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年老宅蔓延的摩登茶香:高雄永心鳳茶的新台灣飲茶文化

對從小受西洋文化洗禮的年輕世代來說,泡茶似乎是五、六〇年代的老派生活;然而,永心鳳茶卻用台洋混血的風…

Read More

傳統韓屋裡的玻璃咖啡館:首爾咖啡 Seoul Coffee

在首爾說起韓屋村,除了三清洞、北村和西村以外(回顧西村韓屋咖啡館 Bear Café),位於仁寺洞附…

Read More

靜靜地,用物件描述生活:台南「伏流物件」

位於台南巷內的「伏流物件」,既是主理人馬鶴誠的店舖,也是個人的創作空間。為了尋找一處能進行創作與展示…

Read More

回家前的最後一站:台北夜行人最愛的「薄荷夜」

當眾人齊聚的夜派對進入尾聲,用深夜咖啡店作為今晚的 last stop,緩緩走出歡騰喧鬧的氣氛,在隨…

Read More

留住傳統美好手藝:上海八〇後女孩周祺的老器物追尋之旅

周祺與我們約在上海最熱鬧街區南京東路上的咖啡館,洋溢著一股中國八〇後俐落氣息的她,內心裡卻不折不扣是…

Read More

「B&B」=「Bed & Breakfast」?不,是「Book & Bed」!台南、宜蘭三間宛若入住書店的旅館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現在旅店卻貼心結合旅行與讀書,讓大家不必糾結於二選一的難題,也讓 …

Read More

晚餐與印象派大師作品共食:全球首間梵谷主題餐廳 Van Gogh SENSES

才華洋溢的印象派大師梵谷一生窮困潦倒,儘管生前僅賣出一幅由弟弟買下的繪畫作品,逝世後,在藝術界的地位…

Read More

守著建築的「老」:在城市喧鬧裡闢出一座避世茶席,和合青田

喝茶這件事是很細膩的。除了茶葉、茶器,有時更重要的,是所處環境能否引導人們安靜品嚐細微的滋味。青田街…

Read More

在地生命力主導災後重建的建築哲學:讓難民與受災戶能自己重建家園,走遍全球災區的建築師謝英俊

  蓋房子是一種生產的行為,只要是蓋房子的地方都像嘉年華。這邊開工上樑、那邊放鞭炮請客,整…

Read More

逃到城市邊緣的非典型半農生活:台灣攝影師陳敏佳的里山之樂

如果在自然裡有個近似「家」的場域,你想怎麼生活?攝影師陳敏佳在北海岸山上的「工寮」實驗場域,打破都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