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Polysh 特約寫手 Sophia Ch.
就算是城市步調最新最快的紐約,偶爾也能遇見幾個世紀前的塊寶。紐約 Chelsea 區域,在幾個著名的藝術畫廊之間,近期剛開幕不久的設計旅店 The High Line Hotel 便座落在這極富文藝氣息的核心地帶。古色古香的紅磚建築,與紐約其他區域摩天大樓建構的當代城市風貌大相逕庭,而隱藏於其中的舊年代傳統,在 The High Line Hotel 的保存下被流傳。
十八世紀出生的美國詩人 Clement Clark Moore,身為知名的詩人與文學教授,在當時所擁有的住所,周圍環繞著蘋果樹園,根本就是一個廣大又奢華的莊園。在他去世後,莊園便被作為他在世時任職的 General Theological Seminary 神學院的學生宿舍;經歷兩世紀的洗禮,現在這位詩人的故居被改建為 The High Line Hotel 設計旅店,在紐約新大樓林立的街道裡,保留了一處十九世紀新歌德建築的歷史。
走進 The High Line Hotel,用心的改建細節卻依然保有舊時代的面貌,彷彿穿越兩百年的時空,回到了這城市仍不斷自我挖掘的年代。裸露在外的紅磚牆,古典的佈置與瓷磚拼貼地板,在玻璃窗戶引進的陽光下,呼吸的每口氣息似乎都來自十九世紀,甚至帶點古老宗教的神秘感。
未曾變動過的建築結構,樓梯細節、松木地板以及房間裡的壁爐都被精心保存下來;大量的木製家具、茶几與擺設呼應著異國風情的地毯色調,每件小物都在提醒來訪者這裡曾有過的輝煌歷史。備有 60 間住房,在幾項必備的現代設施外,The High Line Hotel 依然堅持著以美國古董市集裡挑選的古董妝點;皮椅、沙發、檯燈,在到牆面上的網球拍,略為古老的氣息與配色讓房間隱隱透著奢華氛圍。
房間的書桌、檯面、與櫃子上,總能見到大量的藝術或文學書籍堆疊、隨意擺放,穿插著木削鉛筆、算盤、紙鎮等古董文具—畢竟原本是詩人住所,濃厚的文藝氣息不言而喻。而處處皆可見到的檯燈,則是 The High Line Hotel 讓來訪者能在房間每個角落閱讀、書寫的細膩心思。
如同踏進好友家一般—還是那位年歲已高、熱愛文學的忘年之交,The High Line Hotel 讓來訪者感受既親切又珍貴的懷舊風格。體驗紐約大蘋果,在欣賞摩天大樓的宏偉、感受商業大都會的快速步調外,拜訪這城市難得一見的古老歷史痕跡,或許會是旅行時走馬看花之外,另一個認識紐約的享受。
The High Line Hotel
180 10th Avenue, New York, USA
想了解更多,請瀏覽 The High Line Hotel 網站或 FB。
Image Source: The High Line Ho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