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面上的雜誌,內容多半有近乎半本都是廣告,而沒有廣告的獨立雜誌是怎麽活下來的?編輯製作團隊不僅要上班,有的還要群眾募資眾籌,只為了用雜誌這個載體去討論他們感興趣的一件事。然而做這些「傻事」的,還是大有人在。下面這些雜誌很簡單,編輯團隊只研究一個他們各自著迷的主題,而這些主題都是些生活裡被大家視為不太重要的「小事」:頭髮、顏色、甚至是骯髒的舊家具(到底從哪裡蹦出要用「舊家具」做主題的想法?);不過,怎麽把一個每天都能接觸到的東西變得好玩?這可一點也不簡單!
① 色彩症候群《sindroms》|獻給「好色」症候群的情緒驗色票
《sindroms》,「症候群」之意的命名充滿指標性,每一期都是一個顏色的症候群,從封面到內容全部是關於這個顏色的大小事。色彩不僅僅是生活中事物的色票運用,每個顏色都擁有多重意義;《sindroms》談顏色的角度也並非只從「美好」切入,讓讀者從藝術、文學、攝影的角度,重新理解這個顏色,完完全全浸泡在顏色所喚起的情緒故事。
《sindroms》 Issue #4: Pink. Image Courtesy of sindroms.
《sindroms》 Issue #4: Pink. Image Courtesy of sindroms.
《sindroms》 Issue #4: Pink. Image Courtesy of sindroms.
IDEA ❶「好色」的女孩們
四個女孩在不同的知名雜誌工作,有的做設計,有的做編輯;她們真的很愛雜誌,以至於下班還聚在一起,討論怎麽做一本屬於她們自己的雜誌。住在北歐的四人,這個半島的生活充滿黑白灰,生活很多時候根本不會考慮其他色彩;但她們認為,「其他顏色也很重要!」
做雜誌是一個做起來比看上去漫長太多的過程,包括組稿、募資、印刷等技術細節;但正因為真正喜歡,女孩們總能變著法子讓整個過程好玩起來,像是每次的新刊發行派對。「每個人都知道紙媒正在消失,但獨立雜誌依然在發展。」她們都認為,如果要做雜誌,就必須做出網路數位雜誌所沒有的東西,尤其《sindroms》是關於顏色,女孩們對色彩的高要求,造就的強烈閱讀體驗難以被取代。
IDEA ❷ 你的情緒是什麽色?
顏色對生活很重要,每個人都會受到顏色的影響,所以《sindroms》的「色彩症候群」不僅僅是視覺上的,更是關於這個顏色所誘發的情緒、產生的聯想。
《sindroms》 Issue #1: Red. Image Courtesy of sindroms.
《sindroms》 Issue #1: Red. Image Courtesy of sindroms.
《sindroms》 Issue #1: Red. Image Courtesy of sindroms.
從創刊號「紅色」開始,《sindroms》就開宗名義表明,它並不會只表現顏色的單一定義。如果「紅色」可以代表愛和熱情,那麽一樣有著憤怒和危險的解釋;創刊號裡,女孩們與幾位受到紅色啟發或得到創作靈感的設計師、藝術家、攝影師對談,展現紅色的不同視野。第二期「黃色」則替哥本哈根陰鬱的季節帶入明亮,雖然這是個令人直覺想到快樂活躍的顏色,但它所暗示的焦慮與失調同樣也受到團隊們的重視。第三期則以代表純粹、原始的「白色」為題,這代表「無暇」、「平靜」、「極簡」、「完美」的顏色,也是人類晚年的髮色;編輯團隊將白色視為一幅「空白的畫布」——每個故事發生的原始起點。
而在最新一期的「粉色」,她們提出五個關鍵字——「青春」(youth)、「天真」(naivety)、「愉悅」(euphoria)、「親密」(intimacy)和「非自然」(artificiality)。藉由 5 個主題、180 頁的故事,展現生活中出現的無數種粉色。伴隨這期刊物而推出的,還有「Omakase: Pink」限量選物盒。取名來自日本料理中將餐點全部交由廚師決定、自由發揮的「おまかせ」一字,女孩們如同大廚,與設計師、藝術家合作,挑選 7 件不同的粉色設計小物,既可自用也適合送禮。
《sindroms》 Issue #4: Pink. Image Courtesy of sindroms.
