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庵茶屋(光庵–ガラスの茶室/ Kao-an Tea House),坐落於日本將軍塚天台宗青蓮院—一個可以俯瞰京都全景,海拔 220 米高的平台上—由日本設計師吉岡德仁費時五年設計、建造。吉岡德仁在建築與設計圈非常活躍,但很難將他歸類於特定領域;室內設計與建築外,他時常與時尚產業或工業設計跨界合作,創作具功能性的藝術品。而青蓮院的光庵茶屋,亦是他結合設計與實驗概念的藝術裝置。
日本茶道鼻祖村田珠光首推飲茶如打禪的概念,定下了四疊半大小的茶室格局;武野紹鷗力陳飲茶方式在於撫慰精神,而非鋪張炫耀;千利休則提出了四規七則,用以制定茶道應遵循的規矩。透過日積月累的規範訓練累積,茶道的流程如同修行,人的專注力得以提升,從而培養起對環繞於自身外、那細緻的感受力。
日本傳统茶室的建造追求六分實用,四分景致;外有露地,内為小間。鑑於茶事在有限的空間內舉行,為不讓客人感絕侷促,室内裝飾如插花應區別於花道的表現,力求自然風貌,體現其生命力。茶室布置亦應隨季節變化而調整,從視覺、聽覺、觸覺的感官上,讓客人知悉冬暖夏涼意境。
如其名,吉岡德仁的光庵茶屋材質為玻璃,坐在茶室内,得以毫無阻礙感受茶室外的光影景致變化。在特定時分,光線會穿過玻璃菱鏡,折射出一道小彩虹—雙手置於其上,如同溫柔捧起。茶室地板以及室外座椅由太空玻璃打造,光照於其中掀起透明漣漪,榻榻米、茶棚等茶室中所用的傳統結構則被省去—「我最重視的是設計『時間』的流動,如同它於自然裡被創造般。而為了設計『時間』,我們必須減輕對外觀設計的感知,與自然融為一體,感受『光』的本質。」吉岡德仁極為細緻地處理茶室材質,為的是關注不可言說的部分。比起物的形與格,他更看中物的精神。如何超越物體本身,設計一種體驗,設計無形體的時間與光,則是吉岡德仁的理念所在。
透過這極簡的「無重力」作品,吉岡德仁的目的,並不僅僅是通過現代設計與藝術實驗展現歷史與傳統的再生,更想思考並追溯茶道何以成為日本的象徵性文化之一。站在無意間的感知和連結自然關係的高度上,日本文化的起源於非生活在其中的我們而言,似乎變得更加有跡可循。
光庵茶屋(光庵–ガラスの茶室/ Kao-an Tea House)
京都青蓮院将軍塚青龍殿/ 京都府京都市山科区厨子奥花鳥町28
展出時間:展覽結束日未定,結束的三個月前,將於吉岡德仁網站發布。
All Images via 吉岡徳仁デザイン事務所.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設計與藝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