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羅苑韶.
髒亂、老鼠橫行、混雜各種氣味,巷弄裡盡是醜陋猙獰——18 世紀以前的巴黎,一如德國作家徐四金(Patrick Süskind)寫下的《香水》一書,城市隨著版圖擴張、大革命而混亂,街道仿若帶著毛細孔,散發難以入目入鼻的氣息。19 世紀後半,省長奧斯曼進行城市大改造,將空氣流通不好的街區重整,拆除不規則興建的老舊房舍、開闢道路、建立下水道系統,並以大量煤氣燈點亮街區。巴黎於是搖身一變成為現代化城市,逐漸轉變為如今我們所認識的花都樣貌。
在這段經濟、社會、技術皆發生重大轉變的時期,敏感的藝術家當然想抓住時代氛圍,他們眼中的巴黎,為我們留下這座城市自 19 世紀走向現今樣貌的過程與生活史,而其中又以當時興起的印象派最引人入勝。現在看來作品風格唯美的印象派畫家,在當時可說是那個年代的「怪咖」,畫作不像前輩那樣說教、講述宗教或道德故事;持續朝工業化方向奔走的巴黎,讓他們的目光望向急劇變化的市井生活,公園、咖啡館、歌舞廳、衣帽店、城市街道都成了啟發靈感的場景,創作出和以往世代截然不同的作品,生動的題材與大膽的風格,正是隨著時代脈絡而延伸。
Montmartre, Paris. iStock Photo.
自 2004 年起在巴黎長住了一段時間,一手寫時事、一手寫藝文的法國記者工作,讓我有機會深度認識這座城市的藝文面向。從初見誤以為是巨大停車場的龐畢度中心,與周圍古典建築形成強烈對比、反差的羅浮宮金字塔,以火車站改建而成、刷新旅人對美術館空間觀感的奧塞美術館,再到巴黎現代美術館、吉美亞洲博物館、莫羅博物館、東京宮、布朗利河岸博物館等等……挖掘不盡的博物館資源,其各自展現的面貌描繪著巴黎豐厚的藝術人文氣息。這次不喝咖啡、不逛藝廊,用 19 世紀印象派畫家的散步地圖,認識出現於名畫、如今也依然存在於巴黎人生活的場景。
女神遊樂廳|Folies Bergère
談到巴黎 9 區腦海中不免浮現老佛爺百貨公司、春天百貨公司或巴黎歌劇院等知名地標,但在這外國遊客聚集的商業區裡,還有個不可錯過的「女遊神遊樂廳」。19 世紀後期的巴黎,因城市規劃而讓市民生活水準提升,中產階級也逐漸增多,娛樂活動也更多元,而集結音樂會、咖啡館、劇院、餐廳的多功能新娛樂場所——「卡巴萊」(Cabaret,即類似夜總會的場所)便因應而生。於 1869 年落成的女神遊樂廳,即是巴黎第一間大型卡巴萊,原名為「Folies Trévise」,在 1871 年改為現名沿用至今。
Photography/ HRNet. Image Source: Wikipedia. CC BY-SA 3.0.
