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graphy/ 林俞歡.
《大魚來了!正濱港灣共創插畫節》活動照片/ 星濱山藝術共創提供.
城裡,迂迴曲折的喧鬧巷弄,暗藏著被人群遺忘的傾頹老舊,等待蓄勢待發的新生降臨。城外,愈見清晰的山海輪廓,映照在過於稚嫩或已然老去的面孔,笑容裡透著對生活的簡單滿足,以及些許無奈和無力。這些原被視為「邊陲」、被「鬧區」與「都會區」邊緣化的角落,同樣也曾經或持續地發生著一段段生活故事——故事裡有延續泥地生命的智慧、百年工藝的人文與產業,牽連著我們對土地的聚散情感與鄉愁。
近年在「地方創生」、「地域再造」的熱潮下,越來越多居於大城市的青年投入這些「邊陲」之地,開始正視「鬧區」與「閒置地區」、「城市」與「鄉村」面臨的對比與問題,從各角度思索著地方經濟、產業、教育等困境,並積極提出新世代的解方。這些生硬的詞彙,在口中咀嚼多次,逐漸發現讓它們更顯滋味的從來不是觀光或建設,而是對在地生活與特色的認識、深耕。作為執筆書寫之人,Polysh 今年以長期企劃《城裡.城外》,輕輕托起這些投入「地方」與「地域」的面孔,將他們的故事與生活記錄下來。
城裡與城外的邊陲,依然有許多值得聚焦分享的動人發生。
身為一個久居台北的南國的孩子,目光離開城市後便不再曉得心中的海洋是什麼樣子。印象中的基隆總是霧濛濛,空氣裡海水的腥甜神秘得像雞籠夜雨中,緩緩擺渡的慢船,正駛向未知的彼方。
時常想我們何其榮幸生長在被海洋溫柔環抱的島嶼,不必驅車十幾個鐘頭便能見到大海;久居城市多時的某個假日,與三五好友驅車來到基隆,這座「離海港最近的城市」,凝望藍天,踩踏海水,細細品嚐看海的日子——這也許是最令人慰藉的景色。印象中的泱泱漁港、廟口夜市,有著一群懷著新夢想的青年,在這看似繁華已逝而邊陲的城市,一步步踩踏著舊的塵土,期盼在被遺忘的寬闊港灣中,描繪著在地風景的藝術輪廓。
駛車進入這山海之城歷史最為悠久的正濱漁港那日,台北豔陽高照,一路沿途風景從陰天轉為細雨綿綿,撐著傘帶著濕透的狼狽走進相約訪談的咖啡廳,星濱山藝術共創團隊創辦人林書豪笑說:「這就是基隆。」這座港城似乎向來知道如何捎來海風震撼外地人,又如何以灰濛卻詩意的海景承接我們的疲憊。一個下午的雨聲,伴著窗外濕氣迷茫的景色,書豪與我們聊聊最初為何落腳於此,又如何牽起「藝術」與「漁港」,讓藝文共創在此處生根與萌芽。
Chapter 1|面向漁港,開始過著看海的日子
聊著基隆、正濱漁港以及綿綿的在地產業歷史,書豪信手捻來熱切分享,難以想像對於這座城市而言,他也曾是一個異鄉人。「我與基隆的相遇完全是『緣分』。」他邊笑邊說著。實踐大學建築系畢業,書豪 2015 年便造訪此處,與學校共同策劃一系列展覽與工作營;「基隆過去是台灣北部的第一大港,每日進出的漁獲量之可觀,吸引了島嶼各地的人前來討生活。」邊聽著老漁民們口中的故事,他邊在腦中遙想著當時「海上的船隻多到能從台灣跳到對面和平島上」的繁華榮景。
2016 年因工作的緣故,再次因緣際會來造訪港城,參與太平國小地方創生計畫,探討地方沒落後的廢校問題。「那年我一直想,這麼一座歷史悠久、飽含著深厚漁港文化的城市,為何找不著一處說故事的藝文基地?那時的基隆,並未屬於地方的獨立藝文空間的身影或雛形。」
