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傾向在外覓食,端上桌的菜餚往往經過多重加工與處理,常常忘了食材最原本的模樣。回到最初的源頭,了解吃的精髓,或許該從食材開始認識起。逛一趟傳統市場,透過觀看,實地觸摸質地,了解所吃的食物來自何處,透過感官與好奇心,思考吃的真正藝術。

巴塞隆納的 La Boqueria 傳統市集位於最熱鬧的蘭布拉大道上,臨近地鐵 Liceu 站,不管是觀光客還是當地居民在此條大道上來來往往,川流不息的人潮可想而知街景是多麼熱鬧。當地居民在此補充每日食材與各式雜貨,遊客則在此體驗在地風情。走過拱形鐵架與鑲嵌玻璃的入口,印入眼簾的是五顏六色、琳琅滿目的食物堆疊成塔,總計有超過 300 個攤位在此販售蔬菜、水果、火腿、乾果、起司、海鮮、熟食,是各式食材的總匯之地。
市集最早的歷史起源可推回至 1217 年,因當時城內並沒有足夠的空間建構市集,群販只好在城門旁擺攤兜售肉品與蔬果,漸而形成一個非官方的戶外市集。隨著人口的發展,1826 年政府決定在 La Rambla 大道旁興建一座市集,集中販售海鮮與肉類食材,官方的正名為 Mercat de Sant Josep 聖約瑟市集。在建築師 Mas Vilà 的帶領下,市集於 1840 年開始動工,衛生整潔與裝飾藝術在當時都是巴塞隆納市集的第一標竿,期間經過幾次的更動與翻修,發展成現今巴塞隆納第一大市集。
如果逛得仔細些,還會發現多種「少見」的食材,大膽與嘗鮮的人不可錯過。遊客就像是劉姥姥逛大觀園一般 ,在轉角一側的玻璃櫃內突然看見一顆豬頭,或是高掛在櫥窗內的鴿子與兔子肉而嘖嘖稱奇。如此的多樣性,正是 La Boqueria 令人驚豔的地方,競爭的激烈背景下促成各家拿出看家本領,提供豐沛、各式各樣不同等級的食材來滿足各種客群與需求,許多攤販都自豪地表示,在 La Boqueria 能發現別處找不到的風味與種類。
巴塞隆納的好天氣總是允許人們在外活動的晚些,相較于世界其他地區的市集,La Boqueria 從早上八點營業至晚上八點半,市場內也有餐廳,提供採買完食材的居民與嘗鮮的觀光客一個餵飽肚皮的地方。Bar Pinotxo 與 El Quim de la Boqueria 或許是最火紅的兩家餐廳,絡繹不絕的人潮總是排列在吧台外圍等待入座,一邊看著黑板上的菜單,卻又三心二意的琢磨用餐的客人都吃些什麼,深怕自己錯過任何一道美味。
走在規劃整齊的走道上,不管兩旁的店家是販售蔬果、巧克力、麵包還是生鮮食品,排列整齊又豐富的色彩搭配,好像在享受一場視覺藝術;生鮮區域也不見刺鼻的腥味或濕黏的地板,賞心悅目的陳設與整潔衛生的維持,讓旅客流連忘返,在這裡一逛便是好幾個小時。雖然在英國生活一陣子後已很習慣這些西方食材的面孔,抽離語言,退回觀光客的角色,從最平凡與最基本生活形態-「吃」,來了解這個民族的生活形態。普照的陽光也印記在西班牙人的熱情當中,攤販此起彼落的叫賣,穿梭在櫃檯後方忙碌招呼著顧客。看著身旁當地的居民駐足于玻璃櫃前,思考著今日該準備什麼料理,該以什麼方式料理,該補充什麼備品回家。眼看這些五花八門的食材,也刺激著想讓廚藝更精進的我大肆採買一番。
地中海飲食在 2010 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無形文化遺產,義大利南部、希臘、西班牙等鄰近地中海沿岸的居民,習慣吃大量蔬果、調理橄欖油、適當魚類以及奶類,是公認保持健康的飲食方式。走一趟巴塞隆納的市集,從日常生活累積而成的飲食習慣,根深蒂固在南歐民族的生活之中。或許食材的種類不同,但可以學習的是這樣的飲食方式:減低烹調的繁複性,認真看待而還原食物的原貌。
Mercat de La Boqueria
地址: Les Rambles, 91, 08001 Barcelona, Spain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六 08:00 – 20:30
想了解更多,請瀏覽官方網站與FB。
Photography/ Marissa unless stated.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生活風格與城市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