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graphy/ 黃以曦.
近年在「地方創生」、「地域再造」的熱潮下,越來越多居於大城市的青年投入這些「邊陲」之地,開始正視「鬧區」與「閒置地區」、「城市」與「鄉村」面臨的對比與問題,從各角度思索著地方經濟、產業、教育等困境,並積極提出新世代的解方。這些生硬的詞彙,在口中咀嚼多次,逐漸發現讓它們更顯滋味的從來不是觀光或建設,而是對在地生活與特色的認識、深耕。Polysh 今年以長期企劃《城裡.城外》,將這些發生在邊陲之地的故事與人物紀錄分享。
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季一直被視為極具指標的地方創生案例,藝術季團隊除了從在地特色與歷史著手,最一開始便加入、催生如今直島樣貌的秋元雄史,卻跳脫眾人的思考框架:一個無關過去、只關島嶼現在與未來的想像;將直島打造成一個「處於日常、卻也超越日常的地方」。
Photography/ 黃以曦.
近年在「地方創生」、「地域再造」的熱潮下,越來越多居於大城市的青年投入這些「邊陲」之地,開始正視「鬧區」與「閒置地區」、「城市」與「鄉村」面臨的對比與問題,從各角度思索著地方經濟、產業、教育等困境,並積極提出新世代的解方。這些生硬的詞彙,在口中咀嚼多次,逐漸發現讓它們更顯滋味的從來不是觀光或建設,而是對在地生活與特色的認識、深耕。Polysh 今年以長期企劃《城裡.城外》,將這些發生在邊陲之地的故事與人物紀錄分享。
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季一直被視為極具指標的地方創生案例,藝術季團隊除了從在地特色與歷史著手,最一開始便加入、催生如今直島樣貌的秋元雄史,卻跳脫眾人的思考框架:一個無關過去、只關島嶼現在與未來的想像;將直島打造成一個「處於日常、卻也超越日常的地方」。
去一趟瀨戶內海小島群,行禮如儀走一圈藝術季,會是怎麼樣的呢?從無數的報導與記錄文字看來,想那是某個可想像的場景:悠閒的島時間、影展趕集般的同溫層窩心、收集寶可夢般在 pass 蓋滿作品出席章、對於藝術品的只求快速看一眼日後再慢慢審讀回味……。
但帶入了具體的身體尺度,才知道這其實是多麼陌生的經驗。
去一趟瀨戶內海小島群,行禮如儀走一圈藝術季,會是怎麼樣的呢?從無數的報導與記錄文字看來,想那是某個可想像的場景:悠閒的島時間、影展趕集般的同溫層窩心、收集寶可夢般在 pass 蓋滿作品出席章、對於藝術品的只求快速看一眼日後再慢慢審讀回味……。
但帶入了具體的身體尺度,才知道這其實是多麼陌生的經驗。
儘管在最熱鬧的藝術季期間,這仍然是少有人煙、交通極端不便的地方,也許有人能貫徹地代換成島步調隨興悠遊,但對於什麼事都要精密計畫的文明慣性而言,那種你明明在一個似乎周延的活動裡,但其中到處是本來就不可能、也無必須去填補的空白,帶來了令人焦躁的不安。
買不到食物、因為是小島必須隨身帶著垃圾直到回到大港口才能丟棄、租不到腳踏車、租到腳踏車也爬不上去的陡坡、等不到公車或終於等到了卻滿載而上不去、必然迷路的錯綜、此地與彼地間無法確定的距離、走到門口了卻預約已滿、預約到了卻要再等三小時、作品在荒涼公路的遠方、作品在蔓長幽深的密林裡……。
儘管在最熱鬧的藝術季期間,這仍然是少有人煙、交通極端不便的地方,也許有人能貫徹地代換成島步調隨興悠遊,但對於什麼事都要精密計畫的文明慣性而言,那種你明明在一個似乎周延的活動裡,但其中到處是本來就不可能、也無必須去填補的空白,帶來了令人焦躁的不安。
買不到食物、因為是小島必須隨身帶著垃圾直到回到大港口才能丟棄、租不到腳踏車、租到腳踏車也爬不上去的陡坡、等不到公車或終於等到了卻滿載而上不去、必然迷路的錯綜、此地與彼地間無法確定的距離、走到門口了卻預約已滿、預約到了卻要再等三小時、作品在荒涼公路的遠方、作品在蔓長幽深的密林裡……。
起初,我以為要將看藝術品和旅行切割成兩種不同任務,切換著派用兩套不同的耐心與節奏,前者是高密度的專注,後者是心胸開放的撿風景;但事實是,如果沒有心理準備,你無法在當場反應出關於兩者的真正協調。
那些日子裡,我總是在飢餓、炎熱、背負重物的狼狽、離開不了深山與島嶼的恐懼、錯過或忽略什麼的懊惱……,然後在身心被佔滿的情況下,遇到一個個自成一格、有著無盡訴說的獨立場景。驚魂甫定站在入口的我,已撤除任何傲慢的預設,用全然的裸,乾淨地接觸作品,然後在結束時,被方才的一切灌滿(儘管幾分鐘後又將迎來新的身心挑戰)。
事後想著,還會有更適合的與這些作品相遇的方式嗎?
