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m Service|穿梭日月之境,傾聽萬物神靈在耳邊呢喃:插畫家張穎

Room Service  /ˈruːm ˌsɝː.vɪs/
noun[ U ]
在自己的房(room)裡,提供專業的創作服務(service) 

四方或狹長,幽闇或明亮,閃現的迷茫或靈光在心底累長,緩緩拉長房內的時光。

創作人的房收束著腦中靈感的遷旅、自我與作品的較勁拉拔,以及創作必經的孤獨日常。在腦中重建發想、在紙上反覆改寫、在畫布上來回塗抹……房裡的維度映照著思緒的流動,一次次的推敲、排練皆是深具儀式性的情感練習,在其中晾曬創作的孤寂與作品裡的天地。

歡迎走進創作人的房。

Polysh_Tracy Cheung_26
ROOM:#插畫家張穎
服務時間:午餐後到想停筆時
服務內容:用繪畫表達對生活的啟發

穿梭日月宇宙,在房裡筆墨滲透,黑色是影子的延宕落於稿紙,柔軟刻畫對萬物之靈的觀察,勾勒起伏的生命動靜,沉謐在花草叢林與天地山海,擁抱自然、吹風——工作房裡響起了風鈴。

插畫家 Tracy Cheung 張穎,作品宛如神話寓言,交織現實與潛意識的呢喃,建構出龐大而細膩的視覺敘事,輕輕觸動自然生靈,觀照陰陽星辰的流動,將自己徜徉於時間之流:感受、開放、欣賞一切萬物。面對空白畫紙,執筆繪下對世界理解的「空」性,眼裡的日常豐盛之美。

.每天的開工儀式?

冥想、點線香。最近喜歡繡球花香調或森林感香氣。

・提供 Room Service 之後才養成的習慣?

冥想吧,我只會在這空間冥想。

.房裡有發生過什麼有趣的事嗎?

常常換位置創作,有光照的、沒光照的,享受不同角落帶來的靈感和樂趣。

.到了一天的休業時間,會做什麼呢?

和我的貓玩一下、看一本書。

從平面設計師到全職插畫家,工作與創作割裂成生活碎片,在張穎口中「我的另一個世界」裡,作品像筆尖與色彩縫合過的刺繡,用筆畫堆疊起伏紋理「生活是創作的養份,帶給我靈感,我覺得創作者難以與作品真正分開,作品來自本人的碎片,也因此在面對人生時,想如此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所以選擇成為插畫家。」

.每天的開工儀式?

冥想、點線香。最近喜歡繡球花香調或森林感香氣。

・提供 Room Service 之後才養成的習慣?

冥想吧,我只會在這空間冥想。

.房裡有發生過什麼有趣的事嗎?

常常換位置創作,有光照的、沒光照的,享受不同角落帶來的靈感和樂趣。

.到了一天的休業時間,會做什麼呢?

和我的貓玩一下、看一本書。

她的畫筆構形出屬於自己的世界觀,視覺主客體的定義可以是任何,也可以任何都不是,彷彿所有視覺佈局,都不是為奪目而擬捏,無論人類、花草樹木、動物、昆蟲皆自然原生地共存,自在恣意。生靈們有的朝向遠方,有的對望,作品筆觸柔緻而華麗,令人不願意錯放,卻能從畫中感受到一份平靜,恰如其分的疏離感,使觀者得以不同視角觀看世界的紛雜。

對於她自身或畫中萬物而言,或許什麼都可以自由來去,像風,像浪,情感的親密可以被允許,偶爾憂傷也是自然不過的事情。

安身於黑白,而後傾瀉色彩

畫作從初期呈現絕對的黑白,演進到鋪展出低飽和度配色,冷冽基調覆染著淡淡紫粉與藍,是張穎將內在感受,藉色彩緩緩道出她的一切敘事。

創作初期很癡迷黑白畫作,當時它們對我來說很純粹、很低調,我有東西想表達,又不想過於展示張揚,便創造一個黑白分明的世界。一直覺得色彩有很多可能性,但有可能性就有危險性,色彩作為直接與外界連通的元素,很容易感受到情緒。那段時間雖然看似封閉,但也不斷向內挖掘,挖掘到一個程度便覺醒,我開始理解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理解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

