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開白色大門,窺見老屋的餘韻:台南日常風景,浮游咖啡

浮游咖啡,期許成為每個人路途中間的休息站,休息後便能走的更長遠。
浮游咖啡,期許成為每個人路途中間的休息站,休息後便能走的更長遠。

Photography/ Charlie Huang.

「冰箱裡有楊桃汁喔,可以先喝。」

頂著烈陽從外頭走進浮游咖啡的客人,第一聲聽到的不是歡迎光臨,而是店老闆龔龔如老友般的親切招呼。她的口吻,堅定而沈靜,為這個座落於台南中西區、將老屋整理打造的咖啡廳空間,定義了第一印象。每個走進來的人,都能安心放下奔波的狼狽,挑個喜歡的角落自在窩著,讓龔龔為你推薦一杯適合今日心情與個人口味的單品咖啡。等待的同時,還能一邊跟老闆話家常,一邊摸摸這裡的另一重要成員店狗麗噢(台語:你喔),享受如去朋友家串門子的愜意。坐在此處一刻鐘,便能見台南的日常風景,濃濃的人情味滲進咖啡香,嚐起來每一口都是溫暖。

經營五年的浮游咖啡,於今年十一月搬遷新址,落腳於一棟擁有美麗白色鐵花窗四層樓老洋房的一樓。

經營五年的浮游咖啡,於今年十一月搬遷新址,落腳於一棟擁有美麗白色鐵花窗四層樓老洋房的一樓。
經營五年的浮游咖啡,於今年十一月搬遷新址,落腳於一棟擁有美麗白色鐵花窗四層樓老洋房的一樓。
經營五年的浮游咖啡,於今年十一月搬遷新址,落腳於一棟擁有美麗白色鐵花窗四層樓老洋房的一樓。

經營五年的浮游咖啡,於今年十一月搬遷新址,落腳於一棟擁有美麗白色鐵花窗四層樓老洋房的一樓。在前往浮游咖啡的路上,才剛彎進巷弄,印入眼簾的即是店面,大片質樸純白色木門上頭連接著鐵花窗,門上的窗格嵌入透明玻璃,點綴著老闆喜愛的電影、劇場表演海報與明信片,用彩色的紙膠帶隨性貼上;門口兩側擺放了幾株神采奕奕的綠色植栽,一台黑色腳踏車,一幅淡雅的生活構圖畫作,就這樣擺放在街頭。往兩側拉開的木門,彷彿張開雙手歡迎你的到來,領你走進重新開幕的浮游咖啡——由龔龔一手打造,結合咖啡廳、選物店與民宿的複合式空間。

拉開門後進入小前院,老屋古早的廳堂格局仍能見輪廓,自前院引入明亮陽光。

拉開門後進入小前院,老屋古早的廳堂格局仍能見輪廓,自前院引入明亮陽光。
白色拉門上點綴著老闆喜愛的電影、劇場表演海報與明信片,用彩色的紙膠帶隨性貼上。
白色拉門上點綴著老闆喜愛的電影、劇場表演海報與明信片,用彩色的紙膠帶隨性貼上。
拉開門後進入小前院,老屋古早的廳堂格局仍能見輪廓,自前院引入明亮陽光。
拉開門後進入小前院,老屋古早的廳堂格局仍能見輪廓,自前院引入明亮陽光。

五年前,為了尋找店面,這間曾看過但沒有租下的老房,五年後,龔龔被緣份牽回了原點。她說:「房子好像會自己來找妳」,這裡成了浮游咖啡過去與未來的交會處。老屋古早的廳堂格局仍能見輪廓,但門的隔閡再此並不多見,綿延的柔和自然光,讓整間浮游咖啡成了無壓迫感的開放式空間。屋中的磨石子地面、細石子柱、牆面、階梯與和室,皆被完整保留。穿過大門後的前院,來到的就是咖啡廳的主舞台,設置吧台的核心區域;其中最耀眼的,就屬牆上成排的白色室內窗花,像蕾絲一樣整齊滾邊,看一下午都看不膩的標準老屋韻味。