起初,我以為要將看藝術品和旅行切割成兩種不同任務,切換著派用兩套不同的耐心與節奏,前者是高密度的專注,後者是心胸開放的撿風景;但事實是,如果沒有心理準備,你無法在當場反應出關於兩者的真正協調。
那些日子裡,我總是在飢餓、炎熱、背負重物的狼狽、離開不了深山與島嶼的恐懼、錯過或忽略什麼的懊惱……,然後在身心被佔滿的情況下,遇到一個個自成一格、有著無盡訴說的獨立場景。驚魂甫定站在入口的我,已撤除任何傲慢的預設,用全然的裸,乾淨地接觸作品,然後在結束時,被方才的一切灌滿(儘管幾分鐘後又將迎來新的身心挑戰)。
事後想著,還會有更適合的與這些作品相遇的方式嗎?
之前讀催生直島 Benesse 美術館與園區、擔任過地中美術館和金澤 21 世紀美術館館長的秋元雄史的《直島誕生》,他從最起頭詳細敘述了該計畫背後的初衷,訴說著後來直島之成為藝術之島,有著絡繹不絕的遊客與藝術愛好者前來,其實是一種偶然或說未曾預料、非經營的結果。
之前讀催生直島 Benesse 美術館與園區、擔任過地中美術館和金澤 21 世紀美術館館長的秋元雄史的《直島誕生》,他從最起頭詳細敘述了該計畫背後的初衷,訴說著後來直島之成為藝術之島,有著絡繹不絕的遊客與藝術愛好者前來,其實是一種偶然或說未曾預料、非經營的結果。
負責主理直島藝術計畫的秋元雄史在漫長歲月裡,對關於「家 project」該如何界定,艱難且近乎固執地反覆自問自答:「我對只將古民家當作介紹當地文化的舞台意興闌珊,我不想把它變成像民藝館、民俗資料館那樣的場所。我希望更進一步讓整棟建築變成現代藝術。」、「總之,我想要打造出只存在於直島,獨一無二的特殊空間。那樣的空間勉強可說明為在日常中的非日常空間,就像古老城鎮存在著歷史悠久的神社寺廟,我想在直島創造出處於日常卻帶有特殊意義、超越日常的地方。我希望打造某種支撐起日常的場所所具備的深度那樣的東西。」
負責主理直島藝術計畫的秋元雄史在漫長歲月裡,對關於「家 project」該如何界定,艱難且近乎固執地反覆自問自答:「我對只將古民家當作介紹當地文化的舞台意興闌珊,我不想把它變成像民藝館、民俗資料館那樣的場所。我希望更進一步讓整棟建築變成現代藝術。」、「總之,我想要打造出只存在於直島,獨一無二的特殊空間。那樣的空間勉強可說明為在日常中的非日常空間,就像古老城鎮存在著歷史悠久的神社寺廟,我想在直島創造出處於日常卻帶有特殊意義、超越日常的地方。我希望打造某種支撐起日常的場所所具備的深度那樣的東西。」
直島一直是地方創生的巨星級範例,但在秋元雄史的想法裡,不曾是從直島去挖掘那裡曾有過什麼、再轉換個方式去爭取能見度,而是凝視著追問,這個模樣的直島,能與之創造什麼在此獨一無二的事物?換言之,前者關切的是過去,後者則從現在與未來的角度。
每個作品或有創作時的掛念,但秋元雄史念茲在茲那個似乎有點抽象的以「非直島不可」作為形塑作品前提的執著,我確實在之於這些藝術品的尋找、接近、進入、離開的過程中感受到了。
直島一直是地方創生的巨星級範例,但在秋元雄史的想法裡,不曾是從直島去挖掘那裡曾有過什麼、再轉換個方式去爭取能見度,而是凝視著追問,這個模樣的直島,能與之創造什麼在此獨一無二的事物?換言之,前者關切的是過去,後者則從現在與未來的角度。
每個作品或有創作時的掛念,但秋元雄史念茲在茲那個似乎有點抽象的以「非直島不可」作為形塑作品前提的執著,我確實在之於這些藝術品的尋找、接近、進入、離開的過程中感受到了。
那些日子裡,每一個作品都含括了它的位址、尺度、某種既有與被由此做出變更的空間感;以及,作品與作品之間的距離,那個距離除了是交通時必然蒙覆的一切聽覺、視覺、觸覺與疲憊的身體感,亦是「我正在哪裡」的那個「哪裡」。
一個地方如何找尋、建立其存在感?一個地方會用如何的方式來探問「我是誰」?我回想著關於藝術季裡作品的思考,有沒有哪一個真的是一份獨立而封閉的純粹閱覽經驗?答案似乎是沒有。我拖著感覺超載的身體進入與離開,它們都添加了對每個閱覽的新面向的感觸,從而綜合出最終的結論與記憶。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城市與藝文故事。
那些日子裡,每一個作品都含括了它的位址、尺度、某種既有與被由此做出變更的空間感;以及,作品與作品之間的距離,那個距離除了是交通時必然蒙覆的一切聽覺、視覺、觸覺與疲憊的身體感,亦是「我正在哪裡」的那個「哪裡」。
一個地方如何找尋、建立其存在感?一個地方會用如何的方式來探問「我是誰」?我回想著關於藝術季裡作品的思考,有沒有哪一個真的是一份獨立而封閉的純粹閱覽經驗?答案似乎是沒有。我拖著感覺超載的身體進入與離開,它們都添加了對每個閱覽的新面向的感觸,從而綜合出最終的結論與記憶。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城市與藝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