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Galerie《SILENT SHOUTS 無聲吶喊》攝影展:鏡頭下的社會躁動
by文/ Polysh 特約寫手 Sophia Ch. 香港中環 La Ga…
文/ Polysh 特約寫手 Sophia Ch. 香港中環 La Ga…
文/ Polysh 特約編輯 翁浩原 Eric Hao-Yuan Weng  …
九月初的倫敦,各個博物館和畫廊經過夏天短暫的休息後,展覽一檔接著一檔,輪番上陣。第二年的 START Art Fair(藝術博覽會)在倫敦西邊的 Saatchi Gallery(薩奇畫廊)開展,邀請曾於 2012 年在台中國家美術館展出、超過 400 位創作者的日本集體創作團體 teamLab,展出他們身歷其境絢麗的數位互動裝置作品,這也是他們在英國首次的展覽。
在資訊快速流動集結的年代,任何瑣碎、片段的影像、符號、聲音,都足以成為我們反映社會現況與未來世界想像的元素。若說 20 世紀視覺藝術的拼貼技法,在資訊時代裡成為藝術表現極具革命性的狂潮,那麼拼貼概念的創新表現,擷取、解構、重建的過程,融合當代精神與躁動氛圍的特質,來到 21 世紀儼然已自成一格。
亮黃、土耳其藍、桃紅、米白、鮮紅、綠,各種飽和色彩在空間中跳躍交撞,迸裂出繽紛生氣。位於 LA 的 THE FIG HOUSE 是一出租的活動空間,融合 1920 年代好萊塢遇上 1980 年代派對氛圍,由設計師 Emily Henderson 構想規畫,並增添 Highland Park (LA 北部的區域,這裡由多種族及各社會階層的分子組成)多元種族的文化大熔爐特色。
想像力並不是一個能夠輕易描繪或是可以被感受出來的東西,但是美國藝術家 Joseph Cornell(約瑟夫.康奈爾),卻能夠透過巧手創造各式各樣的超現實劇場,讓觀眾可以在小小的木箱中,隔著玻璃,看著想像力恣意飛翔,就像是某段旅程的縮影。但很難想像的是,這些和歐洲情懷的物件,是他在美國收集得來—因為他從未離開過美國,終其一生和母親以及身體受到挑戰的弟弟住在紐約,在小小的地下室慢慢拼湊出他的宇宙。
十五到十七世紀的大航海時代,眾多知名航海探險家如瓦斯科.達伽馬,以葡萄牙首府里斯本為中心,向世界揚起…
在這數位閱讀資訊的年代,也許是個人的迷戀,實體印刷品仍在我心中占有無可取代的位置。紙材的紋路、油墨的…
【此篇為 Polysh x Dappei 搭配 – 服飾穿搭社群 合作文章,原文請瀏覽…
讀書時上了一陣子素描課,將複雜物體簡化的過程中,發現都是幾何圖型在作祟,閉上一隻眼瞄準它的輪廓,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