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BOOKS THAT MADE ME|閱讀的獨白:書房 018,方序中

口述/ 方序中.
採訪、編整/ Alice Chan.
Film & Photography/ Manchi.

一晃眼,2019 上半年便在匆忙間走過。

從文博會《編輯地方》的屏東館策展,再到台北當代藝術館的《查無此人—小花計畫》展覽,這陣子總在展間裡穿梭,看著眼前流動的面孔,感覺自己踩踏在時間某一刻的凹陷處,凹陷處裡,是一則則關於記憶的敘事。讀什麼、做什麼都碰觸著時間的存在與變動,我似乎已從興趣的探究逐漸走向了命定。記憶攀附於上,像滑過鐘面的指針,盤旋行走,偶爾偏移,再帶著與現實些微落差的時差,一格一格前進。

關於何時開始有意識地閱讀,我已難以回溯確切的時間點,但印象裡那一段時日,似乎一直有著外公的身影。外公是個喜歡說故事的人,從小聽他講述開飛機、出任務,像個英雄。長大後他繼續說著同樣的經歷,但不知從何開始,原本的冒險故事多了許多寫實細節:練習時發生的意外、被敵方追趕迫降……這些經歷在他內心劃下的痕跡,漸漸在故事幽微角落裡浮出。一轉眼,外公已老去。

故事沒變,說故事的人也如舊,是隨時間而走過的歷程,自己閱讀的方式改變了。伴隨時日累積的年齡,從前的孩子長成如今的自己,這些故事彷彿也跟著我一起長出了另一個樣貌。於是,關於時間的敘事,不再只是累加的算式,它像極了聖修伯里筆下的小蛇,言詞裡盡是謎語。

國中時期在老師推薦下讀了《小王子》,薄薄的、小小的一本,當時只覺得是個可愛的故事。「你現在可以再看一次,長大後再看會有更深一層的體會。」因為舅舅的一句話,大學重新翻起這本童書,在某些從前令人並不特別有感觸的地方,得到某種純粹。

故事裡,小王子在各個星球的境遇,與狐狸、玫瑰的互動都是一條條線,隨著心境轉變,這些線如今格外立體。我猜想著玫瑰在玻璃罩裡的感受,那透明卻難以跨越的隔閡,與小王子彼此思念的距離;又或是我最喜歡的狐狸,在小王子身旁陪伴他成長,聽他的憂傷,溫柔指引他的迷惘。即便牠在小王子的生命歷程只是一個配角,這樣的配角卻對我很重要,總在最關鍵的時刻,說出最睿智的一句話。

小王子在友情、愛情或是簡單的相處中,探究著自己與他人的關係,用一個純真的聲音直白講述、面對著事物。如今觀看的目光不同,逐漸發現作者在其中隱藏的符碼,也許那些更深的體悟,正源於我們開始對這些符碼的解析;不自覺地,將生活裡遇到的人事物投射進其中——那是鏡射自己在時間裡的轉變,並將它們折疊進故事。

大學再次拿起這本書時,還買了另一本送給當時喜歡的女生。將來自舅舅的提醒、自己新的體悟,連同這個故事一起送給了對方。回想起來,覺得自己滿浪漫的。

另一個在書架上蒐藏、與時間有關的敘事,是攝影師 Irina Werning 的攝影集《BACK TO THE FUTURE》,前年在德國卡塞爾文獻展(Kassel Documenta)上買的。

文獻展的誕生,是二戰之後德國背負種族屠殺之罪,急欲反抗帝國主義再次興起,也藉此審視德國在時間軸上畫下的裂痕,因此展覽中許多作品都連結著對社會與政治的思考。2017 年的展覽,展方在最巨大的作品旁設置了一間藝術書店。當下的時間點,看到了這本以時間為題的攝影集,感受很強烈。

「Back to the future」,在我們現有的感知裡,這是個矛盾的命題。時間有各種呈現方式,Irina Werning 以極為認真嚴謹的態度,用和從前照片近乎同樣的構圖、角度、姿勢、光影、色調,在同樣的空間裡重新拍攝後來的樣貌。當「後來」的這些條件都與「從前」一樣,人物的轉變被突顯,無形中,時間被描繪出了輪廓。

