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知名雕塑藝術家 Alex Chinneck 今年夏天在位於倫敦的漢默史密斯自治市(Hammersmith),人潮熙來攘往的混合辦公與購物的商場 Smiths Square 之上,設置了他第一座永久性的裝置作品——《Six Pins and a Half Dozen Needles》。

Alex Chinneck 在 33 歲時自雀爾西藝術學院(Chelsea College of Art)畢業,沈潛近十年的他,這次以《Six Pins and a Half Dozen Needles》回到世人目光,受到越來越多注目。Alex Chinneck 因其結合藝術與建築的方式,以戲劇性角度「介入」城市裡的地景而聞名。多年來他的作品以地標或廢棄建築為創作媒材,模糊著建築與雕塑之間的界線,作風大膽反叛,展現出他對不斷挑戰新事物的熱情。



在 Alex Chinneck 過往短暫出現於城市裡的雕塑作品,也驗證著其作品震撼與驚奇的延續。從早期上下顛倒的建築《Under the weather but over the moon》;再到《從我鼻子的膝蓋到我腳趾的肚子》(From the knees of my nose to the belly of my toes)作品,使用馬蓋特鎮(Margate)被遺棄了 11 年的老房子作為本體,打造一座宛如滑落的建築門面;2014 年發表的作品《取走我的閃電,別動我的雷聲》(Take my lighting but don’t steal my thunder)則在柯芬園建造了一座漂浮的樓閣。




在《Six Pins and a Half Dozen Needles》,Alex Chinneck 以這地區近 200 年的出版業歷史延伸,12 公尺高的雕塑與本體的紅磚建築物相連,堅硬的牆面如同被撕裂的紙張一分為二,並進而延伸自天際;像是從天空劈下一道落雷,切割了建築的紅磚牆面。然而,兩層深的牆面雕塑本身又不太厚,去除了令人緊張的壓迫感,反而增添了一點卡通造型的趣味。從作品命名能稍稍一探他試圖延伸這兩種工具的意義:把原本聯繫在一起的別針放置在對立的兩側,製造一種衝突與對立的同時,同時又具有一種修復的意味,引人深思。




「這個作品看起來很像在藉由擾動建築本身,再刺激、再想像原本已經存在在這裡的事物。」Alex Chinneck 表示。耗時十四個月的創作過程中不僅僅只有藝術家本身的付出,更結合了龐大的工程團隊:建築結構工程師、磚頭工廠、水泥公司等合作而成。4000 多塊的磚頭更是單獨以手工和水切割而成,和超過一千多片的不鏽鋼組件而成。這次,他期許透過作品《Six Pins and a Half Dozen Needles》,為倫敦創造一個新的地標,也同時為城市注入不一樣的風景。
All Images via Alex Chinneck.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建築與藝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