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間斷的工作後拔下眼鏡,視線落在桌邊一抹透亮綠色的存在——植物培育瓶,像是從距離鋼筋水泥千里外的世外桃源,偷得了一座迷你生態系,在透明玻璃容器中感覺澎湃的生物循環:想像萬物呼吸的氣息,細微生物在空氣中的流動,混合水露進入土壤裡,透過根系、維管束、葉脈傳送綠苗的生命。
植物培育箱 Terrariums 的概念源自 19 世紀的英國,與我們熟知的溫室、生態瓶相似。將土壤、微量生物、植物、水分等擺進玻璃容器中,可於密封後養成自成一格的生態循環系統;同時亦可開放作為耐旱類、多肉植物的盆栽,成為園藝愛好者在考慮室內裝潢時,一項容易上手的選擇。
London Terrariums 園藝工作室位於南倫敦的 New Cross,大面積的玻璃窗與復古森綠色門面,迎面簡單垂掛一排觀葉植物,木製層板上擺放汲取日光的多肉植物。踏入店內,整面鮮明飽和的珊瑚粉紅、奶油黃、鵝絨綠色塊,濃烈地添在牆面、櫃子、層架上,並展示各式植物玻璃培育瓶、自製園藝工具及大大小小的盆栽——這樣強烈的視覺印象,彷彿走入 Wes Anderson 夢幻的電影場景中。
創辦人 Emma Silbley 自幼便對如同娃娃屋大小造景有著莫大的興趣。一開始她嘗試製作植物玻璃培育瓶時,僅採用周遭環境便能輕易獲取的材料;像是車道的石子,車庫棚上的苔蘚,房屋周邊的隨生植物,釀造啤酒的玻璃罐,以酒瓶軟木塞或樹枝做的工具等等。初期僅分送給家人親友或接受小量訂製,秉持著對參與營造城市自然環境的熱情,便決定成立 London Terraiums 工作室,目前除了販售、展示之外,也定期舉辦工作坊,傳授種植、組裝盆器的經驗。Emma 認為,這樣的植栽培育型態,最能夠舒緩稠密與緊張的都市環境。
工作室內活潑奪目的配色靈感,源自 Emma 在 Instagram 上無意間瞥見的穿搭照。「我很確定北歐風格崇尚的那種極簡、純白主義並不是我想要的。」Sibely 解釋,「有天我在 Instagram 上滑到一張穿搭照:一個穿著森綠色夾克、黃色毛衣的女人,她的耳環還依稀看得見一些金色的閃爍光芒,而背景是非常飽和的珊瑚銹紅色。這張照片的色調帶給我過目難忘的靈感,就決定用在這間工作室上了。」
室內空間規劃由 Isabel + Helen 設計,Emma 希望能跳脫一般零售空間的固定陳設,使整個工作室的陳列展架都能有多種變化與靈活組裝的可能。「這個空間必須要是多功能、易於變換的,能專心工作的辦公空間,也是寬敞開放的工作坊。當然,同時也必須是個美麗的店鋪。」她們在每一層架與組裝櫃下加裝活動滑輪,方便將空間重置分配;中間的大工作檯除了能一次容納課程 10 人的位置,亦可拆分為兩片桌板,擺放更多的展示作品或道具等。而牆上也利用層板做出植物盆栽的收納展示空間,也便於拿取、吸收充分陽光。
如果你有個固定的辦公日常生活,偶爾弄弄泥土和植物是很好的自我療癒,在這過程中也會與大自然重新牽起連結。
不少報名參加 London Terrariums 工作坊的人,逐漸在這片水泥鋼筋的都市裡感受到大自然的原始魅力,開始將注意力從電腦螢幕前轉移至周遭小小的綠色生命上。如此心境變化帶來的環境回饋,正是 Emma 成立 London Terraiums 的初衷。
「基本上不僅是製造出美麗的擺飾,更使我們入迷的,是植物本身各自展開生長的表現,以及培育箱在整個園藝史裡所扮演著令人興奮、新奇的角色。」對園藝有莫大熱情的 Emma,將植物培育箱作為一種對環境回饋的使命,如今已開辦超過 100 堂的植栽 workshop。漫步倫敦街頭,那些知名選物店或時髦咖啡館中,也能見到 Emma 手下這些美麗的植物盆器與培育瓶作品;藉由 London Terrariums,為城市帶來嶄新的生活型態,以及人本與自然之間的親密。
London Terrariums
106a New Cross Road, SE14 5BA London
Opening Hours: Wed-Fri/ 11:00 am-07:00 pm
Sat-Sun/ 10:00 am-06:00 pm
Image Sources: London Terrariums & London Terrariums Instagram & London Terrariums Facebook.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城市與生活風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