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研究所|這些家具「怪」有意思的:那些在設計裡找樂子的設計師

有沒有想過如果桌子不再是方的,椅子不再是圓的,我們每天睡醒睜眼、加班回家之後的心情,會不會發生什麽改變?當下,奇奇怪怪的家具設計正在掀起新潮流,是時候丟掉凡事必提實用那一套,用一劑名為「不實用主義」的幽默感,把生活中的無聊打得煙消雲散。

 

你敢不敢讓這些「不正經」的設計師入侵你的房間?

 

① 玩很大 BIG-GAME

 

BIG-GAME 是一家瑞士洛桑的設計工作室,由三個玩心大發的設計師於 2004 年組成。除了愛玩,設計師還說,因為他們的名字太長(Scott de Martinville、Elric Petit 和 Grégoire Jeanmonod),所以乾脆起個簡單好記的名字。

 

 

他們的代表作「Bold Chair」真的很大膽,彷彿用粗粗的彩色筆,大剌剌地畫兩條線便完事兒;無論放在哪個正經八百的角落,都能讓氣氛一下變得幽默起來,現在已經被識貨的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巴黎藝術博物館收入館藏。

 

 

 

團隊三人在確定功能性和可負擔性之後,才會放心地開發腦洞。像是這個可以根據小朋友隨年齡飛漲的身高調節高度的「Little Big」系列就是絕佳例證。紅藍白三色的椅座架在木頭基座上,當孩童年齡逐漸拉長身高,椅座也逐漸往上拉高,往上露出的基座支架就像露出腳踝。三個大男孩很愛玩,但絕對玩得很認真。

 

 

② Screw You! Eddie Olin

 

如果看到「screw you」,配上大大的微笑圖形,不要生氣,這不是在罵人,是英國設計師 Eddie Olin 開的一個玩笑。他的設計想法既童稚又聰明!每當面對組裝家具和附上的說明書,不少大人依然一頭霧水,所以 Eddie 讓步驟最懶化,只要從容不迫地扭一扭特大號螺栓統統搞定,「screw you」竟然變成一件令人開心的事。

 

 

 

Eddie 不尋常的腦迴路,跟他的平面設計背景不無連結。他在螢幕上創造他的美學,並嘗試各種技術讓作品變成現實;設計風格不拘一格,但其中的共同點以及最重要的重點,就是一定要好玩,3D 打印的 Design 2.0 系列就是他最新玩耍出來的成果。

 

 

③ Oops!前方心動預警 Pierre Yovanovitch

 

法國設計師 Pierre Yovanovitch 的故事,在業界無人不曉——商學院畢業,在時裝和配飾設計領域有近十年履歷,忽然轉頭和室內設計陷入熱戀……令人心動的不只是他這個人,當然還有他設計的家具。

 

 

系列名為「OOPS」,彷彿一個愉快的意外,只消看一眼心就撲通撲通。豎著小熊耳朵的毛絨絨沙發,跟外星人腦袋相似度 100% 的台燈……Yovanovitch 拒絕高高在上的設計,所以他聽從自然純粹的初心,「這是關於生活的,為什麽不能找點樂子呢?」

 

 

 

 

 

在設計裡找樂子卻並不表示他的設計是輕率的。事實上,常年和法國傳統工匠合作並有深厚交情的他,讓設計的質感有了背書。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縝密的考慮,但設計師只要人們感受到它的溫暖和舒服就夠了。

 

④ 誰動了我的奶酪 Henrik Ødegaard

 

做家具的建築師不少,我們已經摸清他們不愛按牌理出牌的個性,然而看到挪威建築師 Henrik Ødegaard 的作品,還是忍不住讓人楞了一下——這分明是一塊大型起司吧?另一塊被偷吃得更兇的起司,是異曲同工的 Slurp 系列,由層壓松木切割制成,每一件產品都是獨一無二的。

 

 

 

玩過大型起司,Henrik Ødegaard 接著玩溜滑梯。他設計了一個形似小型溜滑梯的茶几,在其中依然不用直線跟銳利的角度,而是用一種接近融化的俏皮線條,讓置物有了節奏感。

 

 

⑤ 特大號的可愛 JUMBO

 

