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層樓高的屋子擠身柏林街頭,仿舊的淺灰外觀配上磚頭高低錯落地拼接,現代的手法刻劃出復古的紋路,低調彰顯出 19 世紀的磨坊輪廓。「我們想要展現它的歷史紋路,以現代的手法而不是完全複製 19 世紀的建築外觀。」德國漢堡 Asdfg Architekten 建築事務所解釋,在與當地的都市規劃局多次協調、爭取之下,19 世紀的老穀倉化身摩登住宅 Müllerhaus(MMB)。
建築原建於 1840 年,當時曾作為警察局,後用於磨坊工作室,在廢棄幾年後如今重回柏林城市地圖,成了容納四人家庭的住宅。原有的建築室內被區分成多個窄小、零碎的空間,對於有兩個小孩的家庭來說使用上不是那麼方便;建築團隊拆去了大部分的牆面,僅僅留了外牆及中央的隔間牆,保留斑駁的紅磚牆展現歷史痕跡。中央的舊牆面清楚劃分出空間左右,挑高明亮的公共空間及私密溫暖的休憩空間;潔白的夾層、家具宛如雕塑品放入老舊的建築中,乾淨地對比出新舊差異——白顯得更白,舊的則更舊。而埋藏在灰色地帶的,則是老屋拆下來的木頭樑柱,重新清潔、整理作為樓梯踏階和廚房櫃體的精巧細節,穿插融合在兩種氛圍之間,軟化了新舊銳利的交鋒;其他的木作家具與水泥粉光天花,也具備同樣的效果。
中央牆面上舊有門洞、通道口的保留,成為整棟建築探險的路徑,轉變成通往大廳的門、二樓樓梯的入口、小孩房面對挑空的窗洞、廚房與餐廳、主臥書房與小孩房之間的區隔,以垂直的層次取代單一平面的分割,在整棟屋子裡創造出向上的「之」字動線,零碎的老屋空間被整合成一個趣味橫生的遊樂場。
陽光透過頂上天窗灑落整個空間,潔白的地面微微反光、老舊的牆面光影斑駁,也許從街頭走過絲毫不會發現這宅裡別有洞天,也無法想像它過去的樣貌,但仔細閱讀它外觀裡的細節也許能察覺出個蛛絲馬跡。
Photography/ Michael Pfisterer.
All Images via Asdfg Architekten.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建築與生活風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