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e

14 層的垂直藝術村落:香港富德樓

by

雖說在香港做藝術不是件難事,但設立個人藝術工作室並不容易,高昂的租金讓人難以負擔,創作者們只能在都市…

Read More

織起工業時代的穹頂,閱讀歷史的浩瀚與寧靜:法國國家圖書館「黎塞留四邊形」

by

法國國家圖書館(La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於 136…

Read More

Cover Art:披頭四《花椒軍曹與寂寞芳心俱樂部》,偶像拼貼名人堂

by

站在偶像真人大小看板旁合照,是許多粉絲都幹過有點可愛的蠢事,小心翼翼湊上 2D 看板,借助正前方相機…

Read More

色.情研究所|時間的景深:以詩度量生活,《派特森》

by
色.情研究所是這樣的一個密閉空間;這裡望眼即黑,腳踏無聲,但它保有一扇電影的窗,用來窺探這個世界的色...
Read More

Turner Prize 2016 Winner:Helen Marten,生活物件拼接的詩意謎題

by
每一年都會有四位藝術家獲得英國 Turner Prize 的提名(回顧 2015 年 Turner ...
Read More

當雜誌遇上 Zine:馬來西亞獨立刊物觀察報告

by

以印刷品來說,雜誌算是寬容性較高的載體,如其名能夠收錄各式各樣的內容與主題。即便同樣類別,不同雜誌也…

Read More

從 THE Shelter、 Korner 到 BERGHAIN:來自東方的侵略暴力美學,台灣電音音樂人 Tzusing

by
電子音樂,從最早作為未來派實驗與創作的媒材,至 6、70 年代音樂圈開始出現合成器的使用,突破著音樂...
Read More

照映自我的那抹幽暗月光:《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by

  「做你自己,這世界崇拜原創性。」(Be yourself. The world wor…

Read More

關於性別與性的規範,印度女孩想說的是:「Being Censitive」,Akshita Chandra 的趣味性教育

by

我們在處一個看起來開放到無邊際的世界,各種信息蜂擁而至,充斥腦海;而這之中,關於「性」的話題,總是顯…

Read More

唇形與表述的狂熱著迷:Andy Warhol 與他蒐集的一雙雙嘴唇

by
若卸下「普普藝術大師」光環,收起「未來每個人將會成名十五分鐘」的理論,不那麼直接地以資本主義與物質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