創作初期很癡迷黑白畫作,當時它們對我來說很純粹、很低調,我有東西想表達,又不想過於展示張揚,便創造一個黑白分明的世界。一直覺得色彩有很多可能性,但有可能性就有危險性,色彩作為直接與外界連通的元素,很容易感受到情緒。那段時間雖然看似封閉,但也不斷向內挖掘,挖掘到一個程度便覺醒,我開始理解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理解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

她安身於黑的保護,處理棘手或複雜的衝突,筆觸輪廓是白的,於幽暗空間裡沉澱著,像抓拾貝殼在岩石上刻鑿日記,像白鵝羽毛輕盈飄落到塵土的點綴,也如燭光,一抹燃燒軌跡點亮,創作靈感便隨之傾瀉。

穿梭在黑的基調一段時間後,她接觸到神秘學和內在靈性,開始理解各種情感與色彩的流動,「試著接受不同的情緒,這些色彩便自然生長出來,對於世界不再害怕表達跟接觸,願意敞開分享我的內心跟情感。」心境轉變描繪的新風景,讓顏色開始有機地分佈於作品。

遵循萬物,縮放瞳孔裡的動靜

細看張穎的畫作,沿線條結構來到核心焦點,不難發現「瞳孔」常作為溝通符號,是讓觀者走進作品的窗口,也是創作者向外觀看世界的表達。

早期作品的瞳孔元素很具像,當作人形的簡化符號,象徵著靈魂。我喜歡遠古文明,像希臘文明、日本神話等等,其中古埃及文明以木刻雕塑出眼睛、嘴巴,代表著人的表達與觀看——我覺得擁有『觀察』的能力是重要的,那不僅是單純看的過程,也包含內心有沒有看進更深入的東西。這是我在意的,用心觀察細節與內在,也影響著我的創作。

除了古文明的神秘色彩,張穎特別欣賞心理學家榮格對人類心靈與神話的論述,「神話是心靈原型的一種敘事,可以解答人類一生的母體議題:生死、男女、生命。」對原型議題的著迷,用作品回應現實生活裡的實證主義,試著結合神話寓意和靈性探討,在作品裡沿展出更多的思索討論。

「細節」是她畫作中迷人的關鍵,當視覺紛雜華麗,卻依然和諧平衡,彷彿作品的時間感,有屬於自己的分針走向。人像偶爾眼神空洞、偶爾如暗不見底的深淵,體現著生活裡必經的迷茫,亦如同她自身遇上低潮的側寫。「這些茫然和迷失,是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會有的自然狀態。我希望就如此呈現,也是一種享受活著的意思,放鬆的姿態去感受迷茫、體驗生命。」

當創作瓶頸無預警襲來,突然的無感、難以下筆,原本熟稔擅長的視覺與手感宛若出現隔閡——「瞬間就沒有感覺了」,從心窩處冒出的話,小聲地只有自己能聽見。這時她便毅然放下畫筆,「任其自然流過而不糾結,即使需要整整一個月。我會開始專注在關照身邊的人事物,可能是打掃、照顧植物,體驗煩悶的日常。在平淡中瑣碎地過生活,反而能慢慢找回創作的靈感跟力量。」一段徒留「空」的時日後,「又可以創作了」心底呢喃的聲音,如此喚醒自己。

一如畫作中縮放的空洞瞳孔,張弛有度的生活方能激起不同漣漪,弄皺湖面後再次看清自己的倒映,也正因為保持「空」的狀態,才有機會再次被起伏填滿,感受萬物喜怒哀樂。

「自然它就是,總在這裡發生」

大地花草叢間,葉脈枝條攀向陽而生,蜻蜓低飛過繡花球,貓與兔看著昆蟲來去,眼瞳縮放、耳朵轉動,也聆聽起湖面與海洋,魚游過人們的手掌間,鯨在遠方躍身,舉尾將浪花拍打到月亮……在現實甚或夢境,所感知到一切的自然,便是藝術。