另一個原因也可能我是個嚮往海的人吧!遇見這座城市的那一刻,對我來說就像一見鍾情。這也使我後來再回到基隆時,讓我深刻感受一座臨海城市帶給我的震撼。基隆是座很小、卻很有內容的城市,彼此互相黏著在一起,首先是這樣的環境先感動我,我才落腳這裡。並不只是一個計畫——政府規定這座城市要做些活動,資源往裡面放——這麼簡單的思考。你愛這個地方你就會為這片土地付出。
星濱山藝術共創團隊創辦人林書豪。
另一個原因也可能我是個嚮往海的人吧!遇見這座城市的那一刻,對我來說就像一見鍾情。這也使我後來再回到基隆時,讓我深刻感受一座臨海城市帶給我的震撼。基隆是座很小、卻很有內容的城市,彼此互相黏著在一起,首先是這樣的環境先感動我,我才落腳這裡。並不只是一個計畫——政府規定這座城市要做些活動,資源往裡面放——這麼簡單的思考。你愛這個地方你就會為這片土地付出。
於是隔年書豪決定深耕基隆,與在地青年雨涵、查德在正濱漁港旁一同成立「星濱山正濱港町藝術共創」,以國內少見的藝術共創方式,帶領人們重新認識這片有著濃濃海風味的土地。2018 年發起《苔客上岸》計畫,分別由影像、音樂與空間共創的方式,將看似有著距離感的「藝術」一詞結合地方紋理,這在基隆看似前所未有的策展方式,書豪笑著回答:「這還得從三年前的瀨戶內海之行談起。」
Chapter 2|從「AIR」到「CIR」,借鏡瀨戶內藝術季:星濱山正濱港町藝術共創
2016 年,書豪透過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到瀨戶內國際藝術季小豆島實習,和在地居民ㄧ起生活、學習日本的藝術策展和社區發展的經驗,是他認識「CIR」(Creator in Residence,創作者駐村計畫)的起點。相較於過往大眾較熟悉的 AIR(Artist in Residence,藝術家駐村計畫),CIR 關乎的是如何自參與藝術的角度,邀請在地的居民與參與者,一同討論「藝術如何與地方對話」,並進而實現「共創」的過程。
「CIR 定義較 AIR 更廣泛,並不是單單呈現藝術家創作的概念。像是將『居民』與『參與者』都拉進了『我們』之中,此處的『我們』可以建立在地方的文史、環境、空間層面上,創造以文字、圖像、聲音為媒材的創作,『居民』與『創作者』的關係不再那麼壁壘分明,反而凝聚為共識——一種可以是行動、內容、視覺呈現的共識,讓整件創作變得更加有趣。」
我學建築的背景,讓我以建築角度思考一座城市的身世與問題。小尺度是房子,中尺度是社區,大尺度則是城市。而我在意的是,藝術如何在這座「大型的建築」中發生。
我學建築的背景,讓我以建築角度思考一座城市的身世與問題。小尺度是房子,中尺度是社區,大尺度則是城市。而我在意的是,藝術如何在這座「大型的建築」中發生。
帶著瀨戶內海小豆島得來的吸收,書豪以一種「經驗」的方式成立星濱山團隊,思考、面對在基隆適合什麼樣的策展內容與呈現媒材。「我們透過影像保留地形變化與歷史畫面與記憶;利用聲音產生的能量,輻射出音符在海面的感覺;再從空間的角度出發,將漁網編織的技術放進裝置中,進而達到資源再利用的內涵。」書豪回顧著。雖然每個決定都看似直覺,卻在在感受出一個深愛土地的藝術家傳遞的敏銳與直覺。
Chapter 3|深入田野、理解地方,描繪映照歷史與產業的地域策展
基隆港有著近 130 年的歷史,在日治時期的巧手規劃下成為當時第一大港,一天有近百艘船隻停泊,由漁業而生的上、中、下游產業如造船廠、製冰廠、冷凍廠、株式會社等,形成龐大而具組織的產業鏈,撐起港口的生機蓬勃日常。這些地方文史的底蘊記事,書豪一步步自地方居民口中蒐集而來。
