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忙地接送你上下學,在廚房油煙裡忙碌的背影,或是加班至深夜癱坐在沙發上…你對自己母親最直接的印象是什麼?幾十年的生活交疊著回憶,隨著生活裡頻繁的互動與相處,我們總是視她們為「母親」,逐漸忘記、甚至也許從未意識到,在成為自己的「母親」前,她們熱愛打扮,交友廣闊,喜歡泡藝文咖啡館,或是整夜在舞廳跳舞。偶爾顯露出有點老派過時的談吐與作風—這是隨年歲增長她們為「母親」兩字必然的犧牲,然而她們卻與現在的你我並無不同,曾經瘋狂、不可一世,在青春裡瀟灑走過。
近期在台北寧夏夜市附近的巷弄間裡,悄悄開設、試營運的紀物書館 Documentary Bookstore,藉著母親節舉辦《那個春風微拂的美好年代》群像展兼開幕茶會,蒐集四十多張不同母親的老照片與老物件,親密展現媽媽們的年輕故事。七零、八零、九零年代…一張張照片展現著各個時代的節奏,套上懷舊的濾鏡,即使背景物換星移,依然有些許蛛絲馬跡,讓人從畫面摸索從前的氛圍;喇叭褲、爆炸頭、各種髮帶搭配,或是大家閨秀的氣質妝容—一張泛黃的照片訴說著一個老故事,老故事中滿溢新婚的甜蜜、年輕氣盛時的不羈、歷久彌新的友誼。透過照片中媽媽們年輕的身影,拼湊出各個時代的環境與風華,帶大家逐一認識那些年代台灣最時興的造型、最時髦的場所。
「這個展沒有偉大的動機,沒有世界級的預算,沒有圈內知名策展人,沒有文青偶像藝術家—我們只是做了一件『想很久』的事;一件我們覺得『應該很好玩』的事。」紀物書館的主理人之一瑪莉蓮解釋,「媽媽們雖然害羞,或許曾經因為社會與家庭放棄自己的打扮喜好,但許多時候,她們仍然堅強地追求自己的穿衣哲學。所以,介紹每一位媽媽時,我們選擇以媽媽婚前的姓氏、以及孩子的名字稱呼,因為她們不但是母親、也是自己。」
春天已過,但青春裡的光彩依舊;今晚,放首媽媽喜愛的老歌,讓她們在歌中搖擺—以一種老派卻迷人的姿態—聽聽她們年輕歲月的故事,這些故事並不像照片般發黃,對她們來說永遠深刻,甚至還有與自己學生時代相似的青澀滋味。
更多媽媽們年輕時的故事與照片,請瀏覽紀物書館 Documentary Bookstore。
《那個春風微拂的美好年代》
紀物書館 Documentary Bookstore/ 台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 155 巷 17 號 1 樓
展期至 5 月 14 日
Opening Hours: 02:00 pm – 07:00 pm
Exhibition Photography/ Alice Chan
展出圖文資料提供/ 紀物書館 Documentary Bookstore.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設計與藝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