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少年,那些畫男孩身影的男孩們

"August Blue", 1893-4, Henry Scott Tuke. Image Source: Tate.

 

 

「斯巴達人披著紫色外衣,要麼是為了用耀眼的色彩嚇跑敵人,要麼是受傷時不至於被發現,因為衣服的顏色像鮮血。因此你們這些漂亮男兒必須只用玫瑰來武裝自己;並使情人們送給你們的玫瑰成為武器。風信子花適合頭髮金黃的男孩,水仙花適合黑頭髮的少年,而玫瑰適合每一個人,因為他自己曾經就是個男孩。玫瑰是春天的頭髮,地球的光明,愛情的火炬。」——古希臘作家 Philostratos,《致少年》

 

無論是在男風盛行的古希臘羅馬,還是花美男當道的如今,關於青春少年,從始至今,人們都將他們視作美與愛的化身。在這其中,不乏以花美男為靈感繆斯的藝術家們,如文藝復興晚期的畫家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他筆下的少年們(如酒神、丘比特),一個個出落得嬌艷欲滴,明眸皓齒。現代的藝術家,如 David Hockney,也用了大量的作品去展現男性之美,而插畫美少年 Luke Edward Hall 亦是如此。

 

“Summer Dreams”, Henry Scott Tuke. Credit/ The Tuke Collection, Royal Cornwall Polytechnic Society. Image Source: Art UK.

還有這樣一群擅長畫畫的美麗男孩,他們大部分的作品都在描繪與他們性別、氣質都極其相似的青年男性形象。這些畫不僅是友愛的體現,也是自我的折射,讓人想起希臘神話中關於 Narcissus 的故事——沉溺於水中自己的倒影,用生命來追尋美麗,相當自戀,也令人痴迷。

 

 

Henry Scott Tuke(1858 – 1929)
“Ruby, gold and malachite”, 1902, Henry Scott Tuke. Image Source: wikipedia.

海灘、船隻、夏日、赤裸的男孩……幾乎是英國印象派畫家 Henry Scott Tuke 創作的全部。這位畫家出生優渥(家族可以追溯到曾作為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左膀右臂的 Brian Tuke 爵士),年幼時 Henry 每個夏日都會去到海灘度假,不用說,這也影響了他之後的創作風格與題材。

 

作畫中的 Henry Scott Tuke,拍攝日期約 1911-1914 年間。Colour glass transparency photograph of Henry Scott Tuke on the beach painting ‘The Embarcation’, Anonymous, CC-BY-NC-ND 3.0. © Tate. Image Source: TATE.

1880 年代從斯萊德藝術學院(Slade School of Fine Art)畢業的 Henry 遊學意大利、巴黎,並從師法國畫家 Jean-Paul Laurens,但實際上,對他影響較深的是美國畫家 John Singer Sargent。後者雖然也創作了大量以男性美為題材的作品,但卻鮮為人知。在這一時期,他還同一些巴黎的畫家成立了「紐林畫派」(Newlyn School of Painters)。

 

“The Bathers”, Henry Scott Tuke. Image Source: KING & MCGAW.
“The Critics”, Henry Scott Tuke. Credit/ Leamington Spa Art Gallery & Museum. Image Source: Art UK.

Henry Scott Tuke 不僅僅是畫家,同時還是一名攝影師、詩人。他與 Oscar Wilde、John Addington Symonds 等作家文豪都是好友,並在《The Artist》等刊物上發表過作品。他繪畫的對象都是清一色的青年男性,除了他侄子、管家的兒子,以及一些名流好友外,還不乏在他遊歷時結識的當地漁民、水手與游泳者。

 

“Sleeping Sailor”, 1905, Henry Scott Tuke. Image Source: wikimedia commons.

1929 年,Henry 因為心臟病逝世。他將大量遺產留給了那些屬於他的繆斯——在陽光下散髮著青春的朝氣蓬勃與漠然憂傷的美麗男孩們。

 

 

William Bruce Ellis Ranken(1881 – 1941)
“Conversation Piece”, William Bruce Ellis Ranken. Credit/ Calderdale Metropolitan Borough Council. Image Source: Art UK.
“Ernest Thesiger”, William Bruce Ellis Ranken. Credit/ Manchester Art Gallery. Image Source: Art UK.

William Bruce Ellis Ranken 來自蘇格蘭愛丁堡的一個律師家庭,在伊頓公學上學時,他便因為繪畫天賦而被英國藝術家 Henry Tonks 推薦,去到斯萊德藝術學院( Slade School of Fine Art )學習繪畫。在這裡,他結識了他終身的好友——曾出演過《科學怪人的新娘》(Bride of Frankenstein)的電影演員 Ernest Thesiger 。

 

“The Young Polo Player”, William Bruce Ellis Ranken. Credit/ Blackburn Museum and Art Gallery. Image Source: Art UK.
“The Amateur Boxer”, William Bruce Ellis Ranken. Credit/ Salford Museum & Art Gallery. Image Source: Art UK.