《sindroms》 Issue #4: Pink. Image Courtesy of sindroms.
《sindroms》 Issue #4: Pink. Image Courtesy of sindroms.
Omakase: Pink. Image Courtesy of sindroms.
翻閱帶著北歐調性、排版風格極簡的書頁,單色調的視覺呈現誘發著沈浸式的閱讀體驗,《sindroms》像是一本情緒試驗色票——心境不同,對眼前顏色的感知也會不同。很多時候,編輯部的女孩們也是透過一次次頭腦風暴,發現這些顏色的更多可能性。無論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sindroms》都讓人們在下一次選擇顏色的時候,有更多的思考和細膩的感受。
②《INFRINGE》|獻給著迷頭髮的髮型人類學百科
人類在頭上花的時間和金錢多到不可思議,髮型已經超越了「好不好看」這個基本問題,變成我們身份、態度和個性的延伸。是時候放下沙龍的免費美髮雜誌,打開《INFRINGE》,跳進頭髮的新世界。
Image Source: INFRINGE Magazine.
Image Source: INFRINGE Magazine.
Image Source: INFRINGE Magazine.
IDEA ❶ Toni 老師燙頭,Anthony 老師做雜誌
摸遍了千百顆腦袋的髮型師,會不會有天看膩了人類的後腦勺?來自倫敦的知名髮型師、榮獲 3 次「年度英國美髮師」稱號的 Anthony Mascolo,就是赫赫有名 TONI & GUY 創辦人 Toni Mascolo 與 Guy Mascolo 的弟弟。剪了40年的頭髮、看過無數後腦勺的他,「坦白講,保持熱情很難。如果你要繼續做一件事情,一定要不斷刷新它才行。」而他保持對頭髮熱情的方式,竟然是做雜誌?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一開始,Anthony 只是打算和妻子化妝師 Pat 做他們的個人作品集,結果他讀人類學的女兒給了他更棒的靈感,「聊聊髮型對文化、社會和人類的影響怎麽樣?」他們大膽接納了這個與一般傳統髮型刊物大相徑庭的想法,《INFRINGE》就這麼誕生了。
這本雜誌可不是 Anthony 沒事做著玩玩的,它讓讀者發現,頭髮不僅僅是頭髮而已,在塑造我們身份的過程中,頭髮扮演著不容小覷的角色。「頭髮是一種很有力量的象征。」你是什麽樣的個性、過著什麽樣的生活、有著什麽樣的世界觀,看你的髮型便可略知一二。不只實體雜誌有大刊水準值得收藏,《INFRINGE》的網站同樣做得十分用心,每周都有新鮮的髮型作品、專題照以及人物採訪上線,還不強行推銷美髮產品。
IDEA ❷ 你不敢剪的髮型,這本雜誌統統都有
前方預警,《INFRINGE》並不適合對髮型膽小的人。以視覺上來說,這本雜誌集結了當下最前衛、最大膽的髮型,但往更深層次看,這些髮型也完全不適合我們一般小老百姓作參考。然而它的存在意義並不只是集結格種髮型師的炫技,而是大步越過了當下的審美界限,打開對未來、對美學的新靈感。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除了髮型之外,《INFRINGE》幾乎觸及了和毛髮「打交道」的所有人,從髮型師、理容師、假髮製造商,到攝影師、藝術家、手工娃娃工匠,甚至還有社會運動者。從個人的視角和故事出發,讓讀者看到,人類毛髮在這個星球上更多元的存在形式。毛髮這麽侷限的一小塊部位,卻可以沒有任何限制地進行創造——關注這小小的部位,沿著一絲毛髮發現文化與藝術的編織脈絡,這就是《INFRINGE》這本雜誌最令人興奮又感到有趣的地方。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③ 《Dirty Furniture》|獻給戀物迷的玩物養志社會學
居家雜誌上乾淨卻不入世的家具照片總讓人心生嚮往,同樣是關於家具,《Dirty Furniture》卻在意那些被人類「染指」的舊家具。每期只研究一件家具:沙發、桌子、馬桶、衣櫃、電話、床;他們感興趣的不是擺在 Showroom 裡整齊漂亮的展品,而是真正進入日常生活、和人類發生關係,甚至已經變得髒髒的家具。畢竟它們離人們真實的生活距離更近,也更有故事。
Photography/ Georgina Cook. Image Courtesy of Dirty Furniture.
