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graphy/ 林俞歡.
城裡,迂迴曲折的喧鬧巷弄,暗藏著被人群遺忘的傾頹老舊,等待蓄勢待發的新生降臨。城外,愈見清晰的山海輪廓,映照在過於稚嫩或已然老去的面孔,笑容裡透著對生活的簡單滿足,以及些許無奈和無力。這些原被視為「邊陲」、被「鬧區」與「都會區」邊緣化的角落,同樣也曾經或持續地發生著一段段生活故事——故事裡有延續泥地生命的智慧、百年工藝的人文與產業,牽連著我們對土地的聚散情感與鄉愁。
近年在「地方創生」、「地域再造」的熱潮下,越來越多居於大城市的青年投入這些「邊陲」之地,開始正視「鬧區」與「閒置地區」、「城市」與「鄉村」面臨的對比與問題,從各角度思索著地方經濟、產業、教育等困境,並積極提出新世代的解方。這些生硬的詞彙,在口中咀嚼多次,逐漸發現讓它們更顯滋味的從來不是觀光或建設,而是對在地生活與特色的認識、深耕。作為執筆書寫之人,Polysh 今年以長期企劃《城裡.城外》,輕輕托起這些投入「地方」與「地域」的面孔,將他們的故事與生活記錄下來。
城裡與城外的邊陲,依然有許多值得聚焦分享的動人發生。
作為在高雄長大的半個台南子孫,原生的緊密關係投影至地圖後反而拉開了距離,從小因離家太近而從未久居台南,總隔著車窗旁觀台南的變與不變。在島嶼北方獨立生活後,開始透過旅人目光重新看著此地的轉變,以及其中舊物、舊事相偎醞釀而出、那引人一再重返的魅力。在遲來地迷上自己的半個故鄉之前,有一群人以不假思索的行動,為這些魅力澆灌資源、發揚光大,以府城作為據點,輻射出一塊「島嶼南方藍圖」,造訪旅遊書無暇涉足的城市邊緣,與土地同聲共息地創造屬於地方的生命力。
於是,從背對台北奔向府城的那一刻起,Polysh 一行人便決定以雙足前往採訪「透南風」,沿途從埋藏歷史事件的圓環向外輻射,引人頻頻回首的巷弄是別具意義的坑紋刻度。彷彿黑膠唱盤調低了轉速,一段 20 分鐘的路程被播放成近兩小時的漫步,靜靜矗立的古蹟建物映入眼簾,促成一齣配樂清淡卻滋味濃厚的老電影。
在窄徑內乘著溫度流連不去的,正是一道道讓人深深思慕島嶼南方的風。
Chapter 1|心底惦記的島嶼南方
造訪時剛迎來夏日,台南已迫不及待閃現酷熱的仲夏幻影,抵達身兼透南風工作室的咖啡聚場時早已渾身發燙;推開大門步入室內,卻未感受到預想中冷氣造成的暴烈溫差。天然涼意穿透老房子的木頭窗櫺,在走道與磨石子地板上形成舒適的清新氣流——一如透南風自 2011 年成立至今,始終努力卻不過分費力的步調。
原為紀錄片導演的姜玫如,多年前為台南縣政府的社區營造輔導團隊拍攝時,認識了研究環境政策的廖于瑋與兒童福利的余嘉榮;當時「地方創生」一詞尚未被提出、定義,三人的背景卻巧妙共鳴著其中對人與土地的關懷。在共同陪伴社區、做社區營造的期間,三人建立起如夥伴般的信任,萌生想共同投入的目標,最後由共識凝聚而成的結晶,便是如今的透南風工作室。
相較從前北部聚集的目光焦點,近年來針對台灣南部的發聲、討論熱烈,但南部的定義或涵蓋範圍卻奇異地隨語境能屈能伸。那麼以南方為據點、重心甚至命名的透南風,心目中的南方在哪裡呢?「其實我們從未特別定義過『台灣的南部』。」玫如淺笑道:「我們三個創辦的朋友也不全然是台南人。我是下營人,于瑋和嘉榮則分別來自台中潭子和高雄梓官。」
透南風創辦人之一姜玫如。
於是,透南風走訪的路線在地圖上如發散的輻射狀,山林、濕地再到海水的潮線……三人跟隨部落獵人的指引,在山嵐中追尋竹香;在「魚栽歌」的旋律裡,回望老漁人的故事;在多納黑米的傳說裡,理解原住民的回家之路。走訪踩下的足跡並未隨時間而淡去,反倒在在地人心底,踏下深刻而踏實的印記。談及此處才發現,「南」一字,並非僅指地緣上的定義,更像是把溫暖的氣流,吹入被人們忽略的偏遠部落與邊陲之地。
正因踏實地身在南方參與在地大小事,團隊反而毫無劃分彼此或定義地方的念頭;如今那鋪天蓋地而來的地方創生熱潮,對他們而言更像是為激發動能而提出的新名詞。「我們只是想把共事時發現的鄉間農村可貴之處保存下來並流傳出去,於是開了工作室。其實就只是用一直以來的步調,進行原先關注、投入的工作。」
Chapter 2|一股讓風土輪廓清晰的暖流,從對土地的「有情」開始吹起