「Back to the future」,在我們現有的感知裡,這是個矛盾的命題。時間有各種呈現方式,Irina Werning 以極為認真嚴謹的態度,用和從前照片近乎同樣的構圖、角度、姿勢、光影、色調,在同樣的空間裡重新拍攝後來的樣貌。當「後來」的這些條件都與「從前」一樣,人物的轉變被突顯,無形中,時間被描繪出了輪廓。

翻閱這本攝影集,一段歲月的過程攤開在眼前,「從前」與「後來」各置左右兩側,目光從左移到右便是幾十年——我們好像很輕易地去看,因此更對比了那過程是多麽地不輕易。這對比有許多令人會心一笑或可愛的部分,可愛之中卻藏著時間與人生的殘酷;像是其中的兩頁,左側的照片有人,右側的照片卻只剩空間。兩兩照片的不同,有時溫暖,有時像被針插進最柔軟之處,隱隱刺痛。

我總想起電影《年少時代》(Boyhood),它從主角還是個孩子一直拍到成年,一拍便橫跨 12 年;短短的兩個小時,觀眾望盡了角色的人生。而這本攝影集,一兩秒的目光移瞬,則讓人見證了時間走過的劇烈。

那樣的劇烈,對照著自己的生活其實也並不陌生。只是日復一日的觀看,雙眼總以「熟悉感」遮蔽著細微的變動,家人的臉孔、空間的角落……總要一段很長的分秒單位累積,或是突發事件之後,才能察覺它的壓迫。

從小生活的屏東共和新村,對我來說便是如此。小花計畫的開端,來自共和新村的拆遷議題,一開始是希望提醒大家對「家」的重視,以及其中渡過的記憶與年歲。後來透過攝影師蘇益良老師的鏡頭,以及我想運用的說故事語調,完成了這本《小花。門裏門外家_寫真》,試著講述生活、記憶與時間交互作用,那人來人去、不知不覺的狀態。

記憶與時間同樣抽象。記憶凝結了生活的某段時光,時間見證著某段記憶在生活裡發生。隨著年齡增長,它逐漸不太牢靠,在腦海中逐漸褪色消逝,就像生活裡許多習以為常的事物,尤其那些「角落」,逐漸不見蹤影;而人也是「角落」的一種。現在回頭去看,當時拍攝的場景跟現在也不同,不知不覺,我們都在流失。

全新的事物,從擁有的第一天開始,就會被時間催化老去,因此在書的封面,我用容易產生皺摺的紙材,讓讀者擁有的「新的攝影集是舊的」。而內頁的印刷墨色,則隨內容與頁數漸漸淡去,最後剩下某種屬於角落的符號與抗爭痕跡。

一個對「家」的念想,交替時間帶來的化學變化,集結成一個「被使用過」的故事。這本攝影集終歸是自己很私密的作品,但我試著藉由編排與設計,勾起讀者生命歷程裡也曾有過的鄉愁或逝去,提醒他們也提醒自己,記得回望「角落」。

設計師與廚師的工作其實相似,我曾經出過一本書《料理包》,用做料理的角度談設計;從準備材料、加點想像調味,抱持尊敬的心進行創作,最後端上呈現。倒也不是自己對料理多有研究,但似乎潛意識總尋找著以食物為題的書籍、電影;從《深夜食堂》到《武士美食家》,那從食物延伸而出的心境,讓人在現實生活的某些狀態得到共鳴。

而久住昌之與谷口治郎的《孤獨的美食家》,就是一部能讓人與自己對話的作品。故事講述一個尋常的上班族以及他「獨自一人去吃飯」的狀態。在哪裡吃、如何挑選眼前的這一餐、因為點完餐而有安心感、吃了之後的味道是否和自己想像中一樣……瑣碎的生活片段加上主角那如喃喃自語的獨白,一格格的畫面有著節奏、氣息、聲音與味道,用一種很立體的方式,感受著主角的心情,「對,我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是這樣。」反映著現實生活裡的各種失落與期待。

