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 All Night|文謅謅、洋墨水,20 年牢騷依然故我:Tizzy Bac 專訪

Photography/ Manchi.

生命搖晃顛簸而能見風

20 代青年奮起,為了想要成為的樣子而不假思索地前衝,奔跑許久,緩慢下來後才留心到世界其實不為所動,茫然回望一路長跑的緣起。如今團員年屆 40 的 Tizzy Bac 非但沒有不惑,反倒像似擱淺的鯨魚:「以我們的年齡來說已經走到人生中段,可能突然對日復一日的忙碌生活感到失去意義,在這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時間點上,我們想要提醒自己,其實伴你同行的那陣風一直都在。」

將抑揚浮沉的成長體悟,譜寫成 Tizzy Bac 成團 20 週年主題曲〈吹動生命的風〉,風的拂掠顯然不若上一張作品裡的〈暴風〉般讓人張皇失措。「《知人》專輯裡『風』的意象是帶有侵略性的,不可預期的遭遇打亂了我們的生活藍圖。但現在〈吹動生命的風〉又平穩回到隱喻一種初始的理想。」風本無情緒,單就壓力差而生成,然因創作者的心緒感受疊加而賦了新詞,Tizzy Bac 的牢騷依然故我。

〈吹動生命的風〉偏向搖滾,聲響講求真實,惠婷與前源直覺找來 Mo(陳彥奇)彈 Bass,是樂團 Bass 手哲毓離世後臨向的釋然。「Mo 發揮得很好,他有思考哲毓的邏輯再轉化成自己的東西。我們不會避免與其他音樂人的合作,一切以音樂為最高指導原則。」前源說,這項共識對樂團來說是一個分水嶺,因為《知人》專輯刻意把 Bass 的位置保留給哲毓,除了和落日飛車合作的〈Lucy Dreams〉外,哲毓沒有參與到的 3 首歌在編曲配器上直截省略 Bass。

專輯最後一波 MV〈失速人生〉敘說一段三人行的公路逃逸,後座黨羽意味哲毓,因臨停下車而被有心無意地丟包。「倒也做不到線性的從此揮別,我們不會遺忘,但不能一直那麼悲傷。我們選擇用一個帶著幽默美感的方式,讓生命必經的課題,存在成我們的一部分。」惠婷篤實地說,如同〈吹動生命的風〉歌詞所言:「昨日的悲傷今日終結。」《知人》專輯洗禮後時逢 Tizzy Bac 20 週年,惠婷與前源希望在回顧從前、又指望往前的切分點上佇立。

例行「股東」年會的起首

2002 年,Tizzy Bac 拿下第二屆海洋音樂大賞展露頭角,當時尚未入團的前源也以「鈑機」樂團的名義,拿下同一年的獨立音樂樂團獎。隔年第一張專輯發完,Tizzy Bac 改組,前源代位前鼓手凱同入團,下一步打算覓尋音樂廠牌的助力;因為和旺福的肚皮熟識,所以近水樓台地和旺福當時的廠牌「彎的音樂」牽上線。彎的音樂老闆林揮斌(阿斌老師)像似樂團的隱形團員,「他是最了解我們個性和音樂的人,跟我們的連結最緊密。」從第二張專輯至今,阿斌老師一路以共同製作人的角色從旁相助。

惠婷做過最「陳祖媽」的事?

私底下菜籃族的那一面,有時候會蠻爆炸的。

前源做過最「林老杯」的事?

生了一個兒子,真的當老杯了。

哲毓做過最讓你們感覺他是「許兄」的事?

惠婷:「在我跟前源有意見衝突的時候,他會悠悠地說出他的見解,或是鬼靈精怪的想法,那時候會覺得他有兄長的氣息在,非常可靠。」

惠婷做過最「陳祖媽」的事?

私底下菜籃族的那一面,有時候會蠻爆炸的。

前源做過最「林老杯」的事?

生了一個兒子,真的當老杯了。

哲毓做過最讓你們感覺他是「許兄」的事?

惠婷:「在我跟前源有意見衝突的時候,他會悠悠地說出他的見解,或是鬼靈精怪的想法,那時候會覺得他有兄長的氣息在,非常可靠。」

惠婷做過最「陳祖媽」的事?

私底下菜籃族的那一面,有時候會蠻爆炸的。

前源做過最「林老杯」的事?

生了一個兒子,真的當老杯了。

哲毓做過最讓你們感覺他是「許兄」的事?

惠婷:「在我跟前源有意見衝突的時候,他會悠悠地說出他的見解,或是鬼靈精怪的想法,那時候會覺得他有兄長的氣息在,非常可靠。」

20 年以來最難忘的一次演出?

前源:「在第一張專輯發行後兩年,2005 年第一次去 Fuji Rock 演出的震撼教育,我記得我在台上打鼓都在顫抖。」

還有未完、想要達成的夢想?

