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為人生的旅程裡,預約走進天堂入口的房間:《巴哈旺大飯店》

 

「人生是通往死亡的一次旅行。」——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加(Lucius Annaeus Seneca)

 

芸芸眾生,我們都如旅人般朝向自己的目的地前進,萬千世界如駐足停留的客棧,死亡成了旅行的終點——試圖拼湊,人生的確是一次次的旅行,最終都必然得面對死亡。然而,也許死亡並非僅是旅行的終站,更是一道通往永恆家鄉的門;站在這道無以迴避的死亡之門面前,所思量的不是生命殞落的空虛,而是生命綻放的璀璨。一念剎那,熟知大限將至,似乎是每個人步入遲暮之年的感知;長日將盡之時,是無語問蒼天?或灑脫地尋求救贖,來場祝福的告別?在導演蘇巴西什.布地安(Shubhashish Bhutiani)的作品——《巴哈旺大飯店》(Mukti Bhavan/ Hotel Salvation),以執意前往死亡旅館的父親,偕同工作纏身、疲憊不堪的兒子,一同踏上邁向死亡的旅程,試圖探索著解答;終究,死亡也許並非生命毀滅,而是換個容身之地。

 

Hotel Salvation_3

 

做好準備,視死亡為生命歸宿,然而身邊親密之人,又怎麽不五味雜陳?《巴哈旺大飯店》訴說著此一命題。已 77 歲的印度老人 Daya 做了一場預知夢,覺得自己行將就木,毅然決然地逼使兒子 Rajiv 陪他走一趟聖城瓦拉納西(Varanasi),希望能在那裡告終。Rajiv 束手無策、有口難言,放下手邊工作,陪著頑固老爸展開旅行;一切僅為在聖城裡,讓父親入住一家救贖旅館,成功預約「等死」房間。時間一天天流逝,兒子掙扎於生活責任,想回歸家的一切,老爸卻彷彿回春般,有了深刻體悟。父與子的深厚羈絆,如《海洋天堂》(Ocean Heaven)、《內布拉斯加》(Nebraska)、《大法官》(The Judge)等等作品,或許屢見不鮮;但就因日常切身經驗,總能捲起絲絲漣漪,父親執拗莫名,兒子百般無奈,道盡眾生尋常的家庭縮影。

 

Hotel Salvation_2

 

《巴》片陶醉設定其來有自,一為真實存在的旅館,專為印度教徒設立,常出沒於此的年長者來此的唯一目的就是等待死亡,希望死後能葬於恆河——這條河域彌足珍貴,最好的安葬地段正是瓦拉納西的恆河邊,這裡被教徒們認為是「天堂入口」,而巴哈望旅館便坐落於此。垂死之餘,入住期間若超過兩週仍未離世,還可能被勸退房;荒謬萬分的規定,也讓《巴》片在沉重包袱下,尚能幽默對人,莞爾一笑。二為導演蘇巴西什.布地安聽聞瓦拉納西旅館一事,秉著懷疑前往勘查,才發現旅館非僅一間,甚多分布在遠離市區的偏僻小巷子裡,各有各的運作規則。住宿於此的客人令人驚喜不已的故事與談話,啟發導演拍攝靈感,更表露《巴》片寓意——死亡有其意志,對親人、對生活,總有順其坦然的時刻;像是入住許久、死期方至的寡婦 Vimla,期限一到,旅館經理卻若無其事地建議換個化名再續住——「死亡是個過程」旅館經理強調著,它的運作與準則充滿神秘與不可掌控之力。

 

Hotel Salvation

 

實地走訪、親身接觸,端量《巴哈旺大飯店》,形同一場文化洗禮。片中死者大體處置一幕,火葬前先被抬至恆河裡浸泡些許,再由親屬按照儀式進行火葬;整日整夜地燃燒,為讓死去之人完成最後的心願;父子與妻兒一起參加夜祭,正如瓦拉納西當地千年不息,獻給恆河母親最高敬畏的祭典。足見《巴》片民風鑿痕尤深,從聚焦父與子的隔閡為始,而後逐漸印證「有其父必有其子」(Daya 愈覺 Rajiv 愈像自己);文本另一豐饒之處,書寫在 Rajiv 與女兒 Sunita 的段落間:Rajiv 惦記著 Sunita 的婚事,對照女兒選擇自主的拉鋸戰——父與子的觀念衝突、父與女的溝通彆扭,與每個世代的價值觀差異相互共鳴。所幸這本難念的家庭經,翻到最後能見敞開心懷的註解;如同死亡,在世俗意義上既獲得救贖,也得到自由。

 

Hotel Salvation_5

 

All Images Courtesy of 2017 Taoyuan Film Festival.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電影與藝文文章。

More from 散場二三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