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藏時代鏽色的「鐵花窗」,正透過兩位九零後的年輕女孩:林杰妤、徐翌榕,以文創思維抒寫屬於這個時代的新詩篇。坐落於台中審計新村,布菈瑟 Blossom——鐵花窗生活設計,延續過往鐵窗師傅的純手作精神,結合設計重新詮釋窗花元素,發展系列日常生活器品,重拾鐵花窗價值。
踏進布菈瑟 Blossom 鐵花窗生活設計店內,隨處可見親切溫暖的手寫筆跡。
布菈瑟 Blossom 鐵花窗生活設計,以 Blossom 為名,即是希望鐵花窗的二次生命能像花朵般再次綻放。
這間店其實是從兩位店主杰妤與翌榕大學畢業製作的設計概念延伸而出,到現在逐漸發展成一間精緻的小店。
鐵花窗初為防盜而製,可防衛卻不減優雅韻味——這是台灣 60 年代獨有的城市美學。
鐵花窗於 1920 年隨西洋建築傳入台灣,1970 年因經濟起飛人們美學意識提升而盛行,並在 1990 年後漸漸被不鏽鋼取代而沒落。沒有制式規範的窗花圖紋,全憑師傅想像力創作,透過焊接、鍛造、彎折,拚撞出多樣圖紋結構,細膩處理且兼具美感,是當年不可或缺的工藝技術。此外,也同時反映屋主品味及樓房街景獨特性的藝術內涵,反觀現以整列有序的橫豎鐵管,構起冷肅、秩序的城市面貌,「窗」似乎只成為配上高樓大廈的最佳單品。
杰妤與翌榕認為鐵花窗是台灣 60 年代獨有的城市美學。
布菈瑟 Blossom 鐵花窗生活設計,以 Blossom 為名,即是希望鐵花窗的二次生命能像花朵般再次綻放。「布菈瑟 Blossom 店內商品,全以日常用品為主,因為覺得窗戶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選日常的東西、大家現在還會再用的,就能再繼續說新的故事。」以這一代的視角,留存這塊土地的細節之美,杰妤翻閱資料並解說著,她們從大學畢業製作的設計概念,發展到現在成為一間精緻的小店,鐵花窗對於人們的情感連結,是那麼細微而且值得不斷回憶。
被收藏起的鐵花窗與兩人作品,在店內昏黃的燈光下,靜靜訴說著被遺忘的時代故事。
被收藏起的鐵花窗與兩人作品,在店內昏黃的燈光下,靜靜訴說著被遺忘的時代故事。
「很多人以為我們是設計鐵花窗的花樣,或是繼續做窗戶,但其實不是。」探究設計理念,她們不斷激撞新舊交織的火花,轉化建築結構與造型,巧思運用到商品設計上,都是許多的挑戰與考驗。除鐵花窗元素,杰妤和翌榕在討論商品開發時,都希望能多與台灣各沒落的傳統產業作結合,因此也發展出與「廣興紙寮」合作的手抄紙商品。抱著想好好留住過往年代的獨特溫度,這樣單純的念頭,也在心裡悄悄建立起屬於她們的小小使命感。
店主杰妤與翌榕,希望能以布菈瑟 Blossom 鐵花窗生活設計之名,與台灣各沒落的傳統產業作結合。
細節會完成東西的質感。
兩個人,四雙手,慢工出細活。談及收集文樣的過程,得知鐵花窗皆是師傅一個個焊上,她們決定也以手作來完成商品,一點一滴用雙手學習,堆疊出屬於布菈瑟的精神底蘊。杰妤靦腆地提起,「記得剛開始接觸陶土,經常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執行,歷經來來回回的過程⋯然後它就會告訴你,這樣是不行的(笑)! 而平常在處理窗花紋路細節時,我們總是特別花上一點時間,像翌榕她會一直修改到自己也喜歡這個東西才肯罷休。我想,這也是一直以來作品產出比較慢的原因。」雖然目前商品數不算多,但陳列在店內大大小小的器皿、餐具、文具,都以新的面貌詮釋了鐵花窗的時代價值。每當客人進門拜訪,沒有過多熱情推銷,而是希望人們沉浸在空間裡流竄的手作溫度,讓商品自己說話。
目前店內商品數不算多,但陳列在店內大大小小的器皿、餐具、文具,都以新的面貌詮釋了鐵花窗的時代價值。
店內所有商品,皆是兩人一點一滴用雙手學習,堆疊出屬於布菈瑟的精神底蘊。
「細節會完成東西的質感。」慢工出細活的態度,是杰妤與翌榕兩人深信的。
店內所有商品,皆是兩人一點一滴用雙手學習,堆疊出屬於布菈瑟的精神底蘊。
瀏覽各式各樣的日常生活小道具,看著一旁創作靈感來源的鐵花窗照片,不免也使人開始在腦中回想,自己曾看過哪些造型花窗,是在哪個巷弄間,是在怎麼樣的建築上⋯不知不覺會回到當時的場景,懷念油然而生,想將這樣的感受帶回家。鐵花窗陪伴很多人長大,也許不是這麼顯眼,但若能再以新的形式陪伴我們的日常,也是一種延續的幸福。目前店裡最受歡迎的小道具們是「鉚接筷嫁」與「小鐵窗迴紋針」,杰妤更提到曾有客人將筷架當婚禮小物,希望親友們收到之後,都能找到很棒的人一起快嫁!快嫁!
