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ban Experience / 城市經驗

台北 60 年代建築美學:鐵花窗與老磁磚的美麗記事

by

有一種美及街道生活,現在雖然還在,但未來能否繼續留下,誰也說不準。小孩從四樓窗邊俯瞰而下,一眼就認出…

Read More

用老公寓盛裝生活新概念:填補世代居住落差,共生公寓「玖樓」訪談

by
對大多數成長在台灣的人來說,離開家裡獨自生活,最早多半是上大學或開始工作之後。離家前的歲月,多數的我...
Read More

柏林超另類「聲色場所」:Zum Starken August 馬戲團酒吧,掀起幽默情色 K 歌文化

by

到 KTV 去唱歌是台灣人熱愛的娛樂活動,除了 KTV 的選擇,有些人的回憶裡或許也曾去過戶外式的卡…

Read More

書寫與製圖交融的旋律:巴黎老字號文具店 MÉLODIES GRAPHIQUES

by
撰文/ Maya & Alice Chan 走訪巴黎總免不了流情於塞納河的景色,不論旅客或當...
Read More

深封在地表間的戰事記憶:法國猶太拘留營與難民營改建的紀念館,The Memorial Rivesaltes

by
歷史總是為生活服務的,它提供範例,評價過去,或者把目前這個時刻安放在生成演變中。 —— 法國社會學/...
Read More

從童話故事走出的溫柔庇護所:山林中照護年長者的 Jikka

by

靜立在山林之中,泛著暖黃燈光,木頭建構而成的小屋,裡頭住著老奶奶抱著老貓輕晃晃地搖著搖椅——這似乎是…

Read More

「這不是玩笑!」街頭藝術家 Banksy 新作:以巴圍牆邊的「The Walled Off Hotel」

by

在這不平靜的世道,藝術家也毫不安份,各個明裡暗地策劃著新鮮事,挑釁當前社會,也攪動世界掀起陣陣波瀾。…

Read More

書桌上的跨國旅行:GREETING FROM IZOLA,明信片上的小小冒險(下)

by
Creative Direction/ Alice Chan & Chaica Text/ ...
Read More

14 層的垂直藝術村落:香港富德樓

by

雖說在香港做藝術不是件難事,但設立個人藝術工作室並不容易,高昂的租金讓人難以負擔,創作者們只能在都市…

Read More

傳遞書信,記錄人情:帶著相機送信去,郵差李翔鏡頭下的台南鄉間人情味

by

當熟悉的檔車噗噗聲響起,那聲響劃過靜悄悄的農田、魚塭、庄頭,郵差除了送信以外,還可以做些什麼?一名用…

Read More