自然它就是,總在這裡發生,能從生活中體現一些龐大、宏觀的存在或狀態,例如生跟死。觀察一棵樹便能發覺自然的循環輪迴,不管發生任何事都不影響生長、凋零、死去或再生——我對這樣的感受特別深刻。

自然它就是,總在這裡發生,能從生活中體現一些龐大、宏觀的存在或狀態,例如生跟死。觀察一棵樹便能發覺自然的循環輪迴,不管發生任何事都不影響生長、凋零、死去或再生——我對這樣的感受特別深刻。

當人類發展以自我為世界中心,凌駕於所有,張穎選擇去人本中心的自然觀,來理解自身存在的位置。認為萬物皆有靈的她,用真誠和自然產生連結,靠近海,觸摸樹林,在龐大世界裡成為生命的一員;無高低之別地順應、對話,用畫筆側寫治癒自己的動植物、昆蟲與自然景貌,相依於生活,也共生於作品。

作品中,贈與愛人的禮物《生命之樹》對她來說獨具意義,「我傾注自身對世界的理解,每一筆劃、每個結點都處理得非常細膩。每次重新觀看,都能感受當下創作的精神狀態。」另一幅喜愛的作品《殼》,一對貝殼上的雙生兒,象徵著意識與潛意識,亦是體內共存的理性和感性;蜷曲姿態,回歸到人類初始狀態,在羊水裡環抱自己,用身體跟心靈感知有形與無形。

生活如詩,閱讀日常走過的痕跡

在張穎的房裡,畫具和稿件、作品環繞,一隅角落汲取她珍視的碎片,鋪展、張貼,調和幽靜與明亮的平衡,打造成能安放自己的空間。書櫃、工作桌上擺放著滿滿書冊,繪畫之外其餘的大部分時間,她用來享受閱讀,「大部分的寫作者都很真誠對待文字,我很欣賞這種真誠。作者將對人生和世界的看法、自我掙扎放入文字裡,那些強度與深度有時會讓我感到安慰,彷彿隔著時空用精神和他們對話、溝通。生活裡並非每件事,都有機會與誰產生共鳴,但沈浸在文學裡能得到慰藉,也帶來強大的精神力。」合襯的畫框展示著畫作,像是將曾經傾注的時間留存,凝結當時的季節、心緒與感受。

我很喜歡儀式感。每天畫畫前要點線香或自己做的香薰蠟燭,一定要有火光陪著我。有時間的話做一個短冥想,可能十分鐘,藉由冥想把現實生活中放下,再開始投入到另一個世界裡創作。

點燃薰香,薄煙裊裊,一盞暖燭將思緒聚焦,在作品面前好好交出自己。「不欺瞞,真誠表達想表達的,不要為了其他意圖創作,除非那個意圖是我想要的。相較於對流量、趨勢的追尋,我只想要真誠面對自己。」

生活觸發的種種感受與痕跡,成為信手捻來的創作靈感。畫畫時,被輕音樂環繞或乾脆享受環境音,來到雨天便沈浸在雨滴節奏裡。無論手繪或電繪,紙上擬草打稿是必經步驟,紙本對她而言有另一種踏實感。動筆落墨線條,具現此刻的聲音、氣味與溫度,顯影房裡的時間感,彷彿萬物都有自己的段落,任意流動,可以現在就停筆,用一顆符號作為藉口,起身走走,也能一口氣就畫到盡頭,用筆尖進行句號般的輪廓。

秋日尾聲,張穎在紙上耕耘許久的創作光景,也迎來豐厚纍纍的收穫;年底在上海舉辦的個展,同時籌備著明年的深圳個展,還有一系列即將完成的塔羅牌卡插畫,房裡逐漸忙碌的日常繪出新的起伏節奏。她將持續用畫筆釋放萬物生命力,堆疊意識與潛意識交融的宇宙觀,凝視美、自然與自身,以一如以往龐然柔軟的目光與筆觸。

All Images Courtesy of Tracy Cheung.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創作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