窗台擺放日常小物與植栽,牆柱上的「平安」兩字,道盡店主龔龔對生活的知足期待。

窗台擺放日常小物與植栽,牆柱上的「平安」兩字,道盡店主龔龔對生活的知足期待。

磨石子柱、木紋、乾燥花與綠葉,各種紋路妝點咖啡館空間。

磨石子柱、木紋、乾燥花與綠葉,各種紋路妝點咖啡館空間。

穿過大門後的前院,來到的就是咖啡廳的主舞台——設置吧台的核心區域,新舊混搭雜而不亂。

穿過大門後的前院,來到的就是咖啡廳的主舞台——設置吧台的核心區域,新舊混搭雜而不亂。
窗台擺放日常小物與植栽,牆柱上的「平安」兩字,道盡店主龔龔對生活的知足期待。
窗台擺放日常小物與植栽,牆柱上的「平安」兩字,道盡店主龔龔對生活的知足期待。
磨石子柱、木紋、乾燥花與綠葉,各種紋路妝點咖啡館空間。
磨石子柱、木紋、乾燥花與綠葉,各種紋路妝點咖啡館空間。
穿過大門後的前院,來到的就是咖啡廳的主舞台——設置吧台的核心區域,新舊混搭雜而不亂。
穿過大門後的前院,來到的就是咖啡廳的主舞台——設置吧台的核心區域,新舊混搭雜而不亂。

將先前店裡的物件搬進新的空間中,龔龔再度施展她所擅長的混搭魔力,以木作傢俱為主軸,結合鐵件跟燈具,與近期她更加重視的綠色植栽與布料的巧妙選取跟搭配,賦予屋裡的每個角落獨特又和諧的性格。沿用前房東手工打造的木製燈具,展示成排晶亮咖啡壺的吧台就設置於燈的下方,店家精選的各式咖啡豆、茶葉與杯具,整齊安靜地擺放在牆上與工作台上。

刷上藍漆的牆面上方,白色窗花在室內綻放如蕾絲般的整齊滾邊。

刷上藍漆的牆面上方,白色窗花在室內綻放如蕾絲般的整齊滾邊。

手寫菜單以綠色紙膠帶隨性貼黏在窗框,老舊的綠色紗窗成了最古早味的背景。

手寫菜單以綠色紙膠帶隨性貼黏在窗框,老舊的綠色紗窗成了最古早味的背景。

沙發上方的木櫃堆疊著大量的 CD 與 DVD,供客人瀏覽,也是彼此開啟交流的話題。

沙發上方的木櫃堆疊著大量的 CD 與 DVD,供客人瀏覽,也是彼此開啟交流的話題。

一旁的座位區,倚著窗戶享受照進的朦朧日光,就是打發下午最舒適的角落。

一旁的座位區,倚著窗戶享受照進的朦朧日光,就是打發下午最舒適的角落。
刷上藍漆的牆面上方,白色窗花在室內綻放如蕾絲般的整齊滾邊。
刷上藍漆的牆面上方,白色窗花在室內綻放如蕾絲般的整齊滾邊。
手寫菜單以綠色紙膠帶隨性貼黏在窗框,老舊的綠色紗窗成了最古早味的背景。
手寫菜單以綠色紙膠帶隨性貼黏在窗框,老舊的綠色紗窗成了最古早味的背景。
沙發上方的木櫃堆疊著大量的 CD 與 DVD,供客人瀏覽,也是彼此開啟交流的話題。
沙發上方的木櫃堆疊著大量的 CD 與 DVD,供客人瀏覽,也是彼此開啟交流的話題。
一旁的座位區,倚著窗戶享受照進的朦朧日光,就是打發下午最舒適的角落。
一旁的座位區,倚著窗戶享受照進的朦朧日光,就是打發下午最舒適的角落。

