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台中西屯區蓊鬱的小葉欖仁河堤旁,轉進一個安靜的巷子,re:cycle 的店名慢慢印入眼簾。大面的落地玻璃窗面對著國小的籃球場,陽光閃耀地撒落在店內的中島桌——採訪的這天是寧靜的星期天下午,靠近玻璃窗的綠色植物直挺挺地迎接著我,進入店裡開心地與店主說聲:「嗨!好久不見!」。


挑高的天花板讓人覺得空曠而舒服,右邊的牆面上陳列著許多製作皮革的工具;一台妝點著真皮配件的白色單車、一張黑色皮革沙發,展現 re:cycle 簡單卻不失個性的風格。左邊的白色牆面上,吊掛著許多設計皮件歷年來的經典包款;鐵件與木頭製作而成的矮陳列櫃上,擺放許多皮革的小型配件與相關的保養用具;一目了然的陳列方式,讓來訪者可以在這當中尋找到好用的生活小物。




店裡提供簡單的手沖咖啡給來訪的客人,品嚐咖啡之餘,與店主聊聊心中的理想皮件、又或是生活的簡單分享,於此處都很歡迎。re:cycle 的設計師 Remi 談起投入皮件設計的機緣——對於皮件創作從 2008 年開始產生興趣,那時的她迷上當時的單車風潮,進而開始購買單車的配件。Remi 因為一直在設計家飾的產業中工作,對於挑選單車配件也極盡地挑惕講究;然而始終苦於尋找不到台灣品牌的理想物件,進而自己開始摸索研究,製作出自己心底理想的皮革相關配件。


從小的皮革配件開始摸索、製作,直到現在大型的後背包款,這一路走來 Remi 對商品設計的製作細節要求越來越高,但即便如此依然堅持手工製作,也對自己品牌的想法日漸清晰。品牌 re:cycle 除了隱藏「騎自行車」——cycle 於名稱 ,更是希望這些被製作出的皮件能夠傳達一種經典的味道,即使過了許久的時間仍然被愛用,減少地球的負載。因此 Remi 對於思考商品線條花了許多心思,「一個能成為定番的商品,都必須是回歸到最簡單的設計折疊手法」,盡可能地將商品皮革一體成型,同時也讓重量可以被減輕。


經典商品如 re:cycle 的短夾系列,將所有的縫線隱藏,並設計出使用者最需要的皮夾使用空間,同時也方便放入男士的後口袋裡;簡單的黑色托特包,霧黑的小牛皮柔軟質感,握在手上十分舒服,讓使用者不因背帶而感沈重。另外像是零錢包或是護照夾也都有著別緻的小心思,這些設計也是 re:cycle 能有別於其他品牌的原因。



這裡沒有過於強烈的風格,以中性的調性遊走於個性品牌市場;皮件上的品牌鋼印也只是一個低調的「R」做代表,沒有過多的自我品牌強調。讓商品隨著不同的使用者,展現出不一樣的個人獨特感,這也是 re:cycle 受歡迎的原因之一。「目前正在開發家用的家飾,未來店內也慢慢策劃系列的聯合展覽,以有趣的方式展現不同的皮革設計。」Remi 提到。縱使觸角向外延伸,re:cycle 的設計概念依然維持一貫的低調、簡單並經得起時間考驗;期待在未來能夠看見更多的經典美好的設計,

re:cycle
台中市西屯區至善路 65 巷 12 號
Opening Hours: 1:00 pm-06:00 pm
Images courtesy of re:cycle, part of photos by RNicky.
加入 Polysh Facebook 隨時閱讀最新、有趣的生活風格與設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