William 被譽為愛德華七世時期的唯美主義者。簡潔的線條,恰到好處的明暗關係,舒服的構圖是他的標誌性風格。他筆下的男孩們無不擁有俊美的臉龐,年輕的身姿,精緻的衣著。事實上,William Bruce Ellis Ranken 本人就像從他的畫作裡走出來的翩翩少年,一切都恰到好處,不多不少,這也讓人不禁感慨男孩們那渾然天成的俊秀之美。

 

 

Peter Samuelson(1912 – 1996)

不同於那些科班出身的畫家們,Peter Samuelson 似乎有些低調。作為一名畫家,他也從未想過依靠繪畫出人頭地,甚至與當時的藝術圈、畫廊打交道的意願都沒有,可謂十分清心寡慾。他所刻畫的男孩們,也都繼承了這些「品質」。淡淡的,沉浸在生活中散漫悠閑的時光裡。

 

“Red standing”, 1958, Peter Samuelson. Image Source: artnet.
“Ali II”, 1958, Peter Samuelson. Image Source: artnet.

在他作品裡出現的男性,大多都是模特或是好友。1950 年代時,當時正值青春年少的 Peter 處於創造力最為旺盛的時期,而他的工作,就是在位於英吉利海峽附近的母親家中的客房裡,為客人畫肖像,但他的畫作似乎與當時盛行的抽象畫派風潮格格不入。我們不難從那些帶有裝飾性的線條,與明亮清新的用色裡看出些許 Jean Cocteau 或是 Christian Bérard 的影子。

 

“Red Pete in the garden”, 1959, Peter Samuelson. Image Source: artnet.
“Michael Rothwell and Bridget in the garden with my dog Muffin at Phillimore Gardens, Kensington”, 1963, Peter Samuelson. Image Source: artnet.

1980 年代裡,Peter 的健康狀態每況愈下 ,不過得幸於他當時的朋友在畫廊工作,幫助他出版了個人畫集《 Post-War Friends 》,這才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這樣一位優秀的畫家。

 

 

Kris Knight(1980~)
“Loose Lips Sink Ships (Arthur)”, Kris Knight. Image Source: Kris Knight.

Kris Knight 的畫作是柔和而又甜美的,沒有不和諧的衝突,沒有鋒芒畢露的線條。畢業於安大略藝術與設計學院(OCAD)的他深受 18 世紀浪漫主義畫派的影響,那些如同幽靈般蒼白的面龐則是法國 17 世紀巴洛克風格肖像畫的現代重演。

 

“Laurel Island”, Kris Knight. Image Source: Kris Knight.
“Pansy”, Kris Knight. Image Source: Kris Knight.

Kris 也曾坦言說,自己的繪畫啟蒙於從小跟著當麵包師的母親工作,用那些麵粉和糖衣來調和自己想要的色彩畫面。對於肖像題材的執著,則是他個人對歷史肖像畫的鍾情,比如像 John Singer Sargent、Thomas Gainsborough 這些前人的作品,都是他吸收藝術養分的土地。

 

“Faberge”, Kris Knight. Image Source: Kris Knight.
“Speak For Me”, Kris Knight. Image Source: Kris Knight.
“Diamond Eyes”, Kris Knight. Image Source: Kris Knight.

對洛可可風格的偏愛讓他對於有一絲絲「怪異」的美,分外迷戀,這一點在他的作品中時常出現。Kris 也因為與 GUCCI 的 2014 年秋冬男裝系列的合作,成為時下最受關注的插畫家之一。他同 GUCCI 前任時裝總監 Frida Giannini 以及團隊,一起重新創作了品牌標誌性的 Flora 印花圖案。

 

Kris Knight 在工作室裡重新繪製 GUCCI 的 Flora。 Photography/ Jacyln Locke. Image Source: Kris Knight’s blog.

 

Hernan Bas(1978~)
“Mood Ring”, 2016, Hernan Bas. Image Source: artsy.

在美國藝術家 Hernan Bas 的筆觸下,男孩們穿上了奇幻浪漫,亦充滿著哥特色彩的外衣。於 1996 年畢業於邁阿密的新世界藝術學院(New World School of the Arts), 他的靈感常常來源於亞文化和古老的神話意象。他的作品就像 Joris-Karl Huysmans 、Oscar Wilde 這些「唯美與頹廢時期」的文字一樣,華麗繁雜,充滿著抗爭的激情,同時也被浪漫的色調籠罩著。

 

“Pulling Lashes”, 2016, Hernan Bas. Image Source: artsy.
“Tropical Depression”, 2016, Hernan Bas. Image Source: artsy.

評論家則認為 Hernan Bas 的繪畫作品是一種虛無主義的浪漫精神表達,這些不帶有任何情緒色彩的男孩們在希臘神話、當代風俗畫,甚至是時裝秀場上有著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他們與周圍環境看似融為一體,細看又似乎有所抽離。這也讓人想起 Derek Jarman 的電影作品,充滿戲劇感,是藝術家精心設計的瑰麗夢境,而那些慾望表達十分晦澀,也十分捉摸不定。

 

“Adam”, 2016, Hernan Bas. Image Source: artsy.
“Monsieur (falling fans) “, 2017, Hernan Bas. Image Source: artsy.

「青春期的迷茫與不安」是 Hernan Bas 作品裡永恆的主題,那些瘦骨嶙峋的身形暗示著一種對發育期性慾的困擾,對於差異意識的反映,以及對社會融入的困境,這都是畫作中憂傷基調的源泉。

 

“Black Dye Pillowcase”, Kris Knight. Image Source: Kris Knight.

古希臘詩人曾將男孩們形容為「眾神追求的花朵,唯有宙斯才配得到」。看完了這麼多畫中的男孩,哪一位是你心中最完美的形象存在?

 

Text/ Milo.
【此篇為 Polysh x VOICER 合作文章】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藝文與創作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