曾任文案與編劇的龔龔,擁有大量的報章雜誌、CD 與 DVD 等私人收藏,她無私地將它們擺放在店裡,與客人真誠直接地交換對生活的觀察與體悟。熱愛影像作品的龔龔,也透過張貼視覺強烈的電影海報跟各類紙製宣傳品,添增空間裡的人性與故事性,同時讓自己在工作環境中充分懷有安全感。

前院的小小座檯,一旁堆疊著木窗與工具,在大量綠色植栽環繞下,竟也有種庭院工作室般的舒適感。

前院的小小座檯,一旁堆疊著木窗與工具,在大量綠色植栽環繞下,竟也有種庭院工作室般的舒適感。

在放滿書籍的樓梯上挑本好書,靜靜閱讀,自是與自己獨處的好時光。

在放滿書籍的樓梯上挑本好書,靜靜閱讀,自是與自己獨處的好時光。
樓梯上放滿鞏鞏的藏書。
樓梯上放滿鞏鞏的藏書。
前院的小小座檯,一旁堆疊著木窗與工具,在大量綠色植栽環繞下,竟也有種庭院工作室般的舒適感。
前院的小小座檯,一旁堆疊著木窗與工具,在大量綠色植栽環繞下,竟也有種庭院工作室般的舒適感。
在放滿書籍的樓梯上挑本好書,靜靜閱讀,自是與自己獨處的好時光。
在放滿書籍的樓梯上挑本好書,靜靜閱讀,自是與自己獨處的好時光。

談到咖啡,龔龔自嘲不屬於任何流派,比起昂貴的工具或精密的技術,她最在乎的,是真誠煮一杯好喝的咖啡給特地前來的客人。多年的經驗累積,她會自己烘豆,也嚴選來自花蓮與各地的優質咖啡豆;在店裡,總能看見她站在吧台後方、一杯杯耐心為客人沖泡咖啡的身影。擁有嶄新面貌的浮游咖啡,經營內容也隨之成熟蛻變,除了對咖啡與茶飲的品質要求,龔龔也將投入更多心力於選物店的經營,發掘更多提升生活風格的可能性。

紙本小誌、卡片或是手工小物,龔龔也在店內闢了一個角落擺放,挖掘更多提升生活風格的可能性。

紙本小誌、卡片或是手工小物,龔龔也在店內闢了一個角落擺放,挖掘更多提升生活風格的可能性。

在書籍小誌卡片等選物的角落前放入座椅,讓客人能隨意翻閱。

在書籍小誌卡片等選物的角落前放入座椅,讓客人能隨意翻閱。
紙本小誌、卡片或是手工小物,龔龔也在店內闢了一個角落擺放,挖掘更多提升生活風格的可能性。
紙本小誌、卡片或是手工小物,龔龔也在店內闢了一個角落擺放,挖掘更多提升生活風格的可能性。
在書籍小誌卡片等選物的角落前放入座椅,讓客人能隨意翻閱。
在書籍小誌卡片等選物的角落前放入座椅,讓客人能隨意翻閱。

經歷過店面搬遷的混亂後,龔龔深刻體會,經營咖啡廳不只是單向的提供服務,客人所給予回饋的療癒實則更多。尤其在收拾上一家店時,她獲得許多客人的打氣跟關心,平凡的日常對話如黑暗中的微小燭光,適時的讓龔龔深感溫暖。這樣的交流更將咖啡廳回歸到店名的「浮游」二字——這是龔龔多年前寫過的劇本名稱,直指一種生活的狀態,也是她藉著經營以浮游為名的咖啡廳所希望做的:成為每個人路途中間的休息站,休息後便能走的更長遠。

浮游咖啡,期許成為每個人路途中間的休息站,休息後便能走的更長遠。

浮游咖啡,期許成為每個人路途中間的休息站,休息後便能走的更長遠。
浮游咖啡,期許成為每個人路途中間的休息站,休息後便能走的更長遠。
浮游咖啡,期許成為每個人路途中間的休息站,休息後便能走的更長遠。

浮游咖啡 
中西區府前路一段122巷81號
Opening Hours: Thu-Mon/ 01:00 pm-08:00 pm
T: 0975-116-988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生活風格與旅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