惠婷:「還沒看過 Elbow 的現場,他們最近剛發新專輯,看來是時候跑一趟英國完成我這未完的人生目標。」

彎的音樂的革命情感得以在〈吹動生命的風〉裡見證,曾在旗下的旺福、宇宙人、許哲珮(Peggy)都共襄盛舉地獻聲合唱。許哲珮擔任 Tizzy Bac 第二、三張專輯《我想你會變成這樣都是我害的》、《如果看見地獄,我就不怕魔鬼》的配唱製作人,「剛好在同公司,除了音樂上大量和聲的需求外,最重要的是 Peggy 能幫助我把歌唱好。」

「那個年代做音樂的成本是零。攝影、設計的費用大都是跟人家談一種『股東』分唱片版稅的方式,互相幫忙奠下的產物。」談起樂團與廠牌的草創時期,所謂「共體時艱」,才意會到 Tizzy Bac 行之有年、以「股東年會」名號舉辦的年度專場——將歌迷喚作「股東」的默契其來有自。用音樂分紅以饗「股東」,這商用詞條變得親暱許多。

文謅謅、洋墨水與黑色幽默

第四張專輯《告密的心》全團移地北京,嘗試使用類比盤帶的錄音方式保存聲響,編曲氣度恢弘,是製作格局上一次瑰麗的突圍。惠婷說她憧憬英國老團 Elbow 非常英國紳士風味的管弦樂,「很自然地我也想要有那樣的氣質。」 遂反映在後期的聲響取向上。

20 年以來最難忘的一次演出?

前源:「在第一張專輯發行後兩年,2005 年第一次去 Fuji Rock 演出的震撼教育,我記得我在台上打鼓都在顫抖。」

還有未完、想要達成的夢想?

惠婷:「還沒看過 Elbow 的現場,他們最近剛發新專輯,看來是時候跑一趟英國完成我這未完的人生目標。」

20 年以來最難忘的一次演出?

前源:「在第一張專輯發行後兩年,2005 年第一次去 Fuji Rock 演出的震撼教育,我記得我在台上打鼓都在顫抖。」

還有未完、想要達成的夢想?

惠婷:「還沒看過 Elbow 的現場,他們最近剛發新專輯,看來是時候跑一趟英國完成我這未完的人生目標。」

《告密的心》以冷峻的奇想為圭臬,專輯點題靈感來自愛倫坡的同名短篇懸疑小說;〈保險推銷員之死〉亦來自愛倫坡普立茲獎作品《推銷員之死》。「《告密的心》在企劃上特別將文學性往前推,但像這樣文謅謅的賣弄,是 Tizzy Bac 一直以來都有的。」文學在惠婷的靈感根源上,向來扮演著具辨識性的角色,從首張專輯命名《甚麼事都叫我分心》——挪借了愛爾蘭詩人葉慈的詩名——採用她的說法,那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創作的概念。」

首張專輯洋墨水喝得多,惠婷回顧起來,卻笑稱那時候不成熟,才會覺得大量使用英文「蠻厲害的」。她雜食地閱讀書與電影,冷硬派的犯罪推理尤其對 tone,「記得2006 年野台開唱,我們把視覺設計成一種『兇手另有其人』的希區考克風格。」

而團員也不太干涉惠婷歌詞主題的選擇,「真的因為團員意見而改動歌詞的,只有〈Heather〉那首。一開始寫成了宣教意味的淨化歌曲,連我自己都覺得四平八穩到有點土(笑)。」相較歌詞會不斷潤飾,她倒不修改旋律,「旋律是感性,都是『我覺得』、『我想要』,直覺地寫出來就是寫出來了。可是歌詞是相對客觀的理性,需要咀嚼然後沉澱消化。」

「旋律像一個人的第一印象,想要瞭解他得要聽歌詞。」電影《K 歌情人》的這句台詞,大抵和惠婷的觀點不謀而合。「如果我有想要傳遞的訊息,得仰賴文字。」說得八股一點,文以載道。旋律編曲完後才填詞,是她概不例外的創作步驟,因為編曲的失之毫釐,能使畫面的想像差之千里。

「因為我們能感到疼痛,才能保護心不陷落。」

「我們的歌總是很真實。我寫不出來我沒有經歷過的事。」耳目所見投射成歌詞,惠婷分享她的雜食,「美國脫口秀主持人 Louis 的節目《路易不容易》乍看會被當作喜劇對待,但他其實在講生活上的不如意。」好比〈擱淺的鯨魚〉用輕巧的曲調、無厘頭的 MV 包裝 40 歲中年的憤怒吶喊;而〈Lucy Dreams〉的 Chill,實然是一個安眠於美夢不願意醒來的現實逃兵。

「20」表面上是一個數字,可是你需要經過什麼才能成為 20?

捧起自己悲劇的日常偏倚,再以喜劇荒謬的口吻訴說,Tizzy Bac 為聽眾生活裡的不恣心提供一劑宣洩處方。然去年凜冬迎面而來,團員哲毓離去的撞擊力道過於強勁,來不及轉圜消解成黑色幽默,「理所當然,有更多赤裸裸的疼痛與哀傷,很自然地反映在《知人》裡。」

「20」表面上是一個數字,可是你需要經過什麼才能成為 20?

哲毓離世那日,Tizzy Bac 在社群上的悼文,曾化用提摩太後書寫道,「該守住的美好你也已經守住了。」「歸根究底回到,自己的心是怎麼樣的?」惠婷提問,企盼 Tizzy Bac 20 年來的音樂,能在尋找個人謎底的過程中為聽眾探路。援引聖經的箴言來總和:「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 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痛覺作為保護機制,讓要害得以倖免於難,要害是你的心。

那麼,〈我所深愛的人們〉極欲保護的一切,跟五年前〈這是因為我們能感到疼痛〉盡想保護的心夢還一樣嗎?「我相信,所有的創作者從以前到現在,用各樣的方式,寫各種的歌,其實都在講同一件事。如果能夠達到這個境界,我認為很酷,那是 Tizzy Bac 的哲學。」

文謅謅,洋墨水,20 年的 Tizzy Bac,牢騷依然故我。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音樂與創作人訪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