在卡巴萊盛行的 19 世紀末與 20 世紀初,女神遊樂廳與黑貓夜總會(Le Chat Noir)、紅磨坊(Moulin Rouge)齊名,人們能在富麗堂皇的表演廳內,一邊聊天、飲酒、用餐,一邊欣賞歌唱、音樂、歌舞劇、詩詞朗誦甚至馬戲雜耍的表演。出身富裕的印象派畫家馬奈(Édouard Manet),平常便喜歡流連於咖啡館、小酒館,從 1870 年代開始便以畫筆記錄巴黎都會生活;在女神遊樂廳開幕後,自然也成為造訪此地的座上嘉賓。他先隨手在現場畫了幾張素描,而後在 1882 年完成這幅生平代表作之一〈女神遊樂廳的吧台〉(Un bar aux Folies Bergère)。
這幅作品不僅讓人一窺當時不同社會階層皆能共享的卡巴萊娛樂文化,也暗藏著許多有趣小細節。畫作左上角露出特技演員的雙腳,女孩身前的吧台上有各式酒水,身後的巨大鏡面則映射著廳內熱鬧景象。牆面上的圓形電燈、天花板懸掛的水晶燈,更是在藝術史上首次出現,見證著當時因電器品研發、巴黎走進「現代城市」的時刻。而其中最令人玩味的,莫過於鏡中反射的人物與物品,與鏡子前的實景有所不同:女孩正面向著觀者,但左邊的酒瓶卻和鏡子裡的位置不符,而鏡中有位男子正和女孩交談,也沒出現在鏡子前對應的位置。
女孩胸前的那束花引發後世評論諸多猜想,暗示著她也許兼差提供性服務,男子可能點飲料、或問女孩是否可以點她?在男女沒有同等權利的 19 世紀,女性在父權社會裡的選擇不多,出外工作多半薪資微博,許多行業像店員、咖啡館女侍有時會兼差接客,地位處境仍有待提昇。女孩有些飄忽、百般無聊甚至失落的神情,可能是生活裡有百般無奈,也可能是畫家藉她的身影,描繪工業化引發的巨大轉變下,巴黎人經常有的疏離感。馬奈自由搬弄鏡子裡外位置,讓畫面提供多重觀看角度,運用不同軌道讓人生百態在其中上演。發表完這幅作品後,隔年馬奈便過世了,彷彿是留給後人最後的一道謎題。如今巴黎仍有這類供餐酒、看秀的表演廳,女神遊樂廳至今也依然在營運,固定上演演唱會和綜合歌舞表演。
📍Folies Bergère
32 Rue Richer, 75009 Paris
Opening Hours: 12:00 pm-10:15 pm
T:+33-144-79-98-60
聖拉扎爾火車站|Gare Paris-Saint-Lazare
香榭麗舍大道、協和廣場、凱旋門……巴黎 8 區是旅人、遊客絡繹不絕的名店商業區,佇立在凱旋門上,便能清楚看到 12 條大道放射狀向四周發散——這也是當時奧斯曼城市規劃的一部分,是巴黎維持了 100 多年的樣貌。而在 8 區和 9 區的邊界,座落著「聖拉扎爾火車站」,這個流量僅次於巴黎北站的車站,是這座城市重要的交通樞紐;自 1837 年法國第一條鐵路開設以來,經歷多次修建、擴建。19 世紀末的火車是現代生活的表徵,城市改造後的巴黎房租租金提高,生活更為昂貴,許多人不得不住在巴黎以外的地區,也因而提高大眾對交通工具的需求。而對印象派創始人莫內(Claude Monet)來說,這個火車站也別具意義。
成長於諾曼第地區勒阿弗爾(Le Havre),莫內曾短暫住過巴黎,後來無論是住在阿讓特伊(Argenteuil)或吉維尼(Giverny),聖拉扎爾火車站都是他坐火車進入巴黎的目的地。大眾對莫內的認識,多半從其作品的光影與氛圍開始,初期畫作運用大量短筆觸,乍看凌亂的線條,曾讓同時代的人譏諷、嘲笑為「草稿」。比起線條精準與輪廓,莫內更專注在整體的氣氛光線,讓色彩成為畫作中的亮點。
Photography/ Groume. Image Source: flickr. CC BY-SA 2.0.
