

全名為「Staatliches Bauhaus」的包浩斯學院,1919 年誕生在煙硝未散的一戰餘燼中,革命思想在混亂中構築起威瑪共和國,也奠定了這座講究公平、技藝與理論並重、嘗試打破職業階級壁壘的學院根基。經歷幾番遷校、甚至曾遭納粹壓迫而一度停辦,包浩斯學院實體雖然並未存活一世紀,其精神和理念昇華而成的風格,卻毫無疑問地深深影響後世,在眾多設計與建築裡落實。

SAVVY Contemporary 具備藝術實踐的詩意力量,致力於「除名(un-name)後重新命名(re-name)」,以及「拆除舊制,建立新事」。

Photo © CC-BY SA Tinyhouse University.
Photo © CC-BY SA Tinyhouse University.

SAVVY Contemporary 具備藝術實踐的詩意力量,致力於「除名(un-name)後重新命名(re-name)」,以及「拆除舊制,建立新事」。

「百年」作為經常被濃縮後使用的單位,乍看彌足輕重,放回歷史脈絡加上當代思想檢視,才發現其實是既輕且重;而 SAVVY Contemporary 出動「Spinning Triangles」策劃的包浩斯百年展《Ignition of a School of Design》,便透過解構與重組來釐清當中應受質疑、挑戰或對抗的新殖民主義結構,與當今設計實踐與教學中那些過輕或過重的歷史痕跡。「我們拾起包浩斯在百年前創校的時刻,並從其作為一間設計學院的本質出發,」負責的策展人 Elsa Westreicher 表示:「而這場展覽的終極目標,正是要扭轉並重塑『包浩斯學院』。」

Left: Photo © Mirko Mielke. Right: Photo © SAVVY Contemporary.

Photo © SAVVY Contemporary.

Photo © Mirko Mielke.
Photo © SAVVY Contemporary.
Photo © SAVVY Contemporary.

翻轉概念的包浩斯校舍,縮小成一間「Wohnmaschine」(德文裡「住宅」之意),裝上輪子,頂著 1926 年包浩斯學院首任校長 Walter Gropius 在德紹設計的標誌性校舍:大片格狀玻璃帷幕、直書校名、側面的細膩窗櫺、建物一隅的紅色小門,不僅將校內工坊極簡而俐落的外觀重現,移動於城市內的概念彷彿也同時承載逃學或在家自學的意味。Wohnmaschine 從 1925 年至 1932 年間學院所在的德紹出發,巡經柏林、金夏沙並返回柏林後,最後於 2019 年 10 月將駛上香港,完成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討論與展出。

Photo © SAVVY Contemporary.

Photo © SAVVY Contemporary.
Photo © SAVVY Contemporary.
Photo © SAVVY Contemporary.
Photo © SAVVY Contemporary.
Photo © SAVVY Contemporary.
Photo © SAVVY Contemporary.

Wohnmaschine 內部宛如一間格局豐富的公寓,集展場、工作室、擁有珍貴包浩斯相關藏書的閱讀書房於一室。在四城巡展期間除了定點開放讓當地人參觀,也舉行各種座談會與工作坊,例如藉出身自設計圈或前殖民地的演員飾演不同的殖民地,探討日常環境運作如何構成一種「集體未來」,從而發展出跳脫歐洲 / 西方觀點的普世現代價值。

Photo © Alexander Lech.
Photo © Alexander Lech.

從地理與文化的角度來看,SAVVY Contemporary 的確處於優勢;但他們運用優勢的方式是站在其中自省,以精彩策展手法揮開長久以來獨尊西方、北半球的設計界傳統,同時證明當代藝術的機動性及處理歷史遺緒的功力。當年包浩斯成立得義無反顧而前衛,這場展覽也許正是能平視百歲前輩、笑著遙敬一杯的最佳代表。

Spinning triangles: Ignition of a School of Design
策展:Elsa Westreicher & Arlette-Louise Ndakoze Of SAVVY Contemporary.
2019 展期:德紹,1 月 4 日–1 月 22 日
柏林,1 月 24 日–1 月 27 日,7 月 22 日–8 月 18 日
金夏沙,4 月 6 日–4 月 14 日
香港,10 月 8 日–10 月 12 日

All Images Courtesy of SAVVY Contemporary.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展覽與設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