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e

出自台灣連結國際,專注時尚與個人質感經營:Ne.Sense 專訪

出自台灣連結國際,專注時尚與個人質感經營:Ne.Sense 專訪

by

一年前的這時候,時尚精品概念店 Ne.Sense 低調現身台北信義區街頭,以簡單不過度的穿搭哲學,引…

Read More

探訪森林系花藝飾品工作室:Dooors 乾燥花菓手作

by

超商買來的牛奶有期限,字字句句的承諾也有期限,總以為過了嚐鮮期就是一種過期,但也許那正是另一種,酸甜發酵。因緣際會下,在城市的角落遇上了泛著甜而執著的女孩;擅長以乾燥花菓為創作素材的葉嘉,作品藏著精靈般手工巧思,瀰漫森林感的情感寫照。雖然不再是濃烈情意的鮮花,但它正帶領每個女孩踏入她建造的花園天堂。

Read More
2015 混種現場 | ON SITE:聲響混種開幕

2015 混種現場 | ON SITE:聲響混種開幕

by

這是 2015 年 10 月 9 日,下著微微細雨的星期五,正是這次台北國際藝術村混種現場|On Site 藝術季-「聲響混種」的開幕表演;儘管然天公不作美,但是抱著期待的心情來到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看表演的人卻還是不在少數。因為工作的關係扼腕錯過了三點在綠野地場地作為開場表演的聲音藝術家許雁婷 X 楊智博,以及在山城廣場互動表演有觀眾限額的聲音藝術家林其蔚。開幕當天我們近距離捕捉馬木爾(IZ+TAT銹)演出,以及壞鞋子舞蹈劇場與幽法樂團的合作演出。

Read More

走進詩人的藏書庫:墨爾本百年宅邸的詩集書店 COLLECTED WORKS

by

發起於 2004年,每年澳洲墨爾本的八月尾聲,Nicholas Building 會舉辦連續兩晚的 Open Studios,對外敞開九個樓層的藝術家工作室大門,讓大家一窺這些藝術創作的孕育過程,同時刺激其他商家的買氣。澳洲唯一一間專賣詩集的書店 Collected Work 便藏身於這棟屹立近百年的墨爾本遺產建築裡,其悠久的歷史,外加迷人的 art-deco 內部設計,為書店更添了一股濃厚的文藝氣息。

Read More
令人回味的盛夏滋味:Salt & Straw 波特蘭可愛冰淇淋店

令人回味的盛夏滋味:Salt & Straw 波特蘭可愛冰淇淋店

by

外出旅行,我們總是期待能帶著滿滿的回憶回家,而每個人建立回憶的方式都不相同。有些人透過攝影,將景點一一記錄下來;有些人喜歡搜集連鎖咖啡廳的馬克杯,當作到此一遊的證據;有些人則藉由美味的餐點或是當地特色小食,允指回味一個地方的美好。不一定要到高級的米其林餐廳摘星,其實只要一家特殊可愛的甜點店就替旅程增添滋味。除了品嚐美食,了解一家店背後的故事也十分有趣,聽聽別人如何將理想轉化為現實,總是十分有啟發性。在這逐漸轉涼的十月天氣裡,讓我們用波特蘭冰淇淋 Salt & Straw 回味一下盛夏的滋味吧!

Read More
旅行記事:慢活希臘雅典

旅行記事:慢活希臘雅典

by

大部份的人現在談到希臘,大概都是想到那是個破產且經濟不景氣的國家,再來可能就是聯想到暴動與難民等等的社會議題。當真正自身前往旅遊後,才感受到不論在世界哪一個角落,每天永遠都有危險的事情在發生,相對地美好的事物也從不停止地同時正在進行。

Read More
走進倫敦藝術家 Adam Doughty 工作室

走進倫敦藝術家 Adam Doughty 工作室

by

拜訪 Adam Doughty 那天下著雨,溼冷的天氣。前一天他貼心地傳訊息提醒我要帶傘,有點驚訝於他的細心。這是藝術家採訪計畫繼 DIEGO DELAS、MIHO SATO 之後的第三位藝術家;有些不同的是 Adam 從事插畫創作,也是這一系列訪問中唯一的一位插畫家。

Read More
旅人漂泊的停駐點:60 年代波希米亞旅店 ROSA ET AL

旅人漂泊的停駐點:60 年代波希米亞旅店 ROSA ET AL

by

波希米亞,除了讓人想起居無定所四處流浪的吉普賽人,還有一種文藝的漂泊。在生活中脫離世俗常規,過著自由不受一般社會習俗約束的日子—有人批評這只不過是自我放逐,亦有人反駁這才是不受傳統的束縛。這無關對錯,僅僅是個人選擇,當不了漂泊一生的吉普賽人,何不嘗嘗成為一個旅人,成就一段沒枷鎖的時光。

Read More
走進倫敦藝術家 Miho Sato 的工作室

走進倫敦藝術家 Miho Sato 的工作室

by

繼上次走進倫敦藝術家 DIEGO DELAS 的工作室,這次訪問 Miho Sato小姐,來自日本的藝術家,在倫敦已經生活二十幾年;她從小學習日本書法,大學時主修平面設計,畢業後才決定要學習純藝術。除了日本以外,倫敦就是她第二個家,幾乎沒有離開過倫敦。

Read More

INSPIRATION|《台灣妖怪地誌》,跟著妖怪的蹤跡重新認識台灣

by

文化的構成極其複雜,沿著歷史脈絡交纏風俗、音樂、藝術、環境與政治,各個面向彼此連結影響,構成龐大的有機系統;隨時間推移文化不停伸展的觸角,讓我們難以用簡單的一句話概述。若要以最沒有距離感的方式去認識台灣文化,那麼民間故事與傳說,或許是最貼近生活又最吸引人的方式。民間傳說之所以能流傳久遠,正因為它以平民百姓生活發生的事件為藍圖,在口耳相傳過程中添加了各式奇想—透過言語與文字記錄,不同的描述方式替故事帶進了不同的想像,宗教、自然現象、人文習俗更替其染上神秘的色彩。年年月月流轉下,故事的真實樣貌或許現在已難以推敲,但真假參半正是「傳說」的魅力所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