因為一樣喜歡麥當勞和米老鼠,設計師 Justin Donnelly 和 Monling Lee 變成好友,一起組成了 JUMBO 工作室。兩人完全沒有建築學院出身的架子,「我們就想做一些蠢蠢的東西。」

 

 

「Neotenic」系列的稚拙造型,似乎是用氣球拗了一圈做成的。不過製作可一點都不簡單,彎曲的鋼管上沒有可見的接縫,外觀的特殊塗層,使金屬表面有了胖乎乎的光澤感。

 

 

 

他們把更多好玩的空間留給椅子的底座,不同的質地和色彩組合,跟光滑的金屬結構形成有趣的並置。JUMBO 希望永遠擁有小時候的單純,所以放大了所有可愛的特征,碰撞出兩百分的快樂屬性,讓人一秒回到童年狀態。

 

⑥ 具藝術品味的設計怪人 Max Lamb

 

英國設計師 Max Lamb 是個奇妙的矛盾覆合體,一開始總讓人滿臉問號,創作方式亦可說是生猛直接,切割金屬、鑿開石頭,然而看到成品的新鮮和絕妙,尤其帶點藝術作品的呈現美感,又讓人著迷得不得了。

 

 

 

Max Lamb 的美學和設計無關,而在於製作過程。石材、木材、金屬、塑料,他來者不拒,甚至研發出多彩的人造大理石 「Marmoreal」。厲害之處在於,他保留材料的原始質感,卻讓造型擁有前衛的藝術性,最終經過細致的表面處理,又可以完全投入日常生活使用。

 

 

 

 

Max Lamb 無拘無束的創造力還真的是天性,出生在海濱小鎮,從小就喜歡在大自然探險尋寶。不過當初的小男孩不會想到,珍貴的好奇心竟變成他創作實驗的養分,他的作品即使被搬進美術館也全然不違和。

 

⑦ 誰家後院在做泡泡糖家具?nortstudio

 

她是平面設計師,他是工業工程師,這對夫妻聚在一起工作會發生什麽火花?兩人在安特衛普家中的後院組了個工作室 nortstudio,一邊和四個孩子玩耍,一邊製作奇特的家具。

 

 

他們完全信任彼此,從沒吵過架,快樂的創作過程讓 nortstudio 的標誌性風格也誕生——積木玩具似的幾何圖形和泡泡糖般的色彩,讓二維的想象變成三維的樂趣。

 

 

 

nortstudio 喜歡用丙烯酸樹脂材料,在液體狀態下可以著色,因此顏料的添加必須非常小心和準確。這對夫妻檔從不用黑色,讓色調永遠保持明亮和活力;若工作到一半,碰到孩子跑進工作室玩,把辦公桌變成乒乓球桌,他們也不會嚴肅制止,畢竟這些孩子正是他們的靈感充電器。

 

⑧ 一二三,木頭人 WAKA WAKA

 

WAKA WAKA 是一家很會玩木頭的工作室,由日本福岡的設計師 Shin Okuda 在洛杉磯創立。完全沒有接受過設計教育,反而是曾經身為雕塑家的經歷,讓他擁有放開手腳去玩耍的勇氣。

 

 

WAKA WAKA 這個可愛名字,取自音樂家 Fela Kuti 的一句歌詞「I Waka Waka Waka I go many places」,意思是「我走啊走啊走啊要去很多地方。」Shin Okuda 覺得,家具就應該有這樣的精神。

 

Shin Okuda 專注在手工打造木製家具;對於材料,他偏愛波羅的海樺木膠合板——這是製作家具的膠合板中上好的材料。除了用料紮實之外,他最拿手的就是把握簡單和俏皮之間的平衡。

 

 

 

看起來不合常理的設計,只要認真地將它付諸實現,就不再只是荒謬的念頭而已。這些產品可能被喜歡也可能被討厭,但絕不會被說很無聊。畢竟,設計師在解決我們的日常需求的時候,也很怕悶的,當然要讓工作變得好玩一點!好玩一點的創作方式,也能讓使用者使用時充滿樂趣。

 

Text / Nikki.
【此篇為 Polysh x VOICER 合作文章】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設計與創作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