以 2012 年發行、早已絕版的同名雜誌《透南風》創刊號為起點,透南風團隊而後陸續主掌《旬味》、《桃城‧晃遊》等地方刊物的編輯與發行,同時兼顧影像創作、社區營造、採訪、活動和展覽策劃。相較於站在局外思索如何以原有長才參與其中,透南風選擇直接躍入地方深處與在地人接觸,從需求出發來「創造」出一件件兼具架構、方法與人情——理當寫為「工作」、但卻紮紮實實地是「做事」的行動。
「我們常想『這次做完之後能留下什麼』,那留下的東西必須是能永續的。」回憶著團隊成立初期,自 2012 年便開始參與的菁寮區域型文化保存專案,玫如分享著,「像最早在做社區營造時,與菁寮居民、環境本就熟絡,我們在四年中輔導編織藺草、做藍染的的阿嬤阿公成立『老頑童美學工班』,還有菜架子時光市集。因為週末時菁寮的人潮多,擺攤對當地生機有不錯的循環效果。」
儘管聚散終有時,四年後與菁寮培育出深厚情感的透南風,在政府專案結束後也未退場,而是自行申請計畫重返當地,與在地人續一場溫暖的約:「因為大家都很要好,我們就用志工身份持續回訪菁寮,每月開會把組織化架構建立起來。」一年後,時機成熟了,團隊便從合作關係中正式退場,卻留下了沒有期限的好感情與實用資源。在地人接手至今兩、三年,已自行開發出新活動,更透過團隊在菁寮的經驗,鼓勵了在地青年;這些願意為自己設計未來的返鄉青年,最後總能實現不錯的成果。
而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經驗,便是以行動牽起人群與在地歷史的橋樑。眼見玫如拿起臺灣歷史博物館委託編纂的《臺史博地方學學》,在木桌上揭開我們從未想像過的神奇世界:「從前台南安南區用竹管蓋成竹籠厝,但因為曾文溪沿岸會氾濫、改道,當溪水快要淹過來時,整個庄便合力將一間間竹籠厝扛起來,暫時移到能避開水患的地方。」透南風不僅將這顯為人知的傳統策劃成靜態展覽《扛茨走溪流》,更舉行了「重返歷史:百人扛茨走溪流」活動,攜手扛起至今仍保留傳統手藝的李養匠師所興建的竹籠茨,上百人透過活動的參與,體驗了人與家屋、土地密切相連的重量。
「其實,有些工作不做也可以,但總覺得這個意義實在重大,即使比原先該做的內容複雜非常多,我們還是願意投入,然後把它做到成功。」玫如邊回顧邊解釋,「做了,就會影響週遭人的支持意願,進而推動正向循環。我們也未必要追求做出特定模樣的地方創生或社區營造。只是因為對一個地方有情感,於是規劃還想做什麼、怎麼做,資源在哪裡?我們不會因為既有資源沒了就停手,而是持續開創不同方法,不要被政策框住。」
Chapter 3|「在現實中承接工作,來實現自己的理想」
也許是玫如談起每個經驗總踏實而篤定,讓人不禁忘記透南風畢竟是全職投身地方創生、以此為業的工作室,而那些關於工作與生活間無盡的矛盾與拉扯,似乎也隨著南風而逝。然而,「我們是一個商業的工作室,事實上就是在兼顧理想與現實:『在現實中承接工作,來實現自己的理想。』」事實上,透南風創業初期也不可避免地經歷過虧本期,直到以團隊的文化出版專長承接高雄市農業局的《旬味》後,更多工作機會才開始湧入。「《旬味》是一個帶來機會的轉捩點,而這些機會又帶著我們遇見更開闊的採訪經驗和收穫,從此就比較海闊天空了。」
有別於不定期發刊的《透南風》,《旬味》採月刊形式發行,玫如、于瑋和嘉榮三人都身兼企劃、文字編輯或攝影數職。跳脫一開始農業局賦予的介紹綠色友善餐廳、認證制度等內容輪廓,「在企劃內容時,覺得因為存在屬於前端的風土,才造就了能進入廚房、並端上餐桌的農作物。因此決定融合過往經驗,將企劃發展得更全面。」以親近土地的經驗使力,團隊挖掘出平易近人地介紹農作工法、作物特性並加上特色菜譜,讓《旬味》更加豐富與耐人尋味。
那麼,多年來與政府交手的經驗累積,又該如何拿捏和政府合作的程度?「我們比較少抱怨政府制度僵化,因為那就是一套遊戲規則,而我們也知道如何在規則中找出空間。」玫如解釋著,「我們會先檢視計劃本身目的與我們自己的方向是否相符,是的話才會申請,如此一來,就能取得需要的資源或輔導。我們會申請的計劃一定包含自己希望達到的目標,而不會去做錢很多、卻很勉強自己的事情。」從容老練的態度,卻是源自團隊務實的深思熟慮與善於取捨。
Chapter 4|「地方永遠不會被摸透,而是開啟更多好奇」
回想抵達透南風工作室前,那段長達兩小時的漫步,我們為沿途人家的老鐵花窗駐足、為出神入化的居家改裝工藝讚嘆,也為轉個彎便輕易落入眼中的老建築備感驚豔,這才發現一座城市或一個區域的可愛有趣之處,似乎總存在於尋常地方與角落。深耕島嶼南方多年,猜想透南風早已摸透這裡的一切,那平時該如何發掘採訪議題的靈感?