我從在地文史工作者身上累積非常多、屬於基隆在地的人文內容。曾經的歷史發生在他們身上,而自他們口中說出來的故事是最珍貴的。對於現在老一輩的阿伯前輩們而言,他們年輕的過去就像我們的現在;為了台灣的歷史、文化保存,他們當時成立工作室,和我們現在討論的『青年回到鄉鎮開始地方創生』的氛圍非常類似。那時正值臺灣經濟起飛,談論的是社區營造,藉由文史回顧,討論如何讓社區與環境的好。田野調查是持續性地累積在地對話的過程。
我從在地文史工作者身上累積非常多、屬於基隆在地的人文內容。曾經的歷史發生在他們身上,而自他們口中說出來的故事是最珍貴的。對於現在老一輩的阿伯前輩們而言,他們年輕的過去就像我們的現在;為了台灣的歷史、文化保存,他們當時成立工作室,和我們現在討論的『青年回到鄉鎮開始地方創生』的氛圍非常類似。那時正值臺灣經濟起飛,談論的是社區營造,藉由文史回顧,討論如何讓社區與環境的好。田野調查是持續性地累積在地對話的過程。
藉由對於地方的探究認識,2018 年書豪帶領星濱山團隊嘗試第一次地方策展——《苔客上岸:星濱港灣共創藝術節》。透過在地創意工作者葉雨涵詩意的逐格動畫,將過去基隆大港的神秘呈現在在參與者眼前;邀請在地音樂家,為腳下這片經潮水淘洗的柔軟泥土上寫下一首首有別於雞籠夜雨的全新樂章;並以融入在地產業、鼓勵動手共做的形式,以漁網編織獨具地方工藝美學的漁網燈,將基隆的文化內涵烙印進那段佚失的歷史中。「為何取名為苔客上岸?因為過去的漁業脈絡,海漸漸變得更加清澈與寧靜。青苔回來了,過往討海的漁民上岸了,自外地來基隆打拼的異鄉人上岸了,離散的歷史也上岸了。」
書豪翻閱著星濱山團隊的各式刊物解說基隆港的故事與歷史。
簡單而美麗的漁網燈,打亮過去的生活痕跡,整個港灣瞬然成為藝術展廳,以一種溫柔而浪漫的方式,影響著如今的港口。「策展的主題一直都是回應環境、保持現狀。我不想用大型藝術節那種熱鬧非凡的方式去『救』這裡。其實這裡並不需要『救』什麼,就這樣順著它——水乾淨了,鳥跟魚都回來了,那種自然的狀態是最好的,就讓背景成為主角吧!」
Chapter 4|揉合環境、經濟,與地方的永續:創造在地青年交流的平台
從最初的三人團隊,成為如今有著點點星芒的星濱山,這群年輕人的出現,讓地方居民也一起重新回顧這座老舊城市的脈搏。書豪分享,許多在地居民看得他們,就像看待自己的孩子,樂見孩子的成長,卻又不忍看孩子總有一日會離開這裡。而看似美好前程的另一側,卻依然有著待思索的問題。提起地方青年與選擇基隆這座城市扎根的藝術工作者,或是面對在地居民「所以你們可以解決漁業的問題嗎?」的提問,書豪很是感慨。
「一開始單純是喜歡、想要分享,再把我看見的經驗放在這個我深愛的異地,期待透過親切的藝術形式,形成網狀的發展。」畢竟最初並不是要「解決問題」,而是在深入此地後,書豪才逐漸見證了這座城市所面臨的困境:產業沒落與人口外移;而如今每位返鄉青年,勢必也會面臨洄鄉的經濟性問題。當我們離開大都會圈的舒適,回到地方時,如何不持續仰賴政府資源、農業的經銷與鼓勵,而靠著自身的一技之長久生活,是條很長很長的路。「當地許多居民很開心基隆終於難得的有些藝術行動,但又擔憂我們有一天會離開。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持續思索城市身世與環境永續的原因。某種程度上也成為現階段的我們的責任。」這群想為家鄉做點什麼的青年,接下來又該前往哪裡?
