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數位藝術節 Transmediale + CTM 直擊(下):藝術中的數位革命,藝術家施惟捷專訪

柏林數位藝術節 TRANSMEDIALE + CTM 直擊上篇介紹了展覽和大型作品展出,CTM 音樂節還包含各種聲音藝術表演、論壇講座以及工作坊。其中與德國最大數位音樂推廣網站 CDM(Create Digital Music)以及德國著名的數位音源和設備公司 NI(Native Instruments),這次更一同協辦「音樂創客實驗室」(MusicMakers Hacklab)工作坊。這為期一週的徵件工作坊,由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參與,並在一週內共同創作出具實驗性的音樂聲響表演。工作坊內容包含透過數位編碼產生聲響、自製樂器與數位音樂器材、以及融合即興行為表演等等,結束後便在柏林的實驗劇場 HAU 內成果展現。

CTM_Polysh_1

CTM 2016 的 MusicMakers Hacklab 由數位音源公司 Native Instruments 聯合舉辦。
Photography/ Shih Wei Chieh

CTM_Polysh_2

CTM 2016 MusicMakers Hacklab, Future Rituals
Photography/ Shih Wei Chieh

CTM_Polysh_5

CTM 2016 MusicMakers Hacklab, Future Rituals — DIY 自製線路樂器
Photography/ Shih Wei Chieh

這次工作坊藝術家的名單上,更有著意外的驚見到台灣代表— Shih Wei Chieh/施惟捷的參與。畢業於實踐媒傳的施惟捷,這次是以自己從零件組裝的 DIY 雷射光束數位印染裝置(Laser Tapestry)參與工作坊。裝置是透過電腦的數位音訊導出雷射光的運行軌跡,進而在光學顯影染料之上,以雷射光線繪製出令人驚豔的花紋紋路與畫面。這次趁著兩位異鄉人剛好同在異地相遇的契機,我們也順道與施惟捷聊聊,從藝術家角度參與這樣的國際盛事心得及他對於科技與藝術創作的想法。

CTM_Polysh_4

CTM 2016 MusicMakers Hacklab, Future Rituals Finale Laser Tapestry by Shih Wei Chieh/施惟捷
Photography/ Athena Chen

.簡述一下自己的背景和創作形式。

我從大學一年級才開始用 DIY 電子零件做作品,這些作品都跟聲音有關係,也是因為以前有在玩樂團。之後有接幾個藝人表演服裝的案子,所以開始發展一些導電縫線的應用,但比較像是在實驗過程做出原型裝置(Prototyper)。而前幾年開始研究用雷射做聲響視覺表演,但做的很差就不做了(笑)。後來也發現光學的好處可以拿來跟化學做結合,有很多好玩的發現—我應該都是從被材料啟發創作靈感居多。

CTM_Polysh_6

CTM 2016 MusicMakers Hacklab, Laser Tapestry by Shih Wei Chieh/施惟捷
Photography/ Shih Wei Chieh

CTM_Polysh_7

CTM 2016 MusicMakers Hacklab, Laser Tapestry by Shih Wei Chieh/施惟捷
Photography/ Shih Wei Chieh

.當初是為什麼會想要參與 CTM 的工作方?並以什麼樣的計畫去投遞 CTM?

看到 CTM Facebook 頁面的公開徵件,申請方式只需要一張 Google 表格,並填寫作品和技能的詳細報告,就把自己一直在發展的雷射光束數位印染裝置拿去徵件。

.參與到目前為止的感想是?有什麼令人印象深刻之處嗎?

工作坊最寶貴之處應該是有著來自不同背景和國家的各個藝術家,有機會和不同類型的創作者一起工作、分享不同的生活與創作經驗。工作坊裡的藝術家普遍都很年輕,約莫 28 歲以下,最小的竟然才 21 歲!有些多媒體藝術家真的什麼都會,從視覺(visual)、聲響視覺(audiovisual)甚至到 processing 很強的,都做能跳舞的音樂;而也有篇研究的,像有一位是在 MIT 寫 AI 程式的,但就比較少看到他做音樂;有兩三個是純音樂系的,但不一定會寫程式;還有比較偏純藝術創作,用聲響作為表現元素但不是能跳的。在這樣很多元的組成中,因為工作坊的行程都很忙,其實聊天的時候也不一定都能聊的來,也有些可惜,只有跟同組的有比較多機會聊天。而跟我同組的其中一人是工程師背景,自己 Soundcloud 上面只有六首歌,平常是在法蘭克福法蘭克的科技公司上班。

還有很好笑的是,有幾個人可能因為寫太多程式了都沒有什麼表情,連他在笑的時候都感覺他沒有真的在笑(好吧,這可能是我自己覺得很好笑)。工作坊的七天場地就是在 NI(Native Instruments)總部的一樓,真的是有種朝聖心情的。我們前三天中午都會有教學課程,如振盪器(Oscillator)的基本原理、線圈的基礎電學、reaktor 軟體教學(NI的主打軟體)、各個 NI 產品的聲音 demo 等等;到下午場地就變成 CTM 受邀藝術家的講座場地。

