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don Frieze Week 2015:十月藝術展覽周大攻略
by文/ Polysh 特約編輯 翁浩原 Eric Hao-Yuan Weng  …
文/ Polysh 特約編輯 翁浩原 Eric Hao-Yuan Weng  …
一年前的這時候,時尚精品概念店 Ne.Sense 低調現身台北信義區街頭,以簡單不過度的穿搭哲學,引…
這是 2015 年 10 月 9 日,下著微微細雨的星期五,正是這次台北國際藝術村混種現場|On Site 藝術季-「聲響混種」的開幕表演;儘管然天公不作美,但是抱著期待的心情來到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看表演的人卻還是不在少數。因為工作的關係扼腕錯過了三點在綠野地場地作為開場表演的聲音藝術家許雁婷 X 楊智博,以及在山城廣場互動表演有觀眾限額的聲音藝術家林其蔚。開幕當天我們近距離捕捉馬木爾(IZ+TAT銹)演出,以及壞鞋子舞蹈劇場與幽法樂團的合作演出。
九月初的倫敦,各個博物館和畫廊經過夏天短暫的休息後,展覽一檔接著一檔,輪番上陣。第二年的 START Art Fair(藝術博覽會)在倫敦西邊的 Saatchi Gallery(薩奇畫廊)開展,邀請曾於 2012 年在台中國家美術館展出、超過 400 位創作者的日本集體創作團體 teamLab,展出他們身歷其境絢麗的數位互動裝置作品,這也是他們在英國首次的展覽。
在資訊快速流動集結的年代,任何瑣碎、片段的影像、符號、聲音,都足以成為我們反映社會現況與未來世界想像的元素。若說 20 世紀視覺藝術的拼貼技法,在資訊時代裡成為藝術表現極具革命性的狂潮,那麼拼貼概念的創新表現,擷取、解構、重建的過程,融合當代精神與躁動氛圍的特質,來到 21 世紀儼然已自成一格。
亮黃、土耳其藍、桃紅、米白、鮮紅、綠,各種飽和色彩在空間中跳躍交撞,迸裂出繽紛生氣。位於 LA 的 THE FIG HOUSE 是一出租的活動空間,融合 1920 年代好萊塢遇上 1980 年代派對氛圍,由設計師 Emily Henderson 構想規畫,並增添 Highland Park (LA 北部的區域,這裡由多種族及各社會階層的分子組成)多元種族的文化大熔爐特色。
想像力並不是一個能夠輕易描繪或是可以被感受出來的東西,但是美國藝術家 Joseph Cornell(約瑟夫.康奈爾),卻能夠透過巧手創造各式各樣的超現實劇場,讓觀眾可以在小小的木箱中,隔著玻璃,看著想像力恣意飛翔,就像是某段旅程的縮影。但很難想像的是,這些和歐洲情懷的物件,是他在美國收集得來—因為他從未離開過美國,終其一生和母親以及身體受到挑戰的弟弟住在紐約,在小小的地下室慢慢拼湊出他的宇宙。
在這數位閱讀資訊的年代,也許是個人的迷戀,實體印刷品仍在我心中占有無可取代的位置。紙材的紋路、油墨的…
到一個陌生的地區旅行大家最先想體驗的事物是什麼呢?我想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嚐盡道地的當地美食!原本…
Flash!Flash!Flash!閃光燈與叫囂聲此起彼落,設計師、造型師、秀導、模特忙碌地穿梭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