書豪在大雨中邊講解港口發展,邊帶我們探索附近廠房、工作室。
日治時期對於此地的規劃,提供了一個參考輪廓。「海洋大學為什麼在這裡,而不是在宜蘭?日本人在規劃這個港的時候概念建構得很完整:水產教育、漁業養殖、再到造船維修廠房……在教育環境裡學習出來後,就直接投入進建立好的市場貿易與製造產業裡。」於是,如今的星濱山漸漸從藝術共創中的地域策展、工藝技術與城市脈絡中,提煉出對於地方的具體解方。
「一方面,賦予沒有機會在自己的城市或家鄉呈現作品、剛起步的藝術創作者,一個自由發揮空間,培育並鼓勵他們在當地從事創作,創造更多原創的內容,讓他們有機會以自己的方式,書寫家鄉的故事。另一方面,透過策展與規劃地方創生論壇,串聯在這座島嶼上的團隊與人,將更多關於地方的故事帶往基隆。」在創造在地青年舞台以及與地域的交流平台之外,書豪也思索從教育出發,「像是,打造一處類似工藝的學習場域,跳脫台北的學習空間,從地方角度出發,讓返鄉青年習得技藝、並以新世代的創意發揮,而後創業,實踐產業的永續。」
書豪認為,藝術參與是一種思想的表達,而工藝兼具美感與實用的獨特性,可落實於日常生活,教育的關鍵角色也相當重要,「我希望,未來我們理解正濱漁港,是富含文化溫度的。港灣的魚蝦回來了,寧靜回來了,不需再破壞一次。我認為教育是可以適度地彌補資本化的發展的,以學習的眼光去看待地方的內涵,人才能與環境一同走向更健康的方向。」
在《苔客上岸:星濱港灣共創藝術節》落幕滿一年的此時,書豪與團隊邊規劃著未來藍圖,最初的在地藝術共創活動也未緩下。自七月底開始的《大魚來了!正濱港灣共創插畫節》,邀請 5 位青年插畫家駐港,與在地的 5 個教育、社群(正濱國小、忠孝國小、和平國小、二信高中、
《大魚來了!正濱港灣共創插畫節》,插畫家 Ada Kang 於防空洞裡的展覽。Photography/ 涂佳豪. Image Courtesy of 星濱山藝術共創.
基隆寧靜的港灣是一個得以獲得喘息、尋求人生下一步的地方,回來沈澱再出發,我更希望大家是抱著這樣的心態而來的。
基隆寧靜的港灣是一個得以獲得喘息、尋求人生下一步的地方,回來沈澱再出發,我更希望大家是抱著這樣的心態而來的。
自身旁面海的景窗轉頭遙望,依山傍海的港邊樓房,緩緩在霧雨中亮起了燈,傍晚的基隆港在淺藍色的煙波映照下,就像一座被眾星芒環抱的迷人都市,一如星濱山一名中的「星」,意味著永遠擁抱嶄新與年輕,像一注活水的源頭,讓更多的創新在舊城的脈搏中流動。適合棲息、適合看海、適合創作,看似寧靜而壯闊的基隆,帶著這個年輕團隊擁抱波瀾的溫暖質地:「盼望成為山海之城的點點群星,以宏觀的藝術與想像,持續映照並成就著這座城市。」
《大魚來了!正濱港灣共創插畫節》
星濱山正濱港町藝術共創,基隆正濱漁港
活動自 7 月 22 日至 9 月 29 日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城市與藝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