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是他加班太晚、餐廳打烊,於是去便利商店買便當;因為覺得要犒賞自己,於是又加了湯跟小菜,最後買了一整桌便利商店的食物——滿滿的,某種悲哀的極致。他也出差到各種地方吃飯,的確嚐到了許多不錯的料理,但在這些不同的餐桌上,都是伴著孤獨而嚥下。

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是他加班太晚、餐廳打烊,於是去便利商店買便當;因為覺得要犒賞自己,於是又加了湯跟小菜,最後買了一整桌便利商店的食物——滿滿的,某種悲哀的極致。他也出差到各種地方吃飯,的確嚐到了許多不錯的料理,但在這些不同的餐桌上,都是伴著孤獨而嚥下。

美食是日常的撫慰與連結,作者以此為引,用主角的身影畫下了現代人的群像。就像《深夜食堂》,傳遞著一個深刻訊息。出社會後的我們,總在生活與工作間來回奔波,為了避開情感上的某種狀態,練就自己「冷處理」這些情緒;當人與人間的交流減少,我們該如何應對這群體的孤獨?即便難以吞嚥,但至少在這些故事中,找到與自己相似的身影,那是一種理解、承認,而這理解,也讓自己得到了某些安慰。

對閱讀的認知,並非只限定在書籍上,更多來自生活的觀察,音樂、展覽再到電影,都是我閱讀的一部分。尤其喜歡看電影,因而買了許多電影剪接、美學、經典分析的相關書籍,但其中最有趣的,莫過於《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了!

恐怖電影對我來說是個很特別的嗜好。但愛看並不是因為它多嚇人,畢竟恐怖片影迷看久了,心裡都會摸出一些「公式」:突然冒出來嚇人、從另一個角度嚇人、兩次角度替換嚇人,或是改變節奏。真正吸引我的,是去感受導演想傳遞的氛圍——最恐怖的電影多半來自氛圍營造的成功,因此這本書把「約會」放進來,好像就很合理了。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不僅認真討論經典的恐怖片,也以作者自己的角度分享創作。像是,害怕恐怖電影的觀眾如何在恐怖電影裡求生:觀看的時機、空間場景、四周環境的氣氛等等,都是考量的要件。而哪些電影夠恐怖、夠有氣氛,適合情侶約會,卻又不過於血腥嚇人破壞約會心情……以這個奇妙又可愛的角度延伸,用充滿吸引人的黑色幽默調性,轉化恐怖的事物,把讀者帶到一個有趣的情境,延伸出多元又有趣的討論。

閱讀一本書,就像轉換成另一個姿態,用另一個視角去思考、看世界。如同 VR,那經歷既存在於現實,也超現實;在這過程裡,藉著書中人物、作者去釋放某些被壓抑的面向,讓存在在性格陰暗角落裡的情感,都有了伸展的練習。外公的聲音,是我聽故事的開端,而這五本書,是我對自己說故事的期許。那些跋涉於時間的敘事、對於家的念想、直面孤獨的勇氣、黑色幽默的濾鏡……它們都蘊含著生活裡淺移默化地觀察。藉由這樣的目光,將現在的發生、需要被提醒的事物、日常片段的某種轉化,捧起訴說;讓我更勇敢、更懂得珍惜與被珍惜。而我期許自己的作品,也都能說出這樣的故事,讓觀者在其中得到某種情感練習。

書房 018 書單
《小王子》,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BACK TO THE FUTURE》,Irina Werning
《小花。門裏門外家_寫真》,究方社

《孤獨的美食家》,久住昌之&谷口治郎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但唐謨
書房 018 書單
《小王子》,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BACK TO THE FUTURE》,Irina Werning
《小花。門裏門外家_寫真》,究方社

《孤獨的美食家》,久住昌之&谷口治郎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但唐謨
書房 018 書單
《小王子》,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BACK TO THE FUTURE》,Irina Werning
《小花。門裏門外家_寫真》,究方社

《孤獨的美食家》,久住昌之&谷口治郎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但唐謨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書籍與創作人訪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