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漂泊的停駐點:60 年代波希米亞旅店 ROSA ET AL
by波希米亞,除了讓人想起居無定所四處流浪的吉普賽人,還有一種文藝的漂泊。在生活中脫離世俗常規,過著自由不受一般社會習俗約束的日子—有人批評這只不過是自我放逐,亦有人反駁這才是不受傳統的束縛。這無關對錯,僅僅是個人選擇,當不了漂泊一生的吉普賽人,何不嘗嘗成為一個旅人,成就一段沒枷鎖的時光。
波希米亞,除了讓人想起居無定所四處流浪的吉普賽人,還有一種文藝的漂泊。在生活中脫離世俗常規,過著自由不受一般社會習俗約束的日子—有人批評這只不過是自我放逐,亦有人反駁這才是不受傳統的束縛。這無關對錯,僅僅是個人選擇,當不了漂泊一生的吉普賽人,何不嘗嘗成為一個旅人,成就一段沒枷鎖的時光。
咖啡館,是文學作家、哲學思想家們振筆疾書的書桌與編輯台,一根菸配上一杯咖啡,煙霧夾帶著香氣,文人們的千年大夢與鄉愁,在空氣裡繚繞成形。三毛、白先勇與周夢蝶聚集的明星咖啡館,孕育了 60 年代的現代詩與著作,至今仍如傳奇般,在台灣文學界裡具有指標性的存在。
來到維也納,如果你不是音樂歌劇的愛好者,也並非沈溺於壯麗皇宮歷史的旅者,那麼,也許你會對百水先生(佛登斯列.漢德瓦薩)設計的這個奇妙公寓感到一絲興味。坐落在離多瑙河畔不遠的安靜住宅區內,有著一幅如調色盤般的建築物默默融入在當地建物中,它是維也納公共建設的集合住宅案之一,完工於 198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