相較其他印象派畫家,莫內少以都會作為創作主題,但生活在工業化社會的時代,新技術也讓他對世界有新觀感、新視角。時常往返於巴黎與他地的莫內,坐在行進的火車裡,看著窗外景物移動的狀態,這對他來說是嶄新深刻的經驗。他當時想嘗試城市題材,便挑選自己每次造訪巴黎都會於此下車的聖拉扎爾火車站,創作了這幅〈聖拉札爾火車站〉(La Gare Saint-Lazare)。
一如莫內其他作品,〈聖拉札爾火車站〉將重點聚焦在光影和整體氛圍。畫作中,可見結合金屬結構與玻璃的火車站屋頂,地面也能看到照射進站內的光線,展現新技術替生活帶來的變化;後方新的奧斯曼建築矗立在白花花的陽光下,紀錄著巴黎的新樣貌,而滿是氤薀蒸氣的畫面,據說是莫內現場寫生時,請求火車站員工幫忙多添煤炭讓蒸氣旺一點。
直到今日,聖拉扎爾火車站仍是前往諾曼第地區的起始點,若到法國要去參觀吉維尼莫內花園,那便是和當年的莫內一樣,從聖拉扎爾火車站出發——換句話說,一走進聖拉扎爾火車站,便開始踏上莫內的足跡了。
📍Gare Paris-Saint-Lazare
3 Rue d’Amsterdam, 75008, Paris
煎餅磨坊餐廳|Le Moulin de la Galette
從聖拉扎爾火車站往北而上便是 18 區——著名的蒙馬特區。自 19 世紀末開始,此區比市區便宜的房租受到沒有固定收入的藝術家歡迎,而咖啡館、歌舞廳娛樂文化也從市中心往外發展擴張,後來開設的紅磨坊(Moulin Rouge)加入激烈的歌舞廳競爭,多樣的娛樂活動讓藝術家流連忘返,也成為他們的畫作題材,讓這裡幾乎成為藝術家的代名詞。原本還只是巴黎郊區的蒙馬特,一直到 19 世紀仍有農田,起伏的小山丘上可看到許多磨坊風車,而其中有座據說建於 1622 年、原本用於磨製麵粉的廢棄風車建築,而後被改作為餐廳/小酒館,這便是雷諾瓦知名畫作〈煎餅磨坊舞會〉的場景——結合餐廳與酒館的「煎餅磨坊」。
Image Courtesy of Le Moulin de la Galette.
1870 年代生活在巴黎的雷諾瓦,作品中有許多女孩,他替她們畫上紅通通的臉頰,畫風甜美、形象可愛討喜 。他喜歡畫人們跳舞、散步、彈琴、划船,呈現現代巴黎人在城市裡的休閒生活,很「法國味」,輕鬆悠閒。畫下〈煎餅磨坊舞會〉時雷諾瓦 35 歲,平時喜歡到咖啡館和朋友大談闊論、結交新朋友,而他也藉由畫筆將自己的生活方式描繪下來。
Image Courtesy of Le Moulin de la Galette.
畫作中前景第一桌幾個聊天的男女正是雷諾瓦的朋友,後方則有大量男女在跳舞,呈現當時休閒活動的熱鬧氛圍。印象派偏好明亮顏色,影子從不畫黑,也因此雷諾瓦總是用藍、紫畫陰影;畫裡是白晝變長的夏季,煤氣燈已經點亮,天光仍透過樹枝落在人們的衣服與帽子上,展現印象派追逐光影的特點。
這幅畫後來成為印象派最知名的畫作之一,而雷諾瓦亦成為奠定 19 世紀蒙馬特形象的重要貢獻者。2000 年後,法國電影《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mélie)承接,把如今的巴黎拍得充滿懷舊氣息,讓蒙馬特某種形式上成了巴黎的代名詞。今日此區依舊保留藝術風情,世界各地總有旅人來此探尋自己喜愛的藝術家曾住過、或畫過的地方,也還能見到不少保留磨坊風車作為特色的咖啡館、表演廳;而煎餅磨坊餐廳也持續經營,花園裡的用餐區替巴黎增添濃濃的田園鄉村氣息。
📍Le Moulin de la Galette
83 Rue Lepic, 75018 Paris
Opening Hours: 12:00 pm-10:15 pm
T:+33-146-06-84-77
紅磨坊|Moulin Rouge
蒙馬特區裡除了煎餅磨坊餐廳的風車,另一座讓世界各地大眾認識巴黎、絕不可錯過的風車就是「紅磨坊」了!有著符合各式階級、各種口味、花花綠綠玩樂活動的蒙馬特,正是巴黎「花都」名號的由來。1889 年巴黎舉辦萬國博覽會,艾爾菲鐵塔首次向世界亮相,吸引大批人潮和國際遊客到這座城市。抓準時機,紅磨坊便於當時開幕,以浮誇的裝潢、新型態的表演「康康舞」為特色,摩拳擦掌準備大展身手,吸引顧客上門。
Photography/ Martijn Adegeest. Pexel License.
