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她的鏡頭前,你就會安靜下來。
如果有人問我,在攝影師陳詠華的鏡頭前是什麼感覺,我會這樣回答。在見到她之前便早仰其名,一方面是因為她的作品中幾乎是清一色的女性,再來是那些畫面所帶來抑鬱卻柔和的氣質;模特舉手投足間,她捕捉著隱隱展現的內在力量,好似只能靜默——若用任何文字說出口,作品裡飄渺的柔美情緒便從嘴邊溜走,像保存期限從「永恆」轉為「即刻」,留下淡淡的遺憾。


陳詠華的父親是攝影師也是藝術家,耳濡目染,她算是承接了這樣的天份與天性,從小就對相機著迷。她記得父親曾帶著她四處去拍照,但卻也從來沒教過她該如何去拍,讓她自己捕捉所看見的喜歡的一切,至今她心中依舊留著那樣自由自在的感受。後來大學念過世新新聞系,接著又轉念實踐服裝設計,對周遭、對影像、對美感、對結構,我想,她是如此在時間裡點點滴滴累積出這些敏銳,讓她在生活的種種上攝取無盡的靈感,並讓她在台灣攝影的圈子裡也日漸聲色。
前陣子在一次工作場合上遇見她,從前只看過她作品卻沒見過人——原來她這樣嬌小,甚至像少女般帶點羞澀;但說起話來又感覺她其實成熟世故,對生活充斥熱情與想法,於是我們聊起那些關於她鏡頭下的故事。

.第一次與攝影的接觸?
國小前爸爸送我一顆壞掉的鏡頭,那陣子我都會睡前放在床上當成寶,每晚對著房間的電燈看,觀察光與瞳孔的反射。
.對於攝影,從起初到現在最大的不同在哪?
心境上的轉變。以前覺得攝影就是一種紀錄,對當下存在與美的保存,現在我覺得攝影是自己的一種語言,可以無須透過文字表達我內在的感受和想法。我是一個比較壓抑的人,疲於也羞於說出我內在確切的感受,所以影像是我內在的一條道路、一片風景,它醞釀、承載並宣洩了某些情緒。
攝影師陳詠華。

.請談談你的作品。
貫穿所有照片主題的核心為「fragile」和「youth」,我慣於捕捉事物擁有的脆弱性質,也就是較為陰柔的一面。在生命的青春年華裡留下最美好的時刻,被攝者的那些情緒是壓抑的——它只會在某些瞬間抑或少數人面前表露,時而疏遠、時而親暱得無可自拔。






.為什麼總是將鏡頭對準女生?
一部分原因在於我自己是女性,我覺得我很能理解、並觸及女性的想法和感受,我覺得自己與她們有所連結。另一部分在於我很著迷於女性那種外在細緻、陰柔且脆弱,內在卻蘊含強大的能量、堅強的氣質。

.拍攝過程中你最享受的是?
拍女生時。我喜歡找出她們自己不曾知道或不曾理解的那面美感,並由拍攝的當下透過眼神或談話,找到彼此之間想表達的情緒,然後達到平衡。
.你認為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因著拍照你又看見什麼樣的自己?
我是個愛哭而矛盾的人,很容易感受情緒,像一張受潮的紙,有很多相似卻又不同的面向。但在工作上我發覺我很理性、專注,儼然是一個工作狂。












.現在熱衷的是?
學習一種中庸。
.目前心中有什麼是你最想用攝影去表達的?
我最想表達情感。我覺得好像每一段情感發生時,也同時注定了它的保存期限;而這個保存期限最美好的地方在於你看不見,所以當它失去的同時,你才會感受到一種遺憾——那種過期的惘然——然後才會學會好好珍惜或更用心地經營每一個當下。
.想對自己說的一句話?
用一種失去尋找某種獲得。








.有沒有所謂的「中心思想」?
正面接受並享受人生的每段喜怒哀樂。
.請與我們分享接下來的計畫。
目前正著手於一本攝影集,在探討情感的保存期限,將會是一本少量出版並且最像我自己的書。

看著陳詠華的作品,其中的女孩剛柔並濟、若詩如畫,時而疏離,時而親暱;空靈的表情暗藏著故事與秘密——那些只放在心裡的呢喃耳語,透出幾絲似有若無的氣息,好奇之餘更叫人看得舒服。在她溫柔的鏡頭背後,蘊藏著對自我強大的堅毅與執著;於是,即便每段情感總有保存期限,但至少藉由攝影,她將生命、青春的脆弱與美好,細膩保留。
All Images Courtesy of 陳詠華.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藝文與創作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