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以紙文化為底蘊,催化纖維的未知與未來:樹火紙博物館的實驗紙舖,「鳳嬌催化室 FENKO」

by

隱身於台北長安東路上,專注於紙文化傳承 23 年的樹火紀念紙博物館,以實驗創新的精神,成就「鳳嬌催化…

Read More

丹麥散步|哥本哈根,呼吸裡都是設計的味道

by

抵達哥本哈根,耳朵就像戴上了自動降噪耳機……說這裡是世界上最安靜、最緩慢的首都城市應不為過,即便成千…

Read More

生活裡「親密」與「私密」的練習課題:大阪毫無隔牆的住宅「宮本町の住居」

by
生活在擁擠密閉的都市牢籠中,如「演化論」一般,為了給自己騰出一個喘息的空間,我們早已學會運用手中的物...
Read More

巨大積木堆疊而起的驚奇樂園:丹麥樂高博物館 LEGO HOUSE

by
讓日常的靈感啟發我們,從小巧思延伸想像,一塊塊堆砌、拼湊出幻想的雛形——這正是你我熟知的樂高意象。在...
Read More

以空間體驗為語言,寫篇現代生活的混搭指南:Roman & Williams GUILD

by

  厭倦了宛如複製再貼上的概念店、愈來愈雷同的空間與風格;當你漫步在商場或大街,滿目的極簡…

Read More

在老四合院院落裡,畫一方現代天井:北京疊院兒胡同酒店

by

隱身於北京前門的一片傳統商業街區之中,乍看一座老四合院建築,老靈魂中卻帶有新潮滋味,復古風情混搭現代…

Read More

用藝文的靈魂守護老建築的輪廓:舊時教堂、工廠與醫院的現代蛻變,8 座歐洲舊瓶新酒的藝文空間

by

各種類型的建築項目中,建築改建項目總是最能引起我們的好奇心。世界各地這類的改造項目越來越多,像是上海…

Read More

宛如美人魚的秘密基地:海蝕石穴裡點燃燭光,義大利餐館 Grotta Palazzese

by

作為一個想變成魚的人類,《小美人魚》無疑是幼時的「啟蒙」人物。尤其當 Ariel 躲在小小的洞窟裡,…

Read More

球型內的熱帶雨林,裝載城市芬多精:Amazon 打造室內叢林 The Spheres

by

遠古人類從出生到有意識進行思考的過程,雙腳踩踏著泥濘,讓腳指陷入土壤感受生命的溫度;他們好奇地豎起耳…

Read More

師承柯比意,印度建築大師 Balkrishna Doshi 獲 2018年普立茲克獎

by

    「我的作品是出自我生命、哲學和夢想的延伸,我所追求的是建築的精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