其實地方永遠不會被摸透,而是開啟更多的好奇。
其實地方永遠不會被摸透,而是開啟更多的好奇。
一切圍繞地方而生的行動,除了攸關土地與在地產業,透南風最密切的合作夥伴,自然是一位位蘊含豐富經驗與手工藝的在地居民;而與這些夥伴的相處、對在地故事的聆聽,觀看的目光亦會逐漸轉變,牽引出更多的好奇。「當你覺得陌生,那就是開始越來越深入認識某地的契機。人類經驗本就有限,覺得有興趣時就多去認識接觸。我想這也是透南風夥伴熱愛自身工作的原因:我們創造了工作給自己去投入,並藉每個工作開啟更多認識當地人、在地產業與天候環境的機會。」無論是對工作室據點的台南,或是團隊參與過的其他地方,團隊看待的眼神是一樣的開闊。曾走訪過的鄉間角落,期待更深入認識、牽引更多好奇的機會;曾報導過的對象,則透過發想小旅行等活動,串連起更多關注目光與人群,以多元行動勾勒出地方創生的真實意義。
另一方面,充滿老屋韻味的工作室,一樓規也劃成生活選物空間、二樓則轉變為咖啡廳,讓周遭居民有個舒服的獨處角落,也藉此輕輕一瞥各地的老工藝輪廓。「一開始就是賣一些我們自己喜歡的東西,慢慢地開始有人問『我們的東西能不能在你們這裡賣』。」玫如笑著坦承,其實對空間既無商業模式規劃,也從未計畫性地選物,「像苑裡藺草籃或台東帆布包,都是我們夥伴走訪當地時發現的,於是帶了一些回來賣。以後如果要補貨……那就得再去當地玩一次啦!」經營態度隨性而不拘,僅希冀透過空間的展示,能開啟路過進來的人們對地方老工藝的好奇。一只只老玻璃杯、竹製品、琺瑯餐具、藺草編織的小籃子在此齊聚一堂,毋寧是緣分使然;從產地來到透南風,再由有緣人買回家的歷程,則傳承了具體的在地記憶。
.若吹起的南風是一首旋律,那會是什麼歌曲?
台語老歌《思慕的人》吧!在走過這麼多地方、接觸過這麼多當地的工藝師傅或居民——他們多半是老人家,其實常面臨接觸過的老人家去世。透南風說的故事、做的事情,有相當程度的懷舊性;而對於這些去世的人,我們也懷著思慕的情感,所以總會想起這首歌。
.若吹起的南風是一首旋律,那會是什麼歌曲?
台語老歌《思慕的人》吧!在走過這麼多地方、接觸過這麼多當地的工藝師傅或居民——他們多半是老人家,其實常面臨接觸過的老人家去世。透南風說的故事、做的事情,有相當程度的懷舊性;而對於這些去世的人,我們也懷著私募的情感,所以總會想起這首歌。
跨出陰雨不斷的北方,幸運地與命名囊括了天候與地理的透南風深入對談,豐盛收穫恰似從氣候紊亂的異境逃脫、首度體會節氣脈絡而湧現的恍然大悟。屬於南方的艷陽曬得汗水蒸騰,那遍佈全身的黏潮濕潤感,正是「透南風」的質地,一如他們始終走在現場、實地參與地方生命的態度:「透南風,大概就是現在這個季節,地板黏黏的,空氣也黏黏的。就像我們,總一直黏著這片土地。」
透南風工作室/ 咖啡聚場
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 35 巷 6 號
Opening Hours: Thu-Sun/ 11:00 am-07:00 pm
T: 06-223-8338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城市與藝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