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漂泊的停駐點:60 年代波希米亞旅店 ROSA ET AL
by波希米亞,除了讓人想起居無定所四處流浪的吉普賽人,還有一種文藝的漂泊。在生活中脫離世俗常規,過著自由不受一般社會習俗約束的日子—有人批評這只不過是自我放逐,亦有人反駁這才是不受傳統的束縛。這無關對錯,僅僅是個人選擇,當不了漂泊一生的吉普賽人,何不嘗嘗成為一個旅人,成就一段沒枷鎖的時光。
波希米亞,除了讓人想起居無定所四處流浪的吉普賽人,還有一種文藝的漂泊。在生活中脫離世俗常規,過著自由不受一般社會習俗約束的日子—有人批評這只不過是自我放逐,亦有人反駁這才是不受傳統的束縛。這無關對錯,僅僅是個人選擇,當不了漂泊一生的吉普賽人,何不嘗嘗成為一個旅人,成就一段沒枷鎖的時光。
九月初的倫敦,各個博物館和畫廊經過夏天短暫的休息後,展覽一檔接著一檔,輪番上陣。第二年的 START Art Fair(藝術博覽會)在倫敦西邊的 Saatchi Gallery(薩奇畫廊)開展,邀請曾於 2012 年在台中國家美術館展出、超過 400 位創作者的日本集體創作團體 teamLab,展出他們身歷其境絢麗的數位互動裝置作品,這也是他們在英國首次的展覽。
工業革命的到來,英國的土地冒出大小不一的工廠,在金屬冰冷的碰撞聲中,工業的火炬在黑夜中迅速蔓延,點亮了重複了千年的黑暗夜晚,使之變為白晝。詩人布雷克形容這些工廠、烤爐、鋼鐵廠是撒旦的製品,永恆的死亡與地獄。現在的我們回頭看那段過往走入歷史,當年冶鐵的燙熱早已退去溫度,冷卻,烙下一個冷黑的鮮明記號。
生活在城市的男性朋友在外頭走跳,有時候真的很需要一兩把能隨身攜帶的小工具,在面臨到突發緊急狀況才不至於你看我我看你的尷尬情況,或是臨時求助無門。一件令人愛不釋手的工具,除了展現品味的設計,也兼具簡單易帶的外型、細緻的作工,及無論何時都會讓人想到它的特質。今天就要與大家分享幾款來自英國品牌 Wild & Wolf、MERCHANT & MILLS,以及美國知名設計品牌 KIKKERLAND 實用、方便攜帶又設計精良的小工具,讓你無論開瓶罐、登山露營、修繕、切削或是臨時整頓面容,各種問題來時都能從容不迫迎刃而解,通通難不倒!正確又專業的使用各種小工具,絕對不只是為了耍帥而已。
【此篇為 Polysh x men’s uno 合作文章,原文請瀏覽 men’s uno 網站】
無印良品的生活風格,影響著許多熱愛其極簡雅致風格的支持者,不管是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甚至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全部都幫你準備好了,彷佛只要把自己全然地交給無印良品,他們就能替你打造成極具生活品味現代人。
米蘭近 200 年的老字型小糕點店 PASTICCERIA MARCHESI 去年被 PRADA 集團收購,最近 9 月經過裝潢後,第二分店以新面貌與大家見面,這次收購被視為 PRADA 為未來擴張作準備的一個重要項目,大家還記得數月前介紹過的由導演 Wes Anderson 操刀的老式米蘭酒吧嗎?它身處的當代藝術空間(Fondazione Prada)背後亦是 PRADA 旗下支持各種藝術活動的協會之一,可見這些歷史悠久家喻戶曉的名字不再甘心只做一個奢侈品品牌,紛紛將自己與藝術世界電影展覽藝術館等等聯繫起來。對形象和理念已經穩固的品牌來說,這種跟美好事物建立關係的合作,只不過是一個自然發展的結果。
正於台灣默默發酵的共事辦公室(或稱微型工作空間),是現在不少 SOHO 族 share office 首選,除了金錢與便利性的考量,舒適的環境與自在的氛圍更是趨動因素。素有荷蘭花之城稱呼的小鎮-哈倫(Haarlem),就出現了間結合古城歷史風情與現代人文背景的概念空間PORTRAIT: beans, cotton & things。在這裡不只可以看見時尚、音樂、藝術與手工藝混搭共處一室的和諧氛圍,還能聞到陣陣不停歇的咖啡香,讓人不論是購物或是工作,都能渡過一段暖心而平靜的時光。
文化的構成極其複雜,沿著歷史脈絡交纏風俗、音樂、藝術、環境與政治,各個面向彼此連結影響,構成龐大的有機系統;隨時間推移文化不停伸展的觸角,讓我們難以用簡單的一句話概述。若要以最沒有距離感的方式去認識台灣文化,那麼民間故事與傳說,或許是最貼近生活又最吸引人的方式。民間傳說之所以能流傳久遠,正因為它以平民百姓生活發生的事件為藍圖,在口耳相傳過程中添加了各式奇想—透過言語與文字記錄,不同的描述方式替故事帶進了不同的想像,宗教、自然現象、人文習俗更替其染上神秘的色彩。年年月月流轉下,故事的真實樣貌或許現在已難以推敲,但真假參半正是「傳說」的魅力所在。
絨毛布偶、汽車模型、芭比娃娃、樂高、拼圖…大家小時候最喜歡的玩具是什麼呢?每次把藏在房間床底的玩具箱拿出來,即使玩具積滿灰塵,卻總是不忍心回收丟棄,畢竟在好幾個小時候怕黑的夜晚,它們可是抱在懷裡一起入睡,或是轉移注意力的好夥伴!長大後即使對心愛的玩具不再依賴,但家裡跟辦公桌前總是不知不覺堆積了許多小模型與公仔等等,毫無靈感或沮喪時拿起來把玩一翻(有時還會忍不住在心裡跟它們對話),似乎又有精神面對接下來忙碌的一天。
亮黃、土耳其藍、桃紅、米白、鮮紅、綠,各種飽和色彩在空間中跳躍交撞,迸裂出繽紛生氣。位於 LA 的 THE FIG HOUSE 是一出租的活動空間,融合 1920 年代好萊塢遇上 1980 年代派對氛圍,由設計師 Emily Henderson 構想規畫,並增添 Highland Park (LA 北部的區域,這裡由多種族及各社會階層的分子組成)多元種族的文化大熔爐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