CTM_Polysh_8
Shih Wei Chieh 施惟捷的雷射光束數位印染(Laser Tapestry)
Photography/ Athena Chen

唯一不滿意之處,就是最後一天才告知我雷射無法帶進劇場,但我在徵件當時就有告知裝置是運用雷射光的,且級別是安全範圍內,也沒有觀眾會身在作品前面。但他們工作坊第一天才開始討論這件事,然後最後跟我說因為場地沒有了解雷射光的技師,為了符合安全規範不能做裝置的示範操作,最後只做了有點醜的短片在現場放。不過這段不愉快最後都還是被觀眾的熱情化解,大家在展演完都積極地來我們的位置,也都很好奇雷射染布的點子的發想過程以及運作原理。

CTM_Polysh_10

Shih Wei Chieh 施惟捷的雷射光束數位印染(Laser Tapestry)
Photography/ Athena Chen

.普遍會覺得亞洲在科技上的使用較為先進,而你有觀察到歐洲人在使用或面對科技上有不一樣的方針嗎?

技術上我覺得其實大家都是一樣的,使用的軟體器材都是你有的我也有,所以我覺得出發點其實是完全公平的,甚至要說的話,亞洲更宅一點有贏一點(光華商場團隊們認真領先)。最近兩次工作坊在歐洲都有聽到他們讚嘆或岐視(?)亞洲的宅力,會說「喔天啊,好亞洲喔」( “Oh, that’s so Asian”)。

在作品計畫的種類上,國外可能比較多元有趣。比如說在 fablab berlin 就可以看見比較多音樂或視覺的作品,這是在台灣比較少見到的。我想最大的差別是如何把科技當成工具去探索自己想要的領域,而這些領域之中更有許多是文化層面的,不一定只是為了商業用途讓生活便利。

CTM_Polysh_11

Shih Wei Chieh 施惟捷的雷射光束數位印染(Laser Tapestry)
Photography/ Athena Chen

.認為工程師與創客(Maker)間的最大差異是什麼?

我覺得雖然大家常說工程師很宅,但宅不宅的差別在於生活經驗的廣度,很多東西很宅的研究完了其實是可以繼續被廣泛運用到其他領域,和其他經驗相結合的。我想最大的差別就是有沒有想要去進行實驗,以及跨出去做出別人沒做過的嘗試。

.對你而言,創作與科技之間的關聯是什麼?認為創意與創作的靈感多來自什麼?

我目前的狀態是只把科技當成一個工具。這些工具產生出來的效應就夠我消化了,我還沒有餘力把情感放在作品裡面,覺得現在還有太多需要學習的東西,所以目前製作出來的東西稱不上作品。但是透過科技/科學可以給予創作更廣的視野,更多的層次與維度。比如說很多工業制程也是我靈感來源,像是用雷射可以控制物質到奈米的尺度、化學可以和電學結合產生更細微的控制,從材料出發好像是對我而言最容易不無聊的作法,至少目前把這些東西能帶到美學上的應用就夠還有許多的空間還等著被發掘、被討論。

 

CTM_Polysh_14

Shih Wei Chieh 施惟捷的雷射光束數位印染(Laser Tapestry)
Photography/ Athena Chen

CTM_Polysh_12

Shih Wei Chieh 施惟捷的雷射光束數位印染(Laser Tapestry)
Photography/ Shih Wei Chieh

.覺得目前亞洲在創作的環境整體上,有什麼需要改進的態度和想法嗎?

我個人覺得基本上亞洲的文化底蘊能量比較強也比較有趣(雖然我自認不夠資格回答「亞洲」這個範圍),比較多奇怪的想法還沒有被完整的做出來。台灣的話是沒有市場和足夠的觀眾,所以很多東西不夠養份被發展到一個夠強的程度,個人認為這也許也是現有藝術市場較單一化的原因之一。或許可以想想小規模的計劃可以怎樣被操作擴大,也許像夜市這樣集結小眾的形態吧?然後匯集了一定的能量,再站上國際舞臺。

有感受到歐洲的觀眾比較積極,有機會會問到底,也會當場挑戰你的想法,但的確也不少在鬧的。

.在這之後有什麼其他新方向和領域有想要繼續實驗與嘗試嗎?

我會嘗試探索一些化學和光學的領域,還有就是把程式再學好一點。

CTM_Polysh_15

CTM 2016 MusicMakers Hacklab, Future Rituals Finale Laser Tapestry by Shih Wei Chieh/施惟捷
Photography/ Athena Chen

想了解更多,請瀏覽 Shih Wei Chieh/施惟捷 的網站FB

Photography/ Athena Chen & Shih Wei Chi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