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實襯輕盈,光影映綠意:結合住家與工作室的山城居所,Chi’s House

Images Courtesy of Tad.atelier.

座落於海拔 1500 公尺高原上的大叻市(Đà Lạt),相較越南其他地區的氣候,四季氣溫維持在 17 至 25 度,豐沛的天然地景與植被造就「千花之城」的美譽,在法國殖民時期亦被用作避暑勝地,至今仍帶著愜意的度假氣息。置身在這座涼爽且充滿歐洲風情的山城中,街道上林立的建築帶有法國風格之餘,亦保有越南的傳統色彩;而這間融合工作室與住宅的「Chi’s House」,除了以富現代感的簡約線條佈局空間,建築團隊  Tad.atelier 更巧妙拿捏元素的對比與平衡,讓家擁有嶄新的面貌。

來自胡志明市的 Tad.atelier 認為建築是生命實體而不只是物體,始終相信藉由格局、結構的設計,能替人、環境與建築創造深度對話的機會。Chi’s House 的建地由三面擋土牆簇擁,緩緩地向山谷傾斜,建築團隊順應著地勢築起,以減少平整土地、移除障礙物的成本,也讓住家坐擁明媚的山谷景致與開闊視野,將生活與周遭大自然親密連結。

狹長的建地上保留三分之一給前庭,寬敞的面積也可用作停放車輛的空間;大面落地窗環繞著一樓,讓屋外廊道的花草綠意向內滲透。開放式的格局裡座落著廚房與客廳,多處種植區散落其中,無論是層架至地面蔓延的蔥鬱,或是隨挑高天花向上伸展的枝葉,皆巧妙模糊內、外的疆界分野,創造出置身室內庭院般的空間感。

位於中央的鋼構樓梯,則是畫龍點睛的視覺亮點,框架描繪出極具個性的俐落線條,具纖薄、散熱功能的穿孔踏板,篩落天窗撒下的柔光,替牆面與地板繪上靈動的光影表情;而營造氛圍的地面燈光,更讓樓梯宛若輕盈地懸浮於地面,平衡一室灰冷水泥材質構築的沉重感。

考量 Chi’s House 需結合住家與工作室的功能,設計團隊以樓梯為中心將室內劃分為前後兩側。二樓前方為屋主寢具品牌的展示空間,並在一樓大門設立戶外樓梯,讓前來拜訪的客戶能直通工作室,客房、臥室、衛浴等私領域則設置在建築後側;一、二樓之間更闢出一夾層空間作為主臥,錯層的格局替動線增添豐富的空間層次感。

二樓前方為屋主寢具品牌的展示空間

「這棟建築本身是對『對立共存』的體現:自然與人造、厚重與輕盈、陰暗與明亮、實體與虛空。我們透過空間佈局、材料運用、光線設計與色彩搭配,試著實踐這些對比的元素。」——Tad.atelier

一、二樓夾層間的主臥
一、二樓夾層間的主臥
二樓的客房
二樓前方為屋主寢具品牌的展示空間
一、二樓夾層間的主臥
一、二樓夾層間的主臥
二樓的客房

「這棟建築本身是對『對立共存』的體現:自然與人造、厚重與輕盈、陰暗與明亮、實體與虛空。我們透過空間佈局、材料運用、光線設計與色彩搭配,試著實踐這些對比的元素。」——Tad.atelier

著眼於各處細節,多種看似對比的元素與質地,被放置於足以互補且和諧的整體中,將屋主對「工作」與「居家」時刻共存於一屋的期許,完好安放進 Chi’s House 的日常,成為設計團隊口中別富趣味的「對立遊戲」(Game-of-the-Opposites)。至於大叻依山而立的美景?頂樓露台區便得以俯瞰青翠的松林谷地,在如畫的景色中,隨山城獨有的閒適步調共同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