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作與家庭生活界線變得模糊,居家工作的問題逐漸浮現,有些人家中沒有合適的環境與氛圍,有些因為缺乏社交場合、互動而難以適應,於是共享工作空間(co-working pace)變成了折衷選項,近年成為自由工作者、新創公司/工作室的熱門選擇。前身為廢棄 20 年的製衣廠、位於峇里島的 Kinship Studio,是一間於推崇協作與創意的會員制共享工作空間。有別於當地色彩繽紛的環境,Kinship Studio 空間調性整體非常簡約,透過新舊融合勾勒出創辦人 Lousie Millroy 與建築師 Jasmine Mariani 心中的現代辦公環境。
Photography/ Keira Mason.
來自澳洲的 Louise 與峇里島的淵源起於大學生活,就學期間因緣際會在一家服飾品牌實習,進而對服裝面料的製造產生了極大的熱情。她想起小時候時常走訪的印尼島嶼在製衣上頗為成熟,決定前往當地工作、生活,探探市場走向。成立 Kinship Studio 之前,Louise 已經在峇里島生活了幾年,這段期間她從事時尚與設計產業相關的工作。由於當地的文化,加上創業初期規模較小,Louise 大部分透過網路和團隊工作,遠端處理事務,也因此發現峇里島在這方面的不足。「我明顯感覺到這裡真的缺少一個可以讓人們自在、單獨或協作完成事務的環境。」
隨後,Louise Millroy 把當時看似天馬行空的想法,寫在一張張便條紙上並貼滿房間。想法逐漸成形後便開始尋找適合的地點,邀請好友兼建築師 Jasmine Mariani 一同完成這個夢想。近一年後,Kinship Studio 就此誕生,廢棄製衣廠搖身一變成為峇里島首個以連結創作者為出發的共享工作空間。
整體來說 Kinship Studio 並沒有過多的裝飾,如同一張白紙,讓前來的人帶著自己的故事,把空間彩繪成多元的模樣與他人分享。Louise Millroy 想在保有工廠原有元素的前提下,引入現代辦公的文化;裝修時將部分舊牆拆除,換上玻璃門窗以擴大空間感,其餘的建築結構則沒有做太多的異動。除了共享工作區域外,內部也規劃了私人辦公室、多功能展間、會議室、攝影棚和一間小咖啡館。佈置的部分選用了淺色或木質家具,隨處可見綠色植物點綴,柔化了建築工業風較重的斑駁牆面紋理與灰色混凝土,營造出溫暖宜人的氛圍。另外,家具中有一大部分由回收材料製作,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如今 Kinship Studio 聚集著來自世界各地、不同領域的會員。工作室團隊定期舉辦研討會、講座、展覽等活動,讓會員們彼此有各式領域、經驗的交流機會;不僅在會員的工作與事業上給予幫助,也舉辦如瑜伽、冥想、手作彩繪、人體素描等增進團隊情誼的課程。這些都是 Louise Millroy 在澳洲就讀大學時經常參加的活動,因深刻了解這些活動的益處,便想將這樣的文化分享給峇里島。
Image Source: Kinship Studio Facebook.
當前的世界正在學習如何與疫情共存,人們意識到遠距辦公的可能性,共享工作空間也因此在這波改變中找到茁壯的機會。隨著 co-working space 的普及,如今的趨勢不如過往大型共享工作空間,僅以空間的設計與美感出發,更多的是重於創辦人想要呈現的工作文化,以及與在地的深耕、創作領域的交流。「讓人們想要工作」是 Louise 創立 Kinship Studio 的核心,她致力於成為不同創作者間的連結,讓有相似熱情與喜好的人,能在一個舒適自在的工作環境裡激起火花。這樣的工作空間,是否很讓人嚮往?
Photography/ Keira Mason.
Image Sources: Keira Mason & Kinship Studio Facebook.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生活風格與設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