鉚接筷嫁,將最傳統的窗花鉚接做法轉化到瓷土上,運用釉料繪製仿鏽色增添韻味。
小鐵窗迴紋針,將收集到的鐵窗設計實體化,變成討喜可愛的小文具。
身處清新愜意的布菈瑟Blossom,從店門口到店內各角落,都能發現翌榕的手寫筆跡,一筆一劃勾勒出她們對於這間店的理想,細膩而內斂的堅持。整間店杰妤最喜歡的地方,是這個位在櫃檯處旁的窗框們,尺寸不大卻很剛好,崁入牆面靜靜地襯出向外擺放的展示品。她談起這些拾來的老舊窗框,有的甚至是檜木製,貼近細聞會散發出淡淡香氣,想起這樣的好物品被任意丟棄,總覺得很可惜。
布菈瑟 Blossom 鐵花窗生活設計店內,隨處可見親切溫暖的手寫筆跡。
兩人平常散步時,總會忍不住尋找著丟棄的窗框或鐵花窗;將它們拾來放在店內,小心翼翼收藏。
「除了窗框,店內放的鐵花窗也都是各處撿來的,記得剛進駐審計新村時,這裡每戶都有鐵花窗,可惜來不及保留後來都被拆掉了。當時就覺得,選擇保留鐵花窗這件事情是有它存在的意義,因為很多東西都會隨時代被淘汰掉⋯」坦言平常散步,總會忍不住尋找鐵花窗的她們,即使人到了國外旅遊,也仍保有這樣的習慣,每次每次的新發現,都會是一個日常的小驚喜!將收集到的鐵花窗,細心分類整理收藏起來,變成未來創作靈感的來源。或許也是因為這樣,這間店給人的感覺很像鐵花窗的小小博物館;隨牆面照片與桌上紙條的介紹,不自覺投入窗花世界的故事,去細探每個幾何圖形變幻的巧思,體會從沒發現過的日常美好。
望著窗上的手寫字——「綻放」,想起近期重拾翻閱星野道夫《與時間之河的約定:來自極地的永恆呼喚》一書裡,很喜歡的一段話:「一個體驗要在心中開花結果,是需要一段時間的。」那些正在萌芽的念頭,會歷經許多時間淬煉,將努力踏實的過程,濃縮為孕育一朵花苞的養份,等待春天來臨之際,閃耀綻放。
「再次綻放的日常美學。」
後記
踏出布菈瑟店內之後,從台中回程到台北,一路上忍不住開始在街道上搜尋鐵花窗蹤影⋯偶爾可見幾戶人家還繼續使用鐵花窗,略生鏽的藍,顏色暗淡的白,有花朵造型,也有不知怎麼稱呼的幾何圖形。過去不曾停下腳步關注,當此時此刻發現窗的各式面貌,就展開了日常觀察的趣味性。
然後,意外發現驚喜!刻意想在街道上尋找鐵花窗的我,結果自己家門口旁的窗,就是一大片的可愛蝴蝶結造型,突然好想知道以前爺爺奶奶選擇窗花造型的理由,那種懷念起小時候的記憶溫度,就這樣輕輕的撥弄了一下心弦。建議大家,試著在自己居住的城市裡,來段與鐵花窗的小小邂逅之旅。
布菈瑟 Blossom – 鐵花窗生活設計
台中市西區民生路 368 巷 4 弄 8 號
Opening Hours: Wed-Sun/ 11:00 am-18:00 pm(過年期間初二 1/29 回復營業)
T: 0911-614-283
Photography/ Jonathan Chu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專訪與藝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