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加拿大的女生 Sarah Di Domenico,在一家叫 Rose Antiques 的古董店關店特賣會上買到了一個鐵皮箱子。這個鐵皮箱子裝滿了物件,沈甸甸的,店主說這箱子從買來之後就沒來得及瞅瞅裡面到底是些什麼。「如果你回去發現裡面有債券的話,打電話給我。」—這是店主唯一的忠告。
最後,Sarah 用 40 塊錢的價格,買來者滿滿一箱子、塵封了半個多世紀的故事。箱子裡有上百張照片、底片、手寫信與私人物品,這一切都屬於箱子的主人,他的名字被寫在箱子上:「Omar Majid」;Sarah 在她家客廳地板上,認識了這位陌生人。
Sarah 把這些私人物件与書信鋪展開來,循着時間、寄件人等線索,慢慢拼湊串連成了一個半個多世紀前的羅曼史。她把每一封信的内容重新輸入電腦,掃描原件、為各類物件拍照整理,終於縷清了這橫跨 1940 年至 1959 年、發生在一個人身上的諸多愛情故事,Sarah 還為之建立了一個網站完整地呈現。
也許這部羅曼史足夠跌宕起伏、纏綿悱惻,但在當時 Sarah 眼中,這是一個陌生男人在半個世紀前發生的一樁樁年少蠢事集合:A Young Man’s Follies,網站就這麼誕生了。
四個女人,十年間的上百封信
經過整理,這上百封書信與照片分别與四位女人有關,她們分别叫:Lotte、Anita、Llyn 和 Margaretha。她們在寫信給男主角 Omar 的時間多有重疊,來自不同的背景、甚至國度;有的線索完整,有些只有殘破的隻言片語、時日不清。Sarah 盡她所能整理書信的時間線、感情線,搭配上女主人的照片與簡介,如同展示一部愛情电影的角色履歷。
1 號女主角:Lotte|上百封信,從開始到最後
Lotte 是一位瑞典姑娘,她和 Omar 相遇的时候,Omar 還是劍橋的學生。他們 1950 年開始交往,1952 年訂婚,1955 年分手,1957 年 Lotte 遇見了新的愛人。從開始到最後,書信的内容涉及了他們甜蜜的情話、爭吵的悲傷、直到最後投入新一段感情的坦承;筆墨之間無可否認的是,Lotte 始終把 Omar 留在心裡,無可分割了。
2 號女主角:Anita |「能成為密友,大概總帶著愛」
Anita 在與 Omar 相識的時候已有了未婚夫,兩人的書信間互相傾訴着自己當時的感情、學業等各種生活點滴。儘管後來 Anita 結束了感情,Omar 也似乎進入了新的階段,或許不能輕易將兩人間的情感與出軌、背叛掛鉤—「能成為密友,大概總帶著愛」,我想用黄偉文的這句話來形容,卻是合適的。
3 號女主角:Lynn|一見鍾情與義無反顧
Lynn 似乎是 Omar 在某次旅程中相識的旅伴,當時 Lynn 已經結婚,並且懷著孩子。Sarah 將 Lynn 的感情描述作「她孩子的爸爸並没有得到她的心。」我們看不到 Omar 給她的回復,無法完整了解整段感情的模樣,也無法想像在那個通訊困難的時代,「真愛」或「衝動」有著怎樣的力量,驅使一位已婚母親為一份一見鍾情義無反顧。
4 號女主角:Margaretha|遙遠的紅顏知己
Margaretha 是一位乖乖女,Sarah 認為她是 Omar 當時生活的四位女人中,最好的一位「女朋友」,是一位「知己」。他們的來往中很少有浪漫,多的是切實的生活關照。整理出的信件分别屬於 1951/ 52 年,以及 1955/ 56 年兩個階段。從時間線上我們可以知道那段時間 Omar 正與 Lotte 相戀、訂婚,而第二段則是他們分手的時日。在瑞典的 Margaretha 英文並不太好—每每抱怨自己的英文不好,卻又總是真誠地寫完一篇又一篇長長的信。
If he ever sees this, I hope Omar feels the inspiration, romanticism and wonderment he has unknowingly given to so many of us. Thank you, wonderful stranger.
如果真的讀完網站上所有的書信,或許會更明白為何 Sarah 稱之為「A Young Man’s Follies」。在這樣的感情糾葛中,或許總有對錯但又難分對錯;而在塵封了半個世紀之後,這段往事以這樣的方式重見天日,更多的人看到的是那些已經泛黄的紙頁、有些清晰也有些褪色的筆墨痕跡所描述的美,故事本身也許已經不再重要。如同 Sarah 所說:「如果 Omar 能看到這個網站,希望他能感受到他在無意間給予人們的靈感、浪漫與驚奇。謝謝你,精彩的陌生人。」
那些被 ILFORD 膠片記錄下的時代
行李箱裡有那麼多的照片,讓我們知道年輕的 Omar 先生當時如何風流倜儻,也讓我們知道幾位故事女主角的模樣。
一些 Omar 先生的私人收藏
日記本、票根、地圖,還有一些小册子、明信片。我們無從知道為什麼 Omar 先生要留著這些東西,或許都與他的私人記憶有關。我們更無從知道,為什麼他會忘記了這些悉心收藏的小物件。這些私物除了透露著一些與故事情節有關的線索之外,也讓我們看見了那個時代的美術是這樣質樸但雋永。
一場創作展,用 1950 年的情書做 21 世紀的愛意表達
除了這個網站之外,Sarah 還策劃了一場名為《A Young Man’s Follies》的展覽。Sarah 邀請 13 對熱戀中的情侣,寄給他們來自1950 年代的情書,讓他們以各自的方式進行再創作。以當代的方式,重新詮釋一份「愛」的表達。這場展覽於 2015 年 11 月在多倫多展開,也許今年會前往蒙特利爾再辦一場。
最後,到底誰是 Omar 先生?
去年,Sarah 在東京旅行的時候接到了加拿大星報的記者電話。
「我們找到他了!」
「找到誰了?」
如今,Omar 先生已經 84 歲高齡了。不知道,他是否還記得那些半個世紀前的故事和女孩們。
Text/ 言玖
Photography/ Sarah Di Domenico
【此篇為 Polysh x VOICER 合作文章】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設計與藝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