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graphy/ Sandra Pereznieto.
Image Courtesy of Cadaval & Solà-Morales.
扎根在異想之城,一幢建築空間裡輪播不同時代的故事,也彷彿像座精神之丘,歷經風雨仍駐足在大地,聳立,任何變遷都不影響它的存在。關於從十九世紀末就建造完成的古老鄉村劇院,隨時間推移,從劇院到穀倉和衛生紙倉庫,最終再翻新成住宅,儘管空間用途不斷改變,這幢建築仍保留下它的名字——「THEATRE HOUSE」。
乘載歲月的塵與光,以磚搭建的 THEATRE HOUSE,座落於巴賽隆納的波佈雷諾區(Poblenou),此區長年以工業發展為奠基,而有別於其他城市的風景紋理。政府於 2001 在此展開「22@Barcelona 都市再發展計畫」,實行相容人文與環境的都市結構,友善保存當時工業建築的地景面貌,將部分工業用地空間轉換成公共空間和綠帶,以及住宅單元,一項項都市新生的多元整建,為波佈雷諾區的建築帶來不同意義的象徵性。

經當地工作室 Cadaval & Solà-Morales 改造,THEATRE HOUSE 現今擁有寬敞的起居和工作空間,留存劇院獨特的室內外結構,入門即見不是玄關廊道,而是一區直接停放經典車輛的寬敞格局,彷彿這輛車是一件大型藝術雕塑,如此為空間注入引擎般的動能活力。





拉開重新安置的古老木門,空間氛圍的濃淡變化,來自能夠穿透外界光源的落地大窗,讓光影伴隨日常,透亮時刻探看天地,也能在昏暗時刻將自己棲居在歸屬之地。兩個人,一個家,享受彼此漫談生活的故事,如同當時古老劇院的空間詮釋,在光的明暗裡,醞釀日子的溫度。







全屋的核心重點是建築中央的 loft 式起居間,放滿書籍的書櫃、原色座椅矮凳、暖橘沙發床以及牆面的當代版畫妝點其中,挑高結構也為空間挪出閣樓層設計,巧妙切割空間的使用,結合木材、金屬、石材等多種質地,共構成多元又極富層次感的生活空間。這裡是客廳、飯廳又或是閱讀區,甚至是秘密基地,廚房與衛浴則位於底部,任何需求用途都能在這個地方成立,感受日常居家的舒適愜意與自在隨性。






庭院作為主要空間的使用延伸,新生綠植疊覆著古老磚牆,裸露斑駁的時間痕跡,交織著空間的生命感。在這裡,讓身心同步光合作用,汲取陽光與微風,無論是明媚日和的早晨,或者適合消暑的午後,用綠意乘涼將心情浸泡在藍色水池的愜意裡——與空間共享一切美好,創造生活的影格記憶,在昔日的古老戲院中,反覆輪播著每一刻值得紀念的互動。





廚房與衛浴上方,二樓設有兩間睡房,三樓亦有露台與面向庭院的第三間睡房。整棟住宅除了充滿時間感的建築紋理,最特別的莫過於前方車庫的兩側——左右各設有帶夾層的工作區,夾層上方可供小憩,工作區底部則各規劃出小型廚房與廁所,讓屋主即使在家工作,也有機能完整、獨立的工作空間,徹底切分工作與生活。
建築底部二樓設有兩間睡房


三樓設有面向頂樓露台的第三間睡房




THEATRE HOUSE 的修整,尊重原有建築結構條件,不選擇拆除舊磚牆,而是盡力修復,在既有建築的概念上為日常起居新增結構與元素,誕生建築新的空間面貌,拓增多元的用途可能,考慮美感也著重功能、實用,呼應著當地「22@Barcelona」的都市計畫。一幢翻新的古建築就此座落於日常——在這,安放更多時間,讓建築繼續乘載新舊對話與生活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