在一票康康舞者中,「咕嚕小姐」便是紅透半邊天的康康舞女王!原名露易絲的咕嚕小姐,16 歲起開始跟著媽媽做洗衣工;她個性活潑,常趁媽媽不注意溜出去跳舞,抬腿動作甚至可以高舉到踢掉人的帽子,作風大膽又融合有難度的雜技,開始打出名號,後來到當紅的紅磨坊演出。她能一邊跳舞、一邊跳到顧客桌前,拿起客人的杯子一口喝掉,逗趣又具表演效果,也為她贏得「咕嚕小姐」名號,十分傳神。
‘La Danse au Moulin Rouge’,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 1895. Image Courtesy of Musée d’Orsay.
羅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便是慕咕嚕小姐名而來的眾多身影之一,此時已在蒙馬特定居的他,流連酒館、咖啡館,自在過著藝術家的浪蕩生活。身為貴族之後,羅特列克因少年時左右腿皆受傷、骨折,身材嬌小、無法長高,可看歌舞表演、喝酒、跳舞、或尋歡找風塵女子、聚集各種夜間娛樂的蒙馬特,便成了過往因身體缺陷而總被女性拒絕的羅特列克,尋找溫柔鄉的落腳處。
被後世評為墮落也好、享受生活也好,羅特列克盡力揮灑生命卻是毋庸置疑的。他創作大量以在蒙馬特出入的人物為主題的作品,畫中人物多為女性,從歌舞廳表演的舞者、小丑、歌手到風塵女子,展現她們平凡的人性,無涉社會地位。看似風流又沈溺於夜生活,羅特列克卻以畫筆深刻描繪 19 世紀女性的社會角色:富裕家庭的女孩只能在未來找個丈夫嫁人作為出路,勞動女性也只能從事薪資少得可憐的洗衣、賣花、製帽,為了負擔家庭生計,許多女性不得不兼差當交際花或接客提供性服務。
他將生活裡認識的形形色色女性生活片段畫下,部分作品也結合當時已純熟的彩色版畫技術,像是替紅磨坊所繪的宣傳海報,極具特色的人物風格與大量印刷,不僅成功吸引眾多上流階層客人,更成為帶動流行的媒介(咕嚕小姐多次出現在海報的髮型,每每都成為其他女孩的造型指標),或許也可視他為紅磨坊奠定地位的幕後重要推手。
羅特列克 36 歲過世,為天才 37 歲前遇死劫添加一個例子。他的海報如今繼續在巴黎各紀念品店販售,而至今依然聲名大噪、夜夜笙歌的紅磨坊,也在菜單上特意設計了「羅特列克套餐」,讓人感覺他雖然僅是短短到人間走一遭,但卻彷彿從來沒有真正離開過。百年後,表演繼續上演,夜晚永遠年輕。
Photography/ Hermann Traub. Pixabay License.
📍Moulin Rouge
82 Bd de Clichy, 75018 Paris
Opening Hours: 12:00 pm-10:15 pm
T: +33-153-09-82-82
特約作者羅苑韶
旅法資深媒體人,前中央社駐巴黎記者。自 2004 年起在法國擔任記者,一手寫時事、一手寫藝文;東南西北採訪藝術節、電影節、舞蹈節、
本篇為遍路文化合作文章。遍路文化專注於推廣有聲出版與另類人文、藝文知識,命名取自日本令人嚮往的朝聖之路——「四國遍路」,這是一條佛教空海大師的弘法之路,也是無數的「巡禮者」心靈淨化的重生之路。1200 年後的現在,踏上「遍路」的追尋之旅,是通往自由學習之路,也是一條與自我對話、心靈成長的旅途。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城市與生活風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