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如《納尼亞傳奇》中的衣櫥,打開後便走入了另一個世界。
踏進一棟再平凡不過的樓房、經過一間樸素單調的房間,對著一牆書香輕聲地說出通關密語,悄悄打開的書櫃後,藏著的是社交人士們的秘密聚會之地。人們的耳語聲輕輕起落,昏暗的燈光下,手上玻璃杯明淨,盛著琥珀色澤,在桌面上印出圓形光影,人們在席間談笑風生。


近幾年開始蔚為風潮、隱身在各個無人注意之處的「地下酒吧」,多半以 1920 年代美國禁酒時期(Prohibition Era)作為靈感。當時美國政府為了整治國內酗酒及家庭暴力等問題,宣布邁入禁酒時期;人們若想要買酒,一是得上藥房以醫療名義取得,二是上教堂以宗教名義向牧師購入。最後則是不存在的第三個方法:走上非法途徑與走私販交易。若是想在小週末下班後,到餐廳或酒吧與同事小酌一杯鬆鬆緊繃的情緒,在當時嚴厲的法規下根本不可能。
不過自古人間難忘酒,即便定下這樣的法規,還是難以戒掉大家對杯中物的喜愛,地下酒吧「Speakeasy」便因此應運而生。
20 年代禁酒時期的地下酒吧。Image Source: NPR.

「Speakeasy」一詞最早在 1889 年出現於美國。1896 年紐約州率先通過了一條禁酒令——「The Raines Law」,由當時政客 John Raines 訂定;這條法令規定星期日除了飯店旅館之外,任何地方都禁止販售酒精。對於一週工作六天的人們來說,「The Raines Law」剝奪了唯一好好喝酒的機會,也因此當時許多酒吧刻意把建築空間改建成多間隔間小房,藉此申請旅館執照,客人便能在裡面喝酒。
紐約一家地下酒吧便以 1896 年的禁酒令名稱命名,「Raines Law Room」。 Image Source: Raines Law Room.

即便這樣的改建讓酒館在星期日可以「合法」販賣酒水,但為了避免惹人注意引來不必要的麻煩,進入這類酒吧時都必須放低音量,以防旁人側聽。另外一說是,20 年代禁酒令時期開始,酒吧的存在本身已經不合法,不僅有調酒師開始以裝茶的玻璃杯承裝酒水、偽裝成杯中物是茶,更要求來訪者入內交談時必須細聲低語,以免驚擾鄰居報警。而這句請人說話輕聲細語的「Speak easy」,遂成為地下酒吧的代名詞。也另有一些酒吧,為吸引來客,以展出稀奇動物為名、行買賣非法酒精之實,藉著展出來自格陵蘭的豬與美國少見的老虎,因此「Blind Pigs」、「 Blind Tigers」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地下酒吧的別稱。
現在有些地下酒吧為呼應20 年代氛圍,依然沿襲著當時玻璃茶杯盛裝酒的習慣。Image Source: Bathtub Gin.

無性別限制的地下酒吧,儼然在男女依然有別的 20 年代社會裡掀起了一陣波瀾,無意間創造了一個可談公事、亦可促成私事的場所。禁酒令雖立意良好,只是依然無法遏止人們對於私酒的需求,走私或私釀販售背後龐大的利益,不光是使得非法酒吧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也間接助長了暴力組織的勢力。幫派、黑市、私酒,再到私釀酒品質的參差不齊,飲入後造成人們失明甚至喪命也絕非鮮聞……引發這麼多問題的禁酒令,最終終於在 1933 年被廢止,由小羅斯福總統簽下了廢止令。
地下酒吧近年開始蔚為風潮,多半隱藏在不起眼的門後,或是其他店家的內部。Image Source: Bo Peep.

如今少了禁酒令時代風聲鶴唳的氛圍,Speakeasy 卻依舊帶著神秘的色彩,也成為新興酒吧製造話題的方法,在紐約地下酒吧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近年亞洲也搭上這波風潮,許多話題性的酒吧便因此吸引到眾多目光。進入這些神秘的「非法」酒館,總要找對「門路」,可能還需幾經略帶波折的嘗試,才有可能享受到被外觀隱藏住的氛圍與調酒。等到疫情結束,若有機會不妨當做一場小冒險,探一探那些看似平凡店家裡的「B 面」。
Text/ April @ 洋味兒 & Alice Chan @ Polysh.
Image Sources: Apotheke, Bo Peep, Bathtub Gin, NPR, Raines Law Room, .
【此篇為 Polysh x Urban Savour 合作文章】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飲食文化與生活風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