Photography/ Georgina Cook. Image Courtesy of Dirty Furniture.
Photography/ Georgina Cook. Image Courtesy of Dirty Furniture.
IDEA ❶ 離開櫥窗的家具都去哪了
總是覺得家居雜誌上的照片高不可攀?那你一定會愛上《Dirty Furniture》完全相反的內容做法,編輯團隊致力於研究出現在不同地方的同類型家具,以及從中延伸而出的各種令人意想不到的討論。
像是創刊號「Couch」(沙發)裡,便把數張「被用過」的沙發以有趣的主題與視角重新展現。沙發若是為了舒適而生,那麼「舒適」的歷史是怎麼發展的?喜劇卡通《辛普森家庭》裡一家子故事圍繞而生的那張沙發,和公司會議室裡的沙發有什麽不同?前英國首相 Tony Blair 口中所說的「沙發政治」(sofa politics)是什麼?近年來背包客興起的「Couchsurfing」,沙發客們的沙發旅行中有哪些趣味大小事(例如,碰到比自己身高還短的沙發……),又是「真正」睡在沙發上嗎?
《Dirty Furniture》 Issue #3: Toilet. Image Courtesy of Dirty Furniture.
其他家具的冷知識與如同腦筋急轉彎的思考,也在之後陸續發佈的「Table」、「Toilet」、「Closet」裡出現。一張桌子旁的不同座位,竟也暗藏階級與權力角逐?在一人用餐的餐桌上,又能延伸出文明裡對「孤獨」什麼樣的根深蒂固印象,或是兩人餐桌上名為交流、實為戰場的互動對話?亞洲廁所常見的「蹲」,以及日本的免治馬桶在全球掀起什麼樣的風潮?成人尿布究竟是「烏托邦」或是「反烏托邦」?衣櫃如何成為性向暗號的隱喻?又如何成為許多故奇幻或科幻事裡穿梭時間與空間的完美出入口?「倉儲獵人」買下無人認領的倉儲,在櫥櫃門後看到什麼樣的故事?
這些內容當然不只是點出一件家具的造型或設計,《Dirty Furniture》透過這些真正和人類接觸的家具,揭示它們背後更深層次的含義,觸角伸向政治、歷史、心理學再到流行文化等等層面。正因為家具的背景是被放在人們熟悉的日常而變得不艱澀,讓人對非常規的家具研究方式好感倍增。
IDEA ❷ 出完六本就 bye bye
《Dirty Furniture》的講述方式這麽有趣,有賴三位在設計行業寫稿出身的主編團隊,他們邀請歷史學家討論「舒適度」的歷史,找來藝術家研究佛洛依德的沙發,由家具與其設計織出一張網,任何對設計感興趣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有趣的議題。雖然如今數位時代,我們在網路上隨時能找到許多關於家具設計的訊息與分析,但《Dirty Furniture》關注的不是一閃而過的設計靈感,而是值得一讀再讀的認真探討。
《Dirty Furniture》 Issue #4: Closet. Photography/ Georgina Cook. Image Courtesy of Dirty Furniture.
《Dirty Furniture》 Issue #4: Closet. Photography/ Georgina Cook. Image Courtesy of Dirty Furniture.
《Dirty Furniture》 Issue #4: Closet. Photography/ Georgina Cook. Image Courtesy of Dirty Furniture.
編輯團隊募資眾籌做雜誌,預計只出六期,對他們來說是一次徹底的實驗;而即將出刊的最後兩期「Telephone」與「Bed」,勢必也能讓讀者用滿滿有趣而未曾想過的視角,重新看向我們生活裡的大小家具。「雜誌的閱讀效果是最好的。如今大多數的設計雜誌最終都會將讀者導向購物,但我們希望做一些值得反覆閱讀和收藏的東西。至少,我們很喜歡新鮮墨水的味道。」
這個世道不只做雜誌難,似乎做什麽事都很難。但其實也沒那麽難,從最日常的小事出發,生活俯拾即是是靈感。一件簡單的事,也可以變得很不簡單。
Text / Nikki @ VOICER & Alice Chan @ Polysh.
Images Courtesy of sindroms & Dirty Furniture unless stated otherwise.
【此篇為 Polysh x VOICER 合作文章】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刊物與藝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