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場內喝一杯?墨爾本「超街頭」的酒吧與塗鴉藝廊,Whitehart

Photography/ Maya unless stated otherwise.

貨櫃酒吧(Container bar)是近幾年相當流行的創意概念,經常被運用在快閃店的活動中;這些航運貨櫃箱有其固有的強度、廣泛的可用性,比傳統建築材料(例如:磚或水泥)都來得更加環保。而位在墨爾本市中心一處改建的停車場上,名為 Whitehart 的複合式空間成為當地人的熱門新據點;大型鋼條與蕨類植物不相干擾的箝制一起,Whitehart 不只將停車場的工業空間重新再利用,也成功搭上這一波貨櫃酒吧的風潮。在停車場與貨櫃這兩種容納空間裡,創造出一個既遮蔽又開放的格局,供來訪者在此一覽極具墨爾本特色的城市塗鴉藝術創作。空間前身場域的特性,搭上街頭藝術的個性,稱它為「超街頭」的酒吧一點也不為過。

穿過如小巷般的入口,便進入別有洞天的酒吧。酒吧來自一對別有來頭的夫妻檔聯手打造;店主 Stephen Johnson 是位電影導演,也曾因為替澳洲知名原住民搖滾樂團 Yothu Yindi 拍攝音樂錄像而聞名;他的妻子 Sabrina Santucci 則是一名藝術老師,熱衷於各國的料理研究。

貨櫃酒吧的想法並非兩人剎那蹦出的靈感,Stephen 身為導演,因為工作因素時常旅行於各地,也深受世界各地風格獨特的酒吧所啟發,因而萌生貨櫃酒吧的可行性,並且將此靈感加以延伸。Whitehart 便位在名為 Whitehart Lane 的巷弄裡,夫妻兩人長期使用 Whitehart 巷內的舊停車場,有感快速變化的時代,舊式停車場已跟不上現代人使用習慣;在一次機會裡得知改建的機會,便將這利用率極低的空間,重新引入人潮。

Whitehart 整體空間擁有兩層樓的開放格局,一樓裝有兩個貨櫃——一個改造為吧台,另一個則改造為帶有四個隔間的廁所——而其中的 DJ 台也是用工業鐵器所製成。空間四周採用重型工業鋼架支撐為骨架,透明玻璃鑲板則在上方庇護著;挑高的天花板使自然光線輕易地進入每一角落,挑戰墨爾本激烈的南半球光線,佐以各式各樣的綠色植栽,巧妙平衡生硬的工業美學。

原本便投入在藝術與創作領域的 Stephen 夫婦,與當地藝術家的合作關係相當緊密;在 Whitehart 成立後,也與墨爾本的塗鴉藝術家 J amie Edward 與 Maddison Kitching 共創的藝術工作室 Daisylegs 合作,安裝多層藝術裝置與牆面投影,替酒吧場地營造出濃厚的城市氛圍,並在巨大的牆面上塗鴉象徵酒吧的白鹿壁畫。或是,在貨櫃的外牆上,繪上一連串豆豆先生的塗鴉,帶著諷刺與詼諧兼具的幽默感,讓美好愜意的場域賦予街頭藝術表現的更多可能。

不只空間充滿特色, Whitehart 的菜單與酒品選擇也獲得墨爾本時尚人士的青睞。Whitehart 的料理由當地食品商販在餐車上販售,隨著季節變更菜式的選項,增加菜單的新鮮感;酒品則由澳洲當地與歐洲等地挑選,提供不同價格、選項的啤酒與雞尾酒,滿足饕客的各樣需求。

Image courtesy of Whitehart.
Image courtesy of Whitehart.
Image courtesy of Whitehart.

如今已成為當地人在市中心享受大型空間與美酒美食,Whitehart 同時兼具個性與潮流優勢的獨特據點,如同書籍作為傳遞文化的媒介般,讓酒吧展現的空間與氛圍,打破了傳統硬體的迷思。享受其中的同時,也提供人們另一種認識墨爾本與當地飲食人文的角度。

Image courtesy of Whitehart.

Whitehart
22 Whitehart Lane, 3000 Melbourne
Opening Hours: Sun-Wed/ 12:00 pm-11:00 pm
Thu/ 12:00 pm-00:00 am
Fri-Sat/ 12:00 pm-01:00 am
T: +